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原位分析法及化学浸泡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对316L不锈钢中三种典型铬硅锰氧化物夹杂诱发不锈钢点蚀行为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6%的FeCl_3溶液浸泡腐蚀下,316L不锈钢中三种典型铬硅锰氧化物夹杂耐蚀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一贫铬相(w(Cr)15%)铬硅锰氧化物夹杂单一富铬相(w(Cr)15%)铬硅锰氧化物夹杂MnS与铬硅锰氧化物复合相夹杂;单一相夹杂诱发的点蚀是以小孔腐蚀的形式始发于夹杂物内部,其部位靠近夹杂与基体界面处;而对于MnS与铬硅锰氧化物复合相夹杂诱发的点蚀,首先是夹杂外层包裹的硫化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溶解,使得夹杂与基体交界处产生微缝隙,进而导致不锈钢点蚀的产生;铬硅锰氧化物夹杂中铬含量过高(w(Cr)15%)或过低(w(Cr)6%),均会降低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化学浸蚀法及电化学动态测定了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有C1~-介质中的点蚀起源及点蚀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铸造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蚀起源于钢中夹杂物处.而含有Cr、Mo的铸造奥氏体不锈钢有良好的抗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探究残余应力状态对304不锈钢管点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谱、Mott-Schottky等方法,研究应力状态及Cl-浓度两种关键因素对冷弯加工后的304不锈钢弯管腐蚀行为的影响,测试弯管不同部位在100、1 000 mg/L的Cl-溶液中的点蚀行为及钝化膜特性,分析了应力状态和Cl-浓度对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对应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冷加工后304不锈钢U弯拉伸面、压缩面的残余应力分别为拉应力和压应力,未变形的直管部分几乎无应力。腐蚀试验表明,当Cl-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残余应力会增强不锈钢耐Cl-点蚀的能力并降低钝化膜的载流子浓度,拉应力作用效果强于压应力,而无应力处蚀坑深度最大(80.426μm);当Cl-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拉应力与压应力均降低不锈钢耐Cl-点蚀的能力,且拉应力处蚀坑深度(117.956μm)为同浓度下最大。  相似文献   

4.
在3.5%NaCl溶液中,铝镁合金在充N2除O2条件下,阳极极化至电流密度为10^-2A.cm^-2时,试样表面出现大量蚀孔。为了得到蚀孔发生的统计规律,利用泊松概率分布函数求得腐蚀活性点出现个数的规律,利用古比极值统计第一类所似函数求得最深腐蚀孔深度的概率分布。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对于大量的点蚀腐蚀数据都可以按此理论进行统计分析,价用来评价材料的耐点性能和估算管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铝镁合金点蚀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NaCl溶液中,铝镁合金在充N2除O2条件下,阳极极化至电流密度为10-2A·cm-2时,试样表面出现大量蚀孔。为了得到蚀孔发生的统计规律,利用泊松概率分布函数求得腐蚀活性点出现个数的规律,利用古比极值统计第一类近似函数求得最深腐蚀孔深度的概率分布。统计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对于大量的点蚀腐蚀数据都可以按此理论进行统计分析,价用来评价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和估算管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瑞典产五种双相不锈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钢筋电阻对焊接头的抗点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双相不锈钢电阻对焊接头的抗点蚀性能与对应母材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下降范围在10°C以内。超级双相不锈钢电阻对焊接头的抗点蚀性能几乎与母材的相同,高达65~68°C,且热影响区窄,晶粒长大倾向小,表现出极好的抗点蚀性和焊接性。文章对电阻对焊接头性能变化的原因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点蚀是不锈钢的主要腐蚀类型之一,常用点蚀电位来评价不锈钢腐蚀的难易程度.点蚀电位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不锈钢的元素成分和工艺参数,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算法建立了预测点蚀电位的模型.结果表明:独立测试集的相关系数达到0.97,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仅为0.07;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元素Cr、Mo的含量和温度对点蚀电位的影响较大;当存在少量稀土元素时可以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桥梁缆索高强钢丝均匀腐蚀及点蚀的规律,采用酸性盐雾试验制作了6种共30根不同腐蚀程度的钢丝试件,通过质量分析、三维扫描等手段,研究了腐蚀高强钢丝均匀腐蚀深度、点蚀深度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均匀腐蚀深度随腐蚀时长的变化遵循幂函数规律,均匀腐蚀深度的变异系数随腐蚀时长减小;钢丝的点蚀深度服从正态分布,最大点蚀深度服从极值I型分布.最后,建立了均匀腐蚀深度与最大点蚀深度的预测模型,并运用于具体实桥分析预测中.  相似文献   

10.
点蚀是不锈钢的主要腐蚀类型之一, 常用点蚀电位来评价不锈钢腐蚀的难易程度. 点蚀电位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基于不锈钢的元素成分和工艺参数, 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算法建立了预测点蚀电位的模型. 结果表明: 独立测试集的相关系数达到 0.97,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仅为 0.07; 通过 Pearson 相关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元素 Cr、Mo 的含量和温度对点蚀电位的影响较大; 当存在少量稀土元素时可以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以308 L为焊丝的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规律。随Cl-增加,304 L不锈钢焊接接头的三个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在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及电荷转移电阻降低,钝化膜中载流子密度和焊接接头的点蚀坑数量增加。在同浓度的腐蚀溶液中,308 L的焊缝区域耐蚀性最佳,热影响区次之,304 L基体表现出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高的掺杂浓度使得母材的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脱氧方式熔炼的海洋工程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EDS及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钢中夹杂物形貌、组成及尺寸分布等进行表征,通过3.5%NaCl溶液中阳极极化及腐蚀实验对钢中夹杂物诱发点蚀的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Al-Mg脱氧钢相比,Ti-Mg脱氧钢中形成了含有TiO_x的复合氧化物,夹杂数量更多且平均尺寸更小(小于1μm),有利于MnS的异质形核析出及弥散分布;低腐蚀活性的含TiOx复合氧化物及高度分散、异质局部析出MnS夹杂具有较低的点蚀敏感性及自腐蚀催化作用,降低了点蚀的诱发及扩展,有效提高了钢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选择四种不同脱氧程度的锰钢,在pH 10的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进行动电位极化实验,比较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在3%(质量分数)海盐水中进行室内间浸挂片实验,评价钢的点蚀扩展速度;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钢中夹杂物组成和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脱氧程度的加强,钢中的硫化物夹杂由短棒状变为长条状.脱氧程度越差,钢基体热力学稳定性越强,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也越弱.室内间浸挂片实验结果表明,脱氧程度较强的锰钢表现出更强的点蚀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有含溴离子氮气的304 L不锈钢管,经一段时期的使用后产生了严重点蚀.通过解剖被蚀钢管,采用金相分析,SEM形貌分析及EDS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本案例点蚀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蚀孔形核于晶界,并以蚀孔自身扩张和孔内形成次生蚀孔两种方式生长,且蚀孔内壁产生富Cr层.最后,就相关的电化学理论进行了探讨,并推测活化态蚀孔内壁的溶解导致了富Cr层的产生,而富Cr层的存在则是孔内建立局部活化态,次生蚀孔形核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电场指纹技术是一种依据被测对象表面微小电压变化,对金属结构的缺陷、裂纹、腐蚀及其扩展情况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但在点蚀信号的辨识方法上依然存在不足.通过对电场指纹点蚀信号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建模,根据其特征信号对点蚀进行准确定位,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关键点蚀参数的补偿系数模型,由补偿系数计算电场指纹系数,得出实际腐蚀深...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钝化304不锈钢在pH8.4,H_3BO_3(0.2Mol/t-Na_2B_4O_7(0.05mol/1)及pH9.2,Na_2B4O_7(0.05moI/I)的含氯介质中的点蚀行为;提出了点蚀的反应机理及发展阶段的界面等效电路模型,并认为在点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都可能有复合物(MOHCl)及其进一步的吸附产物(MOHCl-Cl_n~-)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利用等离子体浸没技术进行低剂量注氮,对AISI 316不锈钢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电化学测试实验显示N2+离子的注入能够显著改善316不锈钢的抗点蚀性能.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技术表征结果,系统分析了N2+离子注入导致了316不锈钢抗点蚀性能提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Cl浓度、pH值和温度为三因素,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方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这三个环境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介质中点蚀电化学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pH值和温度三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溶液中的腐蚀和钝化行为影响都较大,对其点蚀敏感性影响依次为Cl浓度>pH值>温度,且Cl-浓度与温度间存在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对X120管线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介于Cl浓度和pH值之间;在Cl浓度为0mol·L-1、pH8.5、温度0℃的HCO3-+Cl溶液中,X120管线钢的点蚀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化学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试验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14种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对LY12CZ铝合金在0.1mo1.1~-NaCl中性介质中孔蚀的缓蚀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价稀土金属离子缓蚀剂属于阴极沉淀型缓蚀剂,其缓蚀规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镧系“四分组效应”,其中Ce~(3+)缓蚀性能最佳,铝合金表面的铈转化膜为多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