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β-胡萝卜素原料筛选及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柱层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β-胡萝卜素的分析方法。筛选出富含β-胡萝卜素的螺旋藻做为原料。分别以石油醚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藻粉中β-胡萝卜素与石油醚萃取相比具有萃取效率高、速度快、工艺简单、萃取物色味纯正、藻粉可以进一步利用和再出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收率,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每千克原料CO2质量流量1 kg/h,分离器Ⅰ的温度为60℃,压力为14 MPa.在优化条件下萃取4 h,萃取率达到95%以上,萃取物纯度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挥发油萃取率为指标,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L9(3^4)确定了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工艺为CO2流量25L/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1h,挥发油提取率为4.497%。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h,挥发油提取率为1.32%。因此可知,超临界萃取薰衣草挥发油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红景天中的甙元酪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的萃取条件为:红景天颗粒为细粉、萃取压力20MPa、携带剂乙醇浓度为80%、红景天和乙醇用量之比为1:1.0(M/V)。超临界CO2萃取对甙元酪醇的提取率不高。因此,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两头尖皂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两头尖皂甙,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条件,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皂甙含量,来研究两头尖皂甙的超临界CO2提取方法.实验得出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20%.结果证明超临界CO2萃取两头尖皂甙方法是可行的,为提高皂甙提取率,预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的挥发油,同时对超临界C02萃取法的萃取压力、温度、反应时间进行单因数试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0bar,温度:50℃,时间:120min。应用GC-MS测定、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提取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更多挥发油成分,测得有效成分主要有(Z,Z)-9,12-十八碳二烯酸(25.11%)、油酸(24.66%)、正十六酸(13.88%)等。  相似文献   

7.
胡麻籽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胡麻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选的萃取条件为:CO2流量25L/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按该条件下,平均萃取率为36.70%。所得胡麻籽油呈金黄色、透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在不同浓度氮、磷、硫等营养条件下对细胞积累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影响.发现盐生杜氏藻细胞经过10d生长,在营养缺乏条件下其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达到最大,积累β-胡萝卜素的最适条件是无氮、无磷和无硫,但是不利于盐生杜氏藻的生长.讨论了此结果的机理和意义,为利用盐生杜氏藻大规模生产β-胡萝卜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实验研究超临界C02萃取穿山龙水解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该法作了技术和经济上的评估.确定主要参数为:萃取压力35.0MPa,萃取温度45℃,以95%乙醇为携带剂,携带剂含量为3%.与有机溶剂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收率及纯度均较高,且安全高效.超萃法直接从固体水解物滤渣中提取苷元,在设备规模较小时,生产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具有价高的扩散性,传质阻力小,因此对多孔疏松的固态物质和油脂材料中的化合物萃取特别有利;超临界CO2对操作条件(如压力、温度等)的改变特别敏感,这就提供了操作上的灵活性和可调性;超临界CO2具有溶剂的溶解性能,并能实现低温、无毒、无溶剂残留等苛刻要求,特别适合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灵香草净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正交法获得灵香草净油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压力为15MPa,温度为35℃,时间为1.5h,CO2流量为30m^3/h。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收率可达1.5%,变异系数为0.72%。用GC-MS技术分析净油的化学成分,发现用超临界CO2萃取的净油的化学成分与以往的研究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影响USFE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和超声参数对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影响,发现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比,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使CO2流量减小,萃取温度及压力降低,萃取时间缩短,而EPA和DHA的萃取率提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EPA和DH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压力25MPa,时间3.0h,CO2流量3L/h。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O2流量2.5-3.5L/h,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原料粒度40-60目,分离压力5MPa和分离温度35℃时最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此萃取条件可使海带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7.2%。  相似文献   

14.
夏枯草果穗熊果酸超临界萃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夏枯草果穗中的熊果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熊果酸含量.通过正交实验[L9(34)]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夏枯草果穗熊果酸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携带剂萃取压力.最佳参数为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Mpa,携带剂甲醇:乙醇=1:1,萃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超临界CO2萃取油泥砂中柴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根据文献数据获得了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与其萃取率的关系曲线,发现当溶解度大于25g/(100g)时,萃取效率高达98%。采用Aspen软件对柴油中的主要化合物C10~C20的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操作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压力为20MPa、萃取时间为180min、CO2流量为60kg/h、甲醇与CO2的流量比为0.3的条件下,柴油中C10~C20的萃取率高达95%。对20t/d处理量的超临界CO2萃取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表明:建设投资为1 500万元,处理含油量(质量分数)21%的油泥砂的收益为2.4万元/d,2年内即可收回投资;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油泥砂中的柴油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油泥砂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回收柴油,缓解目前日趋紧张的油气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多刺绿绒蒿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的最佳工艺及其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考察萃取时间、压力、温度等影响因素,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萃取物结合GC-MS保留指数进行分析。本文得出最佳萃取工艺:萃取时间180min,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45℃。从萃取物中分离出55个可识别峰,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3个成分,占总成分的80.58%,其中主要成分为γ-谷甾醇、亚油酸、棕榈酸。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的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药材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解析分离条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h,CO2流量20L/h,分离釜Ⅰ压力8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配合萃取中药广霍香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为配合剂,用超临界CO2配合萃取法降低中药广霍香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用正交试验法对萃取压力、温度、配合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Cu,Pb和Zn的萃取存在最佳争件,即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70℃,配合剂用量(质量分数)为15.79%;在此条件下Cu,Pb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55.2%,59.2%和53.3%.该法为降低中药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橘皮中的挥发油,从中分离得到D-柠檬烯,本文对比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超临界流体提取橘皮中D-柠檬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O2超临界萃取150 min,萃取压力25 MPa,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46℃.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鄂西烤烟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对鄂西烤烟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鄂西烤烟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15MPa、温度40℃、CO2流量45kg·h-1和时间80min,得率为2 86%.水蒸汽蒸馏提取率为0 96%.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