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工作性能相差较大,为了提高蒸发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在对蒸发制冷系统的冷凝和蒸发过程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理论关系式,并结合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关系式。然后再对双级复叠蒸汽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得到了主要制冷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真空度过低使浓缩液的沸点和二次蒸汽的温度随之升高,从而降低了加热蒸汽与浓缩液之间的有效温度差,既减少了传热量,减缓了蒸汽蒸发速率,造成分离器温度上升,引起牛乳蛋白的变性,破坏乳中营养成分,改变了成品的感官、理化特性。浓缩工段生产中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包括停水(冷却水、密封水)、停电、停汽(主加热蒸汽),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曾德飞  程俊 《科技信息》2011,(17):74-74
垃圾渗沥液膜处理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结垢性强、总氮高,氮氮波动较大、组成成份复杂。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蒸发技术、固化技术和回灌技术等。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介绍了蒸发技术在该领域内的应用。并对蒸发技术工艺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4.
当前普遍采用"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该工艺将伴随产生成分复杂、极难处理的膜浓缩液。膜浓缩液一般通过回灌法、氧化法、蒸发法和焚烧法加以处理,这些方法在实际中均已表现出相应的缺陷。该文通过对目前现行膜浓缩液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探寻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有效解决膜浓缩液的处理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急迫的环境问题。目前,浓缩液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回灌、浓缩以及无害化处理3种。其中,浓缩处理主要包括基于膜技术和蒸发技术的减量方法;无害化处理主要涵盖混凝/电絮凝、吸附以及高级氧化等技术。总结了目前的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于食品工业的蒸发工艺主要有传统蒸发工艺和机械蒸汽再压缩工艺。机械蒸汽再压缩工艺能重复利用二次蒸汽,系统所耗的能量仅仅是压缩机所耗的能量。该文介绍了双效蒸发器和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VR)的原理和特点,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效蒸发器改造为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VR),工程应用表明,可以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蒸发法对糠醛废液进行浓缩,所蒸发的二次蒸汽进入水解工段加热玉米芯,浓缩物用于配酸.通过蒸发法处理糠醚废液,可以回收部分热量和废酸,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为使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并联双效蒸发结晶系统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性能达到最优,提出基于强度Pareto进化算法2(SPEA2)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进一步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对于既定的系统工艺流程,通过分析操作变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质量和能量平衡的约束条件;以系统总功耗最低和总换热面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SPEA2多目标进化算法对操作变量取值进行寻优计算,在模糊集合理论支撑下得到蒸发温度和压缩温升的最优组合解。结果表明:在相同设计任务条件下,系统总功耗降低了22.1 kW,总换热面积减少了31.2 m~2,效能系数值提高7.94%,效率提升5.91%,损失减小38.4 kW,说明采用基于SPEA2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提高机械蒸汽再压缩并联双效蒸发结晶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及热力学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雾化蒸发法处理Vc废液的可行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Vc废液的总固体去除率为86%~89%,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0%左右.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是垃圾渗滤液经膜技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难以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其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高氨氮、高盐等特点,盐分达到饱和状态后无法结晶析出,致使后续的蒸汽机械再压缩工艺难以进行.为了后续处理工艺能够顺利进行,研究以三氯化铁、六水...  相似文献   

11.
在硝酸氧化醇酮法生产己二酸工艺中,硝酸作为氧化剂,氧化反应后过量稀硝酸经装置设有的蒸发系统增浓后回用于生产中。本文对己二酸装置硝酸增浓双效蒸发系统运行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整理、核算、分析,将系统实际操作的各工况与设计值加以比较,查找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用于优化系统。与原单效蒸发系统的对比可知,若处理相同量的稀酸,双效蒸发系统可节约蒸汽用量一倍左右,污水排放量减少80%左右,双效蒸发系统节能降耗减污效果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以R134a为制冷剂的光热光电喷射-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以新疆喀什地区的气象参数为输入,结合Trnsys软件进行建筑模拟和系统仿真计算,分析夏季连续典型气象日内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其性能.结果表明: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系数COPm值最大可以达到15.05;COPm平均值达到12.33;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机械COPm最大为4.97;复合系统的综合机械性能系数COPm达到8.52;整个夏季完全用机械压缩制冷系统耗电量为1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步提高。其中高盐废水成分复杂、腐蚀性强、易结垢,同时还要考虑无机盐回收等问题,处理难度大。对比介绍了目前高盐废水主要处理技术,重点分析对比了包括多效蒸发法、机械蒸汽再压缩法和多级闪蒸法的3种热力法处理技术,得出耦合生物法、膜法或热力法等多种处理技术能够增加处理高盐废水的彻底性与效率的结论。考虑到蒸发法处理废水会加剧碳排放,从碳中和角度考虑,讨论了引入可再生能源和蒸发冷却节能技术耦合热力法处理废水的可行性,并对系统智能化控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试验表明,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将温度降低140-160℃以满足压缩机入口条件;利用旋流子进行离心和纤维过滤,将95%-98%的烟尘滤除;脱水之后使其露点降到-20℃以达到深度除水;两级压缩以达到油层要求的注气压力15MPa;加入泡沫剂或缓蚀剂等,以满足油层所需药量及药压。现场生产初步验证,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CO2气和注N2气之间。在单纯蒸汽吞吐已不能产油时,经烟道气双注后,原油日产量达到26t,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组合式蒸汽压缩制冷实验系统的研制及使用.该系统由压缩冷凝,干燥过滤节流,蒸发吸热三部分组成,可演示家电制冷实验的全部内容,具有直观教学,可观测冷凝压力及演示制冷系统故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就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蒸发冷却是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利用水的蒸发取得冷量.但是它不将蒸发后的水蒸气进行压缩、冷凝回到液态水后再进行蒸发,因此与机械制冷相比,蒸发冷却不需要消耗压缩功,一般来讲,蒸发冷却空调的能效比是机械制冷空调能效比的2.5~5倍.还介绍了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方式,蒸发式冷却空...  相似文献   

17.
等舒适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阳能作为再生热源时等舒适性室内状态点下,两种类型的转轮除湿、蒸气压缩和蒸发冷却相结合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通过与相同条件下常规蒸气压缩空调系统的计算比较分析,得出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空气质量流量减少了9.74%,制冷剂质量流量分别减少59.7l%和71.43%;压缩系统性能系数分别提高了11.78%和16.38%;压缩机能耗分别节省了64.17%和76.35%;总负荷能耗分别节省了34.23%和42.32%.在室外工况不同时,发现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如河南三门峡),系统节能明显,分别达到了69.94%和78.01%;而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如安徽蚌埠),系统节能不明显,但仍达到16.13%和23.82%.  相似文献   

18.
蒸汽压缩蒸馏装置(VCD)是空间站进行废水回收的关键设备,而蒸发器是蒸汽压缩蒸馏装置实现尿液废水蒸发的关键部件,蒸发器的结构、运动参数等对蒸发器内温度场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尚未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和实验上的揭示.采用Fluent软件,以尿液作为工作液体,对不同蒸发器加热温度、不同旋转速度下的蒸发器内流体液膜的分布及沿膜厚与轴向方向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逐渐形成液膜;加热温度在50℃以上,转速增加,达到相变温度的尿液体积分数增加,产水率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王寿康 《科技信息》2013,(17):104-105
本文分析了隔膜法烧碱装置三效顺流部分强制循环蒸发工艺中影响蒸汽消耗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蒸汽压力,末效蒸发器真空度。三效顺流部分强制循环与三效四体两段蒸发工艺存在蒸汽消耗高的问题,建议将生产30%碱液装置改为生产42%或50%的碱液装置,并将三效顺流部分强制循环工艺改造为三效逆流工艺以达到降低汽耗的目的。概述了离子膜法烧碱蒸发及固碱生产技术,分析了离子膜法烧碱蒸发、浓缩工艺采用国产化设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海水淡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采用较低热源温度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热力压缩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了可在低温热源驱动下工作的蒸汽喷射器。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蒸汽喷射器的工况参数、横截面的面积比和喷嘴类型等对蒸汽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生温度为40℃、蒸发温度为25℃时,蒸汽喷射器的性能系数(co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可达到3.06;面积比对蒸汽喷射器的COP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临界冷凝温度的影响不大;渐缩型喷嘴的性能略优于渐缩渐扩型喷嘴的性能。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低温热源驱动海水淡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