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西宁地区逐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分析50年来两指数年内变化特征;计算逐年四季的THI和K值,研究四季中两指数的变化趋势;将两指数值与人体生理感受级别对应,并依据生理气候评价分级指标测算逐年各月西宁市游客体感舒适度.结果表明:(1)THI年内逐月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峰值所在时段在6~8月,且THI年内振幅逐年减小.不同季节THI变动振幅差异较明显,冬季THI的线性递增率是其他季节的7~20倍,其年际变幅也远大于春、夏、秋季;(2)K值年内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表现为先增后降,且其年内振幅也逐年减小.峰值(K-600,人体感受为凉、舒适和暖)所处时间段逐年递增,由1975年的7个月延长到2005年的9个月;K在各个季节的年际变化均表现为逐年递增,并且夏季K值线性倾向率远高于冬季,反映出西宁地区暖季和冷季舒适程度都在增加,但是暖季舒适化趋势更加明显;(3)西宁近50年来逐月气候舒适程度分属于很舒适、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四级,其中6、7、8月多属于非常舒适、舒适,5月和9月舒适度出现不规律的舒适或不舒适的年际交替,4月和10月出现不舒适的概率居多,11月至翌年3月旅游气候多表现为很不舒适.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0—2019年两个国家级气象站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 计算了信阳市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 进而分析其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近60年来, 信阳市年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均向舒适等级方向发展, 并且3种指数均在春季表现出明显的向好趋势。综合舒适指数在年际上表现为舒适等级时长增加, 而不舒适等级时长减少; 在季节上表现为春季舒适等级时长增加, 而不舒适等级时长减少; 冬季较舒适等级时长增加, 而较不舒适等级时长减少。因此,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 信阳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正朝着更加舒适的方向发展, 且春季舒适性更强。信阳市应把握旅游气候资源优势, 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管涔山为研究区域,选取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对该区域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逐月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考虑研究区旅游资源价值、景点特色、旅游条件等因素,对管涔山不同时期的旅游主题形式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新思路,以期对管涔山旅游发展规划有一定现实意义,对旅游者的出游安排有较好的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旅游生理气候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舒适度指数,风效指标为生理气候指标,分析评价了山东省的旅游生理气候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充分利用旅游气候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旅游者出行以及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山西省气象站50年气象站的资料,对反映气候舒适度的两个指数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从年代、年际两个方面对山西省50年来4月、5月、9月及10月的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和站点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从气候适宜度的总体变化来看,山西省这4个月的温湿指数表现为上升的趋势,风寒指数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都朝着人体感觉更加舒适的方向变化,且山西省的旅游适宜期总体上有延长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来看,得出了在山西省的西南—东北一线,即五台山、原平、太原、隰县、临汾等站点,温湿指数上升趋势明显,风寒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的结论,为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活动组织开展提供了气象气候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湿指数和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根据丰都县气象站的30年整编资料、县内区域自动站资料和1983年山地气候考察资料,对其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表明:丰都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仲春(4月)、初夏(5-6月)、秋季(9-10月)气候舒适度较好,适宜全县旅游度假.初春(3月)舒适度指数偏差,仅适宜平坝河谷地区旅游度假;盛夏(7-8月)中高山区气候凉爽,适宜消暑度假游,但盛夏河谷丘陵地区天气炎热,舒适度较差,不太适宜度假旅游;冬季(12-2月)高山地地区积雪资源丰富,适宜冰雪游,冬季河谷丘陵地区湿度大、雾气重,不太适宜旅游度假.同时,在开发旅游气候资源时,必须完善暴雨、洪涝、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应急防范措施,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姜磊 《江西科学》2021,39(5):884-888
通过对江西省2011―2020年监测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江西省近10 a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高,"舒适"等级整体占比已经达36.22%.温湿指数与风效指数均呈现出倒"V"型单峰特征,皆在7月达到峰值."舒适"程度高的城市主要位于井冈山与赣南地区.庐山为"寒冷"程度最高的城市.庐山、井冈山两地未出现"闷热"天气.从地市来看,赣州占据了感觉程度为"舒适""冷"与"热"的榜首,九江为"寒冷"程度最高地市,鹰潭为"闷热"程度最高地市,江西省人居环境舒适度各等级整体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舒适""寒冷""热""冷""闷热".5月最为"舒适",1月最为寒冷.7月、8月最为闷热.这些可为生态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多功能蛋白酶,芳氧苯氧类和环己二酮类为其主要的抑制剂类型.但是由于这两类除草剂的长期以及火面积使用.杂草很快产生了抗性.该文对乙酰辅酶A的性质、羧基转移酶的晶体结构及其与除草剂分子盖草能的结合方式作了简单的讲述,同时重点讨论了杂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产生抗性的原因,为合理药物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北省1980~2017年11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河北省夏季年际、年内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和11市各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最低,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呈7月最低的规律;夏季最佳旅游时段为夏季第1~25d和第80~92d;河北省6月为夏季最佳旅游月份,北部城市"较舒适"区域普遍多于南部,旅游舒适度普遍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中国东部691个数据记录较完整的站点, 统计各站点1971—2010年间每年每季的热日、冷日和舒适日天数, 利用温湿指数(THI), 评价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0年的舒适度变化, 并结合未来情景下气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展望21世纪末中国东部地区的舒适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71—2010年间, 中国东部季风区在一定程度上变暖, 东北和华南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其他地区, 沿海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内陆, 东北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市的温湿指数、舒适指数和日舒适度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重庆市旅游气候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重庆市旅游气候资源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汉中市各县区1971—2010年40年逐日的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资料,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对汉中各县区历年的气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汉中市除了冬季12月和1月舒适度为冷,属于不适宜期外,2月到10月都比较适合旅游活动,属于最佳旅游期。为旅游部门实施综合开发、分类指导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汉中旅游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利用福建省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率指标对全省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指出福建旅游气候条件的区域差异,旨在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福建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泛长三角地区1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作为因子进行分析,对照分级表得出14站近60年的人体舒适度级别,并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人体舒适度区的划分和变迁分析,利用sufer软件绘制每10年的THI克里金插值等值线图。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地区近60年来,极为舒适和极不舒适的月份数量都较少,2级、3级、4级舒适度的月份数量较多,舒适度空间分布不均,东南沿海比西北内陆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游珍  杨艳昭 《科技资讯》2011,(19):63-66,68
气候适宜性评价已成为人居环境和旅游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栅格为评价单元,以Visual Studio.NET 2005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开发了基于ArcEngine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软件,将繁琐复杂的GIS空间分析过程封装起来,用简洁友好的输入输出界面,帮助研究者计算出研究区的温湿指数(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THI)、气候舒适期,从而得到研究区气候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本文以西北地区为例,输入温度和湿度的栅格数据,该软件即能快捷地得到西北地区气候适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建立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计算综合气候舒适度的年代距平并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51年间综合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综合气候舒适度、各月综合气候舒适度往\"偏凉或凉,部分人感觉不舒适\"或\"普遍感觉舒适\"或\"偏热或较热,部分人感觉不舒适\"或\"热,感觉不舒适\"的等级发展.年综合气候舒适度、多数月份综合气候舒适度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生突变,综合气候舒适度在21世纪初较多年平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8.
Kriging算子及其在遥感影像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遥感过程的不确定性及地面状况的复杂性,使得一些像元常常难以判读,甚至出现像元丢失,形成信息“缺口”,因此,如何估测难以识别的像元、判读,甚至出现像元丢失,形成信息“缺口”,因此,如何估测难以识别的橡元、内插被丢失的像元,是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面临的一个课题。通过kriging算子应用于TM资料空间分析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它在这类研究中的作用与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分形插值在地球化学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球化学数据的正常值往往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异常值往往具有分形分布,具有局部奇异性。文中分别采用分形分布数据、正态分布数据和西藏驱龙地区的实际数据比较3种具有代表性的插值方法:反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和分形法。结果表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三种插值方法应用效果相差甚微;服从分形分布的数据使用分形插值的效果优于反距离加权和克里格法;分形插值法适用于具有奇异性的数据。此研究有助于合理选择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服装热舒适性与衣内微气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热舒适、热感觉及衣内微气候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服装的热湿性质对衣内微气候的影响,并指出了衣内微气候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充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