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任鸿隽是中国的“科学事业家”,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他的科学思想非常丰富。从科学救国思想、科学方法思想到科学精神思想,都对中国现代科学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亚泉是我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我国20世纪初期重要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于是,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早年抱有经世救国思想的杜亚泉在广泛接触西方科学文化同时,试图寻求救国的出路。他客观对比中西,冷静反思传统,针对当是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如:政治改革,教育改革,个人改革等等。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在他的一系列改革救国思想中,又是以个人改革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育和科学是蔡元培一生事业中的两大支柱。他把“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想结合在一起,积极推行科学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创建并主持了中央研究院,为中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杏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他终其一生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受时代精神的激荡,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他的爱国思想与活动亦随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呈现出各异的形式与内容。虽然其革命救国、科学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社会变革思想并未最终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他杰出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7.
杨杏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他终其一生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受时代精神的激荡,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他的爱国思想与活动亦随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呈现出各异的形式与内容.虽然其革命救国、科学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社会变革思想并未最终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他杰出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7,(3):108-110
清末外敌入侵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教育救国"思想。在这一思想下,教育成为了爱国之士复兴国家抵抗外敌的寄托和希望,而这一思想也一直主导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兴办。不同于晚清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民国时期的这一思想具有更为独特的时代特征,对民国时期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一定的关联。本文在分析"教育救国"思想的基础上,将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民国"教育救国"思想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并延伸性探讨社会主流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对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科学期刊《科学世界》、《科学一斑》、《学海》中的物理学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其内容受日本影响很大,体现了清末留日学生"科学救国"的思想,这些期刊在传播近现代物理学知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表明科学期刊在近代中日科技交流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是“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教育论文,阐述了对教育问题的看法,从而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思想包括三个方面:“改造教育必须同时改造社会”的思想、“救国须研究救国的学术一社会科学”的思想、“学问与职业一贯论”的思想。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都始终把教育与社会连接起来,是很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发展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建国初的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面对如何使我国由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艰巨任务 ,紧跟战后现代科技革命发展潮流 ,不断与时俱进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科教兴国的重要思想 ,不仅为党全面创立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作出了历史性理论贡献 ,而且为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兴趣”基础上的知识的总和;科学技术是“工具理性”;是“第一生产力”;是“意识形态”;是“统治工具”。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对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方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在美国兴起的一门学科,我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本文在此谈谈西方“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中居于理论主体地位。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在从事的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在发展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是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继续并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从关于科技发展的特征地位、外部保证、战略运用、成果应用等四个方面对胡锦涛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并不是中性的,它在传播过程和内容上都打上了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为了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必须对网络文化进行"扬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17.
中亚国家"颜色革命"的原因极其复杂,而中亚国家长期以来忽视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是"颜色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特别重视,我们应认真借鉴中亚"颜色革命"的教训,加强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国家软实力提升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指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秩序,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构建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挑战,我国要想获得自身的稳步发展,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理论素养、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的理论思维水平,就不能不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三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