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承载着交通、生活和商业等多种城市功能。文章选择以城市街道所承载的商业功能中的餐饮业为例,基于街景视角探究了街道空间的景观与餐饮业活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HDBSCAN聚类算法构建了街道空间;其次,应用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了街景图片中的建筑物、天空和树木等12种景观目标,构建了天空占比、绿视率、围合度、围墙占比、道路占比和混乱度6个街道景观指标;然后,利用大众点评数据中的餐饮业点评信息,采用核密度算法测算了餐饮业活力;继而,应用偏相关分析对街道空间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街景视角下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混乱度、绿视率、围墙占比、天空占比均与餐饮业活力负相关,而围合度与餐饮业活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街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街道空间活力则是衡量城市街区空间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在概念层面重新界定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并从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两方面构建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框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合肥市政务区的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时刻街区内的行人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绿视率、界面围合度、界面丰富度、相对步行道宽度、商业设施便利度、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度、文化设施便利度等内在构成要素之间具有显著影响;(3)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随时间而改变.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与精细化空间环境设计,是高效组织人群、提升街道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街道作为城市的骨架,是承载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提升街道活力是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之一.采用人口热力数据、街景图片、兴趣点(POI),从街道空间活力强度、美景度和基础设施完善度3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对福州市鼓楼区的街道空间活力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研究发现:鼓楼区整体活力呈"多心两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二环以外街道...  相似文献   

4.
绿视率是人眼视角下精准反映空间绿化效果的可视性指标,为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郑州市老城区98条道路百度街景全景图为对象,通过python爬取街景图像,利用python图像处理库OpenCV计算得出街道绿视率,并对其分析与可视化.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道路绿视率呈现明显差异,道路绿化分布不均,道路平均绿视率为19.25%,该结果与郑州老城区道路绿化覆盖率数据有相似性,但影响两者的因素并不相同,因此结果也有不同,并对不一致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度、传统乡村建筑占比、乡村传统建筑色彩占比、村落景观道路占比、绿视率、铺装占比这7个景观要素与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美景度显著相关;美景度模型结果显示具有高贡献率的3个主要因子依次是天空开阔度(0.387)、土壤裸露度(0.235)、传统乡村建筑占比(0.233);高美景度评价场景特征要素占比为天空开阔度26%~50%、土壤裸露度2%~5%、传统乡村建筑10%~30%;低美景度评价场景最突出特征为植被种类单一、道路设施风格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空间尺度感过大的景观空间;梧林传统古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存在空间分异性,主要受到空间要素、自然要素、建筑要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轨道站点影响区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对于促进自行车接驳出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集百度街景、路网、轨道站点等多源数据,选取自行车出行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可达性评价指标,运用DeepLabV3+模型和sDNA分析法对轨道站点1 500 m范围影响区内不同类型道路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进行评价,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自行车出行环境存在空间差异性;交通型道路的自行车出行中间性、天空可视度高,但自行车存取方便程度低;生活型道路的自行车存取方便程度、绿视率高,但自行车出行中间性、安全性低;综合型道路各指标相对协调。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正面临存量精细化建设的新阶段,城市街道景观的破碎化导致了部分街道忽略了其承载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功能。以破碎环境织补和连接为理念的景观织补理论对街道景观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街道景观织补理论的特征,使用金字塔场景分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分析哈尔滨市1098条街道的街景影像,并以景观织补理论为视角分析哈尔滨市街道景观质量,最终发现研究区域内建筑与天空界面的变化剧烈程度、街道围合度、线密度、建筑可视因子、步行道路、各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的密度分布相似,均呈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而植物界面变化剧烈程度、天空可视因子、植被可视因子、交通标识在图像中的占比、机动车道路在图像中的占比分布相反。本研究揭示了哈尔滨城市街道景观织补理论特征的分布和内在关系,丰富了景观织补理论研究体系,以期为城市视角下街道景观织补策略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8.
海口市主要街道绿视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海口市主要街道的绿视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市主要街道的平均绿视率为44.37%,影响绿视率的因素有绿化覆盖率、街道模式、绿化模式、绿化树种等.并且从绿视率的角度提出了海口市街道绿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城市公园动态图像采集和空间满意度评价为基础,探讨绿视率对空间满意度的影响与相互关系,为科学评价基于心理感知的城市绿色空间质量,促进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测度、准确评价站域街道的空间品质并实现有效优化,选取成都市73个地铁站域,以街道网络、POI(point of interest)、街景图片等多源大数据为支撑,运用机器学习、sDNA分析(spatial design network analysis)等技术,构建了以便捷性、功能性与舒适性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进行站域街道空间品质的大规模定量评价,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站点提出了导控策略。结果表明,在城市整体层面,68.03%的站域街道评分低于中等水平,街道功能性与舒适性普遍较好,便捷性较差;在站域层面,街道空间品质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内高外低的分布特征。研究使人本尺度的分析精度、站点尺度的分析深度和城市尺度的分析广度得以兼顾,有助于创建高效的城市管理动态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城市环境与人群舒适度正逐渐受到关注,高质量的城市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微气候,提高空间使用率。本研究旨在探究绿化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潜在机制与调控途径,明晰绿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为寒冷地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相应的绿化配置策略。【方法】选取寒冷地区城市郑州的3个典型住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冬季住区微气候实测及舒适度调查,通过回归分析,明确绿视率、植物视图因子两种绿化指标与舒适度的定量关系,厘清绿化对微气候环境舒适度的调控机制,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揭示二者作用途径的差异。【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视率、植物视图因子与舒适度评价呈显著负相关(b=-0.181,P<0.01)、(b=-0.202,P<0.01),且绿化指标对舒适度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两种绿化指标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热环境因子皆显著正相关;舒适度与风速评价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热环境因子负相关关系显著。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视率主要通过76.7%的间接影响和23.3%的直接影响共同调控舒适度,植物视图因子则主要通过87.9%的间接影响调控舒适度,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结论】两种绿化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征绿化结构,在评价人群与空间偏好的环境绿化设计中宜采用绿视率作为指标,而对于微气候适应性研究则更适合采用植物视图因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语义差别法研究上海8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空间感知特征及其与街道的客体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街道的客体指标主要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特色、氛围和形态的感知,其中,街道长度的影响力最大,街道曲折度和界面连续度的影响力次之,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力较弱,而交叉口线密度对空间感知基本没有影响.街道的质感、连续感、醒目感和中心感等感知较为复杂,无法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客体指标所解释;客体指标和心理量之间存在交叉影响,与客体指标预期相关的心理量和实际相关的心理量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的典型视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提出了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以718个交通分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路网形态特征将其分成5类,并分别计算每个小区路网的6种定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网状指数、断头路比例和四肢交叉口比例三个指标对不同路网形态下均具有较好的筛选性.最后,基于上述指标建立了量化判断路网形态的多项罗吉特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性达到88.4%,相较于人工判断提高了3.0%.提供了一种量化判别路网形态的方法,为研究路网形态对交通的影响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泉州古城为例,利用多源数据构建街道活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建立包含街道物理环境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影响因素的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宗教建筑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宗教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街道活力与街道两侧的寺庙宗祠的数量呈负相关,香火旺盛的寺庙宗祠会提升附近街道的活力,但与寺庙宗祠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寺庙宗祠入口设置广场或宽敞的步行区可以集聚人气,并在寺庙宗祠周围布置商业或与其他景点结合以形成连续的活力点,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16.
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的典型视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提出了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峡谷二维空气流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标准κ-ε模型计算了不同高宽比街道峡谷的内部流场,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及前人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随着高宽比的增加,峡谷内旋涡数增多,易形成独立的稳定的循环气流,污染物会比较难扩散.峡谷内建筑物墙面附近气流垂直速度的曲线上有驻点出现,峡谷达到一定深度后,并开始出现第2个驻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从街道空间、沿街建筑、步行街节点、景观环境设施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昆明市的南屏街与东寺街两条历史老街在改建成商业步行街后的不同发展的原因,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主要街道绿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徐州市三环路内65条主要街道的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样性、优势度等指标对绿化类型、树种结构等绿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主要街道的绿化率较高;绿化形式多样,景观变化明显;绿化树种多,树种配置多样;树种的空间配置方式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已占相当数量;但树种选择、配置不尽合理,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难以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