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洞庭湖区全面推进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对于解决洞庭湖区在"后三峡"时代的"三农"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具体的战略路径包括:深化湖区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水资源节约型和湖环境友好型的大农业产业;打造高质的天然态农业和低碳化制成品农业。  相似文献   

2.
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给后进国家一次赶超机会,而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都应当是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新经济时代,我们不应当一味追赶文明,而应利用文明的成果创造新的文明。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及商业本质及演进逻辑的回顾,提出中国经济应当走一条以信息化武装商业,拉动工业,进而实现国民福利整体提升的“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种大背景,对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简要综述,分析了东莞传统经济的高碳特性,东莞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问题与挑战,并针对东莞未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低碳化已经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从长远来看,走低碳化之路是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低碳经济与商业低碳化概述入手,然后分析阐述了商业低碳化的范围及意义,最后详细论述了实现商业低碳化的途径,以期为商业企业走低碳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需要拓宽,科学发展观要用正确的发展模式去实践。绿色低碳化发展就是欠发达地区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以粤北梅州为例,阐述欠发达地区低碳转型的重要性以及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低碳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曦 《科技信息》2013,(26):96-96
目前的中国经济规模大,工业化也基本完成,但接下去能否好好发展取决于新的经济制度改革的成果。我们应当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重新整合已有的经济资源,探索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近10年来,四川在经济上奋起直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解决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碳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环保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该文从中国的高碳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高碳资源实施低碳化利用的环保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发展形态。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模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新能源生产为主导的源头低碳化领域。而强调生产与生活领域的节能、降耗、减排为主的过程低碳化应该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过程低碳化提倡基于公共行为理念的变革,目标是要将低碳生活方式引入大众日常行为之中,从而透过技术创新、政策调整、文化激励等措施以推动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与绿色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方向,随着数字中国战略与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即将进入数字化和低碳化协同推进的新阶段,即数字技术与低碳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并相互促进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明确数字低碳协同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现路径,将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提供重要顶层设计和具体落地场景,有利于推动两大战略目标加快实现。本研究以数字化基础架构为蓝本、全面覆盖碳减排重点领域,综合提出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3层架构体系。其中基础层以低碳化带动数字化为主,促进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应用层以数字化引领低碳化为主,持续探索数字与低碳协同发展应用场景;制度层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为数字化和低碳化协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决策,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此外,研究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在上述架构体系内提供了丰富的两化协同场景案例,为数字化、低碳化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落地、可操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节能减排是经济低碳之路的必然要求,水电产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低碳化实现有着重要的联系。探讨水电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走水电开发的低碳之路:完善水电开发基本条件,解决社会影响因素,解决市场影响因素,为实现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调研的方法,梳理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下的低碳技术发展形势。研究发现,中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压力较大,发展低碳技术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受国际经济利益博弈格局的影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实际低碳技术转移效果很差,未来也很难实现突破,所以发展自主研发的低碳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应积极提升低碳技术专利质量、完善研发模式并实现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推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改造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整现行资源环境政策,完善煤炭资源税征收机制、适时开征碳税,对碳减排项目实行补贴与支持政策,重点扶持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并在长期稳步建立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通过系统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推动经济向低碳化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文章采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碳排放强度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呈倒N型关系;目前中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水平中期,完成2020年减排目标的关键是跨越第二个拐点进人碳排放强度随工业化发展下降的阶段;各省区市的工业化程度不同导致其减排压力不一样.因...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认为基于区域外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来自国际趋势及国际呼声、社会舆论及低碳文化、低碳技术共享机制和低碳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内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是区域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及低碳竞争机制,它们为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rbon dioxide and industrial pollutant emission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the case study of Shenya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and evaluates the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scenario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ity plays a key role in global low-carbon economic construction,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scale can reduc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to substantial extent. From the aspect of future development,the inpu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realiz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total amount reduc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度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1996—2010年"三化"协调度进行考察和测度.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由于三者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没有相应的提高,所以到2010年三者协调度仅处于"一般"水平.可见不能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提高,应倡导低碳发展,巩固城镇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三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设计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低碳概念"已经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这一话题包含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包装行业是一个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升温,低碳包装制品将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新热点.随着国内包装使用企业对包装设计制品碳排放量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使得艺术院校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低碳概念"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9.
赵倩 《创新科技》2015,(6):27-28
河南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积极处理,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我省低碳经济的发展,降低对高碳资源的依赖,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低碳经济概况、河南省经济发展中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华东地区为例,评估低碳试点城市项目的实施对华东地区碳强度的影响及相关社会经济变量的作用.为了克服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及宏观政策影响的外生性问题,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与华东地区非试点的省会城市相比,低碳试点城市项目的实施使试点城市碳强度的水平值相对于样本平均值增加了35%~54%.尽管低碳试点城市项目实施后,试点城市的碳强度降低了15.6%,但低碳试点城市的实施起到了促进碳强度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