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郝兴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552-13558
鲁西地区齐河地区近年来在铁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多个接触交代型铁矿,该区铁矿经勘查显示有集中分布、厚度大、品位高、埋深大的特点。研究区大张、李屯和潘店地区物探异常查证工作表明铁矿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囊状、脉状等。该区铁矿体具有明显的“地层、侵入岩和构造”控矿特征;在铁矿体赋存位置方面,地层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侵入岩控矿表现为部分铁矿产于闪长岩体中,接触带控矿则表现为地层和岩体间接触带是主要铁矿赋存地段。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在燕山晚期研究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深源岩浆向上侵位过程中不断演化分异,形成了闪长质岩浆,在与奥陶纪灰岩接触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闪长质岩浆析出大量铁质成分,形成含铁富矿热液,并在有利赋矿部位形成铁矿体。研究区接触交代型铁矿的形成与保存是中生代区域性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事件和区内地层、岩浆及构造等各种成矿要素有机耦合的结果,该区铁矿具有十分重要的勘查研究和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毛永忠  张勇 《甘肃科技》2009,25(16):33-35
张家川下松林铜矿是在该区寻找铁矿过程中新发现的隐伏矿床,主要集中在龙口峪岩体南接触带岩体或其捕掳体中,属沉积变质迭加热液型磁铁黄铜矿矿床。矿体均位于黑云母斜长片岩、石英片岩岩层中,尤其与石英片岩关系密切,受层位及岩性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与围岩整合接触。矿体的分枝复合是因为岩相变化及含矿不均一所致,并非“构造分枝”。  相似文献   

3.
王艳辉  张永鑫 《科技信息》2009,(28):321-321,323
文章介绍了安林地区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指出该区具备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莲山铁矿属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床,赋存于鞍山群城子坦组二段的片麻岩中。是经过漫长的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使原岩当中的铁质渐离,伴随着区域构造作用所形成的铁矿床。矿体规模属小型,个数较多,变化一般,品位及厚度较稳定。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黑云母、斜长石为主。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产出,均为埋藏矿体。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北大河铁矿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乡南部约10km,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北大河铁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均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的硅质岩、(碎裂)硅板岩、(杏仁)状玄武岩、粉砂质铁质绢云绿泥石板岩中。系统总结了北大河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是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阜新地区铁矿的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通过对生保营子铁矿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和矿体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的空间方式以及找矿标志的论述,分析矿体的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生保营子铁矿主要赋存于太古宙上壳岩含铁岩系中,因此太古代变质岩及航磁、地磁异常带是重要找矿标志。对今后阜新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8.
山东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是在综合研究该区航磁异常基础上勘查发现的,该区矿产勘查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对区内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收集的基础上,对其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并对铁矿成矿过程及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潘店地区航磁特征,该航磁异常可以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共4个次级磁异常,其中李屯和大张次级磁异常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勘查工作表明区内隐伏铁矿体形态较为复杂,可分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区内成矿地质体为中基性侵入体,与济南、淄博、莱芜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近于一致,同属中生代燕山晚期;该区铁矿成矿过程为中基性岩浆侵入到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地层中,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形成矽卡岩带,富矿热液在有利部位富集沉淀进而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床。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在潘店和薛官屯次级磁异常的勘查工作。区内铁矿勘查流程为系统收集资料→面积性物探测量→综合物探剖面测量→重点异常区查证→找矿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找矿工作可采用"地质-磁法-重力-电法-钻探-测井"等综合找矿方法,该勘查流程和找矿方法组合为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提供了勘查经验。  相似文献   

9.
马世青 《科技资讯》2011,(18):95-95
2005年,自治区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以新地项目办发[2005]06号文下达了《新疆鄯善县红云滩铁矿床Ⅴ1-3、Ⅴ2-3富矿体深部详查》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钻探为主要手段,基本查明了红云滩铁矿床Ⅴ号矿体沿走向、倾向的延伸,探求矿体在深部的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矿石质量和变化特征,为矿山提供矿源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新余铁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南侧南华加里东造山带,矿床产于南华系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系中,是我国最重要的BIF型铁矿之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新余铁矿田矿体形态受褶皱构造控制,总体呈"阶梯状"向下延伸,区内还存在鞘褶皱、杆状构造、拉伸线理和石香肠构造等一系列变形构造。研究基本查明了铁矿体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初步总结、分析了"红绸舞"式铁矿体形态成因,以期为区域铁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王彦 《太原科技》2011,(1):85-87
阐述了山西省原平市袁家庄铁矿矿床的地质情况和矿床成因,并从层位标志、构造标志、磁异常标志等方面分析了找矿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它温查汉铁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近年来找矿思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利用及其效果入手,初步进行该区以物探和地质为综合手段的找矿方法优选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区各类物探异常与盲矿体空间关系,经反复论证,确定了本区以磁法物探与地质分析相结合找矿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矽卡岩型铁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鄂东、晋南、豫西、鲁中、苏北、闽南、粤北以及川西南、滇西等地,是我国富铁矿石的主要来源,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为大型,是我国主要铁矿床类型之一.通过对上梁湾铁矿床矿体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赋存规律等的研究,为豫西此类矿床的找矿和探矿提供资料,同时还能为矿山深部找矿勘查和工程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成矿带位于伊犁地块东缘,该成矿带发育大量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近年来,随着新疆新一轮铁矿找矿勘查与评价的开展,西天山成矿带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发现了查岗诺尔、智博、备战、敦德、松湖等大型富铁矿床,该成矿带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大型富铁矿成矿带之一。但该成矿带铁矿床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铁矿床成因机制的研究程度较低,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讨论仍存争议,大规模铁矿床富集机制亟待解决,该类型铁矿床的勘查找矿标志急需总结。在综述国内外铁矿床分类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天山成矿带重要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展望,旨在推动西天山铁矿床的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开木棋河地区镍矿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西部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主要为铁、铜、镍、铅锌矿、钴矿、金矿。该带在区域上形成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储量已达100万吨以上,显示了该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具有较大潜力,在夏日哈木矿床西部开木棋河地区从事地质找矿工作,通过对开木棋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寻找夏日哈木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类似的地质条件,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背景,铜镍硫化物矿床在该成矿带已发现的矿床为超大型,该区和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处于同一成矿带,岩浆岩条件相似。辉石岩、辉长岩在该区分布较大,岩浆分异较好,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有利条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大台沟铁矿位于本溪市南郊桥头镇,距本溪市约16 km。矿床属前寒武纪硅铁质建造。通过对矿床的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大台沟铁矿床的成矿机制、矿体形态、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的矿化特征,部分揭示了大台沟铁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红旗岭镍矿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际镍市场价格的上涨和国内镍资源的紧缺 ,以及红旗岭镍矿的矿体赋存状况、资源的开发程度 ,制定了合理的开发方案 ,回收残留矿柱 ,进一步探明边部、深部盲矿体、重新利用尾矿贫矿资源及外围矿石  相似文献   

18.
云南勐腊县曼洒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曼洒铁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井子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多金属成矿带,地球化学景观属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该区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多处,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实现该地区找矿突破,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圈定综合异常9处,在后续异常查证工作中,新发现金矿点2处,铅锌矿点1处,钼矿点1处,取得了较大的找矿突破,表明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根据异常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对比研究各类异常分布规律,结合新发现的矿点特征,初步划分了盐池黑山南金、钼成矿远景区,双井子北西铅锌成矿远景区和双井子西金成矿远景区等3个成矿远景区,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酸性岩体中K、Na的含量互为消长。在斑岩铜矿岩体中,K可指示岩体的含矿性,Na可以指示岩体蚀变及矿化范围。矽卡岩铁铜矿床的生成,则往往伴有Na化。因而地球化学找矿可以利用K、Na作为寻找、评估中酸性岩体赋矿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