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多专家的动态综合评价转换为静态综合评价;引入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结合指标主观权重,运用数学规划法得到指标的集成权重;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24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对每一项成果获得某一等级奖项的可能性给出测度,并对每一类内的项目排序.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科研成果大部分具有研究价值,且成果丰硕,但突破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较少.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缺乏对习题和学生特征信息综合考虑的问题,文章提出融合习题难度和作答经验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DKT-DE)。该模型通过分析作答序列评估习题的难度和学生的作答经验来丰富模型输入层的特征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在3个公共数据集(ASSISTments2009、ASSISTments2015、ASSISTments2017)上,对DKT-DE模型与5个基线模型(BKT、DKT、DKT+、DKVMN、SAKT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KT-DE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状态:与基线模型中表现最好的DKT+模型相比,DKT-DE模型在ASSISTments2009、ASSISTments2015、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上的AUC平均值分别提升了2.78%、2.44%、1.5%。而消融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习题难度和学生作答经验对提升模型预测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集成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传统的知识库层次的知识集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集成模型,模型以本体论作为集成的公共知识模型,支持包括知识辨识,知识建模,知识评价/确认,知识选择,知识转换等多个环节的知识生命周期,利用本模型可提高集成知识库的质量和集成知识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朴素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在处理高维大数据量时的效率偏低和准确率有待提高的问题,结合主元分析法与K-均值聚类算法构造出了一个改进的朴素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摒弃了非类属性变量相对于类属性变量相对独立的前提条件,算法首先用主元分析法在对数据集的信息量尽量保存的同时进行了降维操作,使得算法可以着重于进行分类问题;算法还提出了一个"相对融合点"的概念,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性能;最后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到实际的数据集进行实验,用算法产生的分类结果对数据集中产生的一些缺失数据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模糊划分的神经网络集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模糊聚类思想,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集成方法.由训练数据的模糊聚类结果,把训练数据划分成相交子集,基于各子集生成集成的个体神经网络.由于各子集所包含的数据和数据的类别各不相同,因而个体神经网络性能和结构存在差异.子集个数确定集成中个体神经网络个数.另外,基于隶属度函数计算公式,提出了个体神经网络输出结论结合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模式分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1,33(3)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但高性能的模型对计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难以部署于边缘设备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差异性深度集成学习。首先对成员模型进行知识蒸馏,然后使用余弦相似度作为损失函数的正则化项对成员模型进行集成,最后得到训练好的模型。在MNIST(Mixe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和CIFAR10(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知识蒸馏的差异性深度集成学习在压缩模型的同时将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3.58%,相较于未经蒸馏的原始模型,分类准确率提高了4%,在压缩模型的同时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基于知识蒸馏的差异性深度集成学习打破了模型的压缩必然以泛化性能为代价这一认知,为模型集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多模型集成专家系统的构成原理和实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多模型集成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中,表明了集成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知识追踪(KT)的相关概念与任务,梳理其发展脉络,综述KT的原理、相关算法和数据集,分析了不同结构的KT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KT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数据表征、认知建模、模型可解释性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作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成学习的思想,提出一种分布式聚类模型.该模型的分布式处理过程分为2个阶段:先在局部站点局部聚类,然后在全局站点全局聚类.局部站点的局部聚类看作是一种基于数据子集的学习过程,所有的局部聚类结果组成了聚类集成系统的个体学习器,全局聚类采用平均法对局部结果进行集成,并定义了一个准则函数来度量集成的精度.把K-means算法推广到分布式环境,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K均值算法DK-means,该算法对局部数据的分布有较强的伸缩性.实验结果表明,DK-means在同等条件下能达到集中式聚类的精度水平,是有效可行的,从而验证了基于集成学习的分布式聚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聚类算法的选择性神经网络集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集成个体的差异度,提出了一种利用聚类算法去除冗余个体的选择性集成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神经网络作为基学习器,并在多值分类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计算效率高,精度与稳健性也与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择性集成方法相当甚至占优.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这几年来发展相当迅猛的数据挖掘技术,本文讨论聚类,这种数据挖掘的一种主要技术,目的是通过深入探索挖掘的方法,了解数据挖掘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用户更好地使用数据挖掘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选择性的贝叶斯分类器集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选择性的贝叶斯分类器集成方法.该方法为避免数据预处理时的属性约简对分类效果的直接影响,在训练集上通过随机属性选取生成若干属性子集,并以这些子集训练不同的贝叶斯分类器,进而采用遗传算法优选贝叶斯分类器集成,其适应度函数综合了分类器的精度和差异度两项指标.实验中,将该方法与已有方法在UCI的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比较,并将该方法用于C^3I系统中的威胁度估计。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在线学习平台中知识表现离散、系统性不高和知识模型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模型构建,再利用 FP-Growth 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实现知识模型的动态更新。通过实践证明,知识图谱可有效改善知识模型的系统性,FP-Growth 算法充分考虑了学生因素对知识模型的影响,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聚类集成是集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标是解决无监督聚类分析中聚类算法的选择性、偏差性与数据特殊性等导致聚类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关联的聚类集成方法(CEBDR),该算法先提取出在聚类成员中体现有关联关系的数据对象来组成新的类,然后对这些类进行二次聚类得到最终的集成结果。文中选用了一些标准数据集,采用CEBDR算法、已有的基聚类和聚类集成算法来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多模型软测量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模型思想,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软测量数据进行了分类,对每类数据基于神经网络(NN)建模,采用RBF神经网络构造了每个数据样本的隶属度,将各模型输出的数据进行隶属度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软测量输出,并对某催化重整生产装置催化剂再生器氧含量进行了建模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重采样的选择性集成学习算法。针对集成学习要求学习器个体的差异性分布在样本空间的不同部分,对得到的聚类个体学习器输出进行重采样,以此来计算聚类个体的差异性。针对集成学习要求得到的个体学习器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对所有得到的学习器个体集合进行重采样来评估聚类个体精确性。在此基础上选择出集成学习所需的个体集合。以谱聚类算法作为基学习器,用聚类集成策略部分解决了谱聚类算法存在的尺度参数敏感问题,在UCI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聚类集成的目的是通过集成多个不同的基聚类来生成一个更好的聚类结果,近年来研究者已经提出多个聚类集成算法,但是目前仍存在的局限性是这些算法大多把每个基聚类和每个簇都视为同等重要,使聚类结果很容易受到低质量基聚类和簇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一些给基聚类加权的方法,但大多把基聚类看作一个整体而忽视其中每个簇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