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PDL模型的海西州地区脑出血发病情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PDL模型的理论,通过建立不同的PDL模型研究脑出血月发病率和平均气压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对青海海西州地区脑出血发病例监测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原数据建立不同的PDL模型,通过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了最优的PDL模型.在达到一定的滞后期时,平均气压对脑出血月发病率的作用本身已衰减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2.
利用统计方法,通过建立广义相加模型,对脑卒中发病数与气温,气压和湿度之间的关系做了建模分析;结果显示,低气温和高气压对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较大,不同性别脑卒中发病率对天气的反应不一样,女性对气压的反应要更大些,60岁以下的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受低温影响较为明显,而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受气压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对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将奇异值分解方法(SVD)应用于昆明地区13 a臭氧总量逐月平均距平值与云南省地区32个测站逐月降水量距平场,探讨昆明月平均臭氧总量距平与云南地区月平均降水量距平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武威地区8983个病例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的门诊病例逐年增加,平均为35.57%,其次是猪,驴,马骡,羊和犬;而门诊病例总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发病季节方面4月份为最高峰,占年病例数的平均17.90%、其次是5月,3月,8月,7月和6月,证明该地区家畜的发病率与气候,耕作,饲料转换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某城市各家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脑卒中发病病例信息,对发病人群进行统计描述,并对脑卒中发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建立起发病率与气温、气压及相对湿度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据此对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数据,首先对脑卒中发病人数进行统计描述,结果表明:发病人数具有季节特征;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男女性别的发病人数相差不大,男性略大于女性.采用相关性关系对脑卒中发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回归模型.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ADL模型的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情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ADL模型的理论,通过建立ADL模型研究高血压月发病率和平均气压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EViews软件对青海省海西州地区高血压发病率监测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原始数据建立ADL模型,通过相关检验,确定所建立的ADL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吉林省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区10a脑卒中发病率的动态趋势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按WHO-MONICA方案和北京市心肌血管研究中心编印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手册》的具体要求进行。结果 10a监测人群总数622万人,平均年监测62.2万人。10a间共发生脑卒中9037例,标化发病率为0.141%。男性脑卒中标化发病率0.187%,女性脑卒中标化发病率0.101%,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与9a前相比,脑卒中发病率提前10a。脑卒中城市标化发病率0.194%,农村标化发病率0.094%,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P<0.01)。结论 结论 提示我们要尽早地采取一、二级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将奇异值分解方法(SVD)应用于昆明地区13a臭氧总量逐月平均距平值与云南省地区32个测站逐月降水量矩平场,探讨昆明月平均臭氧总量距平与云南地区月平均降水量距平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发病时间为统计指标,以诊断时间为辅助.首先运用Excel、SPSS软件以直方图的形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对脑卒中发病人群进行了统计描述.其次,利用MatLab程序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并以立体切片图形式直观展现了脑卒中发病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病前的预警信号与预防措施以及对高危人群提出了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医学卫生领域,疾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结构式因果模型解释,根据神经网络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疾病的月发病人数预测时,由于影响它的气象因素,如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月平均降水量等本身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且维数较高,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会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原输入空间进行重构,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预测精度下降问题。最后,以2001年8月至2006年9月甘肃省武威市上呼吸道感染炎月发病人数的资料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至此,应该充分考虑人在各时间段的发病特征,以便更有重点地进行健康防治工作,有效地降低支气管肺炎对人类的危害,保障人类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医学卫生领域,疾病发病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结构式因果模型解释,根据神经网络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应用于疾病发病率的预测时,由于影响它的气象因素,如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等本身具有很大相关性,且维数较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会下降。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原输入空间进行重构,并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网络结构,有效地解决了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结果:以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青海海西州地区胃溃疡发病率的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应该充分考虑胃溃疡在各时间段的发病率特征,以便更有重点地进行健康防治工作,有效地降低胃溃疡对人类的危害,保障人类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浙江地区地闪和云闪的雷电活动,基于2019—2020年浙江省三维闪电定位探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多回击地闪和云闪相关参数特征。结果表明:两年内浙江省共发生地闪回击数和云闪回击数98万和38万余次,多回击地闪和云闪分别占28.1%和8.01%,其中负闪占总闪比重大于正闪;地闪和云闪频数存在明显的月变化和地域分布,夏季和浙南地区更易发生多回击过程;云闪平均回击次数为1.10次,低于地闪的1.59次。地闪和云闪回击平均强度随回击数的增加而下降,其中正闪下降趋势更为剧烈;超一半的多回击地闪和云闪至少有一次继后回击电流强度大于首次回击电流强度,地闪和云闪继后回击与首次回击强度的比值呈对数正态分布,集中在0~2,其中云闪分布更为集中。地闪和云闪回击间隔时间算术平均值相当,约115 ms,几何平均值地闪明显大于云闪;回击间隔时间呈对数正态分布,其云闪分布更为集中,且集中区域对应的回击间隔时间更小。不同回击次数的云闪和地闪平均间隔时间随回击数增加而减少。地闪和云闪间隔距离分布相似,地闪平均间隔距离明显小于云闪,且分布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0—2005年广州、香港与澳门的月用电量及气温数据,以线性回归方式分离了3地的月均气象用电量,计算了相对月均气象用电量和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分析了月均温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3地月均用电量中气温波动的平均值分别为12.9%、17.1%和18.5%;月均温分别超过24.55、24.81、24.45℃时,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对月均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两者的关系也较密切;热季月均温对月均气象用电量密度的作用要强于冷季.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0-2005年广州、香港与澳门的月用电量数据及气温数据,以线性回归方式分离了三地的月均气象用电量,建立了气温-月均气象用电量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三地的月均气象用电量平均比例分别为12.9%,17.1%和18.5%;三地月均温分别超过24.43、24.80和24.52℃时,气象用电量对月均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两者的关系也较密切.三地的热季、过渡季与冷季月均温的1℃效应值与相关系数呈依次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脑卒中发病次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分别讨论了脑卒中发病次数与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气压的关系;指出了在酷暑和寒冬季节,当相对湿度较高时,脑卒中更容易发病;最后建立了一个新的脑卒中风险综合评估模型,给出了预防脑卒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40年南京地区1000hPa上逐月和全年的平均气温资料,首先分析了逐月及年平均气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发现40年来平均气温有明显增温趋势,但逐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则与年平均气温不同,在初夏及深秋到冬季有明显增温,在3月和7月有降温;然后利用距平累加和信噪比法探讨了气温的突变,发现逐月平均气温在1972年4月和1976年6月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而全年平均气温则在1972年存在一次弱突变;最后利用功率谱分析了逐月及年平均气温的周期变化,发现年平均气温在2.2年的短周期振荡和10年的中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海南省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在3个品种(系)桉树上的数量进行了12个月的观察,并结合GIS系统所得到的该地区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内3个不同品种(系)桉树上的桉树枝瘿姬小峰的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这2个气象因子对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数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与月降雨总量(mm)、月平均相对湿度(%)、总日照时数(h)无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河口段潮差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利用长江口吴淞等三个验潮站连续二十五年来的月均验潮资料,通过低通数字滤波、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长江口的月均潮差的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进行了计算,并对长江口月均潮差与径流及海平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