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流速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黄云  刘传安 《江西科学》2005,23(5):564-566
介绍了自制仪器设备,并介绍了利用此设备采用流速法如何测定水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范围,提高其实验的准确度等,对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即改“落球法”为“升球法”。该方法简便、适用、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一般是测量粘滞系数较大的液体⒀若要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⒀论文主要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仿真落球法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的粘滞系数,从而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4.
5.
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落球法研究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温度的甘油中下落的收尾速度,由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出甘油的粘滞系数,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处理,得出了甘油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瞬时速度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机辅助测定瞬时速度,进而计算出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测量方法更科学,减小了目测和手控的误差,符合实验中引进微机辅助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落球法来测量出不同直径金属小球在蓖麻油中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及速度,从而计算出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并通过测定的粘滞系数计算得到雷诺数Re,进而对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分别进行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并将修正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到最适合实验教学的数据改进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雷诺数与小球直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落球法测量透明液体粘滞系数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深入研究。介绍了视频分析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步骤,使用开源软件Kinovea对小球下落过程进行录像追踪,剔除不合格实验过程,对合格实验过程进行逐帧分析。该方法将实验测量精度提高至240帧/S,实验误差减小至少50%。同时深入研究了尺寸效应、边缘效应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落球法粘滞系数测定仪的分析而获得实验误差来源,通过提高实验技巧而克服仪器的弊端,使小球沿容器中心轴线准确下落,从而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液体粘滞系数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毛细管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原理,在常用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操作简单、直观实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一种测量生漆粘滞系数的新方法——微机控制超声多普勒法 .利用接收器接收液体中下落小球的超声多普勒效应频移信号 ,将此信号送微机进行采集、比较、判断、计算 ,并显示出生漆的粘滞系数 .实例表明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各种液体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12.
结合落球法测黏滞常量实验,分析了物理量测量结果的表示问题。讨论了2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多次直接测量值总的不确定度由A类不确定度分量和B类不确定度分量通过"方和根"法合成,总的不确定度u=(uA2+uB2)~(1/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种基于斯托克斯法测量原理设计的新型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仪器采用激光光电计时装置,提高了计时的准确性,计时结果自动存入单片机,断电存储数据不丢失。设计了小球沿轴线投放装置和小球吸拾器及引导装置,实现了同一直径的小球只需1粒就可多次重复测量,避免了油筒内小球堆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转筒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公式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准确推导了用转筒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测量计算了10℃时机油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15.
陶必修  朱家强 《贵州科学》1997,15(4):276-279
研究具有开放热力学系统内涵和可变整体粘滞系数的Friedmann宇宙模型的演化过程,获得一类非奇异性膨胀宇宙模型,展示了不变的粒子数密度和变化的膨胀速率。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分析了小球半径、下落起点的选择以及温度对蓖麻油粘滞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讨论了小球半径的合理取值以及下落起点的位置选择,以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7.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利用能够摄像的现代先进仪器设备代替传统的秒表测定高聚物溶液或溶剂在乌氏粘度计中的流动时间。实践表明,改进后的实验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高聚物溶液流动时间测试结果更为准确,测试效率得到提高,能够摄像的实验器材来源广泛。  相似文献   

18.
对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仪器进行研究,利用连通器和浮力原理对原仪器的升降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同时将待测液体和吊环封装在玻璃容器中,消除了空气的流通对实验的影响,减少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