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加强,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艺术是初中阶段普遍开展的艺术活动之一,作为一种有效地艺术训练手段,其一直成为丰富校园艺术文化和培养学校声乐专长学生的有效媒介。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青春危险期”的过渡时期,通过合唱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性情、好恶的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好处于变声期的关键时期,而有些青少年却在变声期因发声法的不当而造成“破嗓子”的终身遗憾,许多教师对中学生变声期的特殊阶段不够重视,一度追求高音,声音的浑厚和音量,由于不良歌唱习惯和方法会导致声带受损,因此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变声的原因、状况、现象,及如何实施变声期歌唱教学训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让变声期的学生尽情歌唱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程景丽 《科技信息》2010,(26):I0245-I0246
变声期是青少年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嗓音发生突然的变化,使少年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嗓音的时期。在戏曲界把这个生理发育变化过程叫做"倒仓",医学上称之为"变声期"。多年来,已有人对青少年变声期歌唱的引导问题,青少年变声期声乐训练的一般原则,及变声期的嗓音保护,进行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但对变声期的生理分析及具体训练方法的探讨,还不够详细具体。  相似文献   

3.
一 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声乐课一般是贯穿始终的.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你的喉咙就是一件乐器."他强调歌唱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声乐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经过全面系统的教育,培养专业合格的中师教师,要打破单一的声乐个别课的课程模式,实现声乐课程多元化.开拓学生思想,积极促进课上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大学生的视野,创造祥和、上进、融洽的学习环境才能真正的有利于我们的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成长.  相似文献   

4.
从少年进入青年,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心理状态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伴随着这方面的发展变化,嗓音也要经历一个"变声期"。在变声期间,由于发声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声音训练更要具有科学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因此,在变声期期间老师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嗓音训练和保护,为他们以后的声乐道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变声期是青春期人体嗓音变化的特殊阶段。此期间,由于身体状况的变化,青少年常会因喉咽部不适、音高及音色的变化惧怕歌唱或丧失歌唱的信心,产生严重的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青春期青少年声带变化及歌唱心理变化的分析入手,试图引导变声期的青少年正确认识变声期的发声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歌唱训练。  相似文献   

6.
章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161-161
针对少儿变声期前后这一特殊歌唱时期,文章对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进行了分析,对成人的一些不良歌唱习气传染到孩子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进行了阐述,由于我国对少儿歌唱方法还处于探索摸索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备的歌唱体系,因此切实的根据少年儿童的特征为他们制定出一套更完善更有效的科学发声方法,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进行歌唱训练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基本的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固然十分重要,如果在技能技巧训练中结合心理学理论,重视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能力的训练,必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营造宽松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歌唱;创设模拟舞台,加强学生实践锻炼;拓展想象空间,强化学生注意力三方面着手,分析声乐教学中学生演唱心理控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变声是童声末期向成年人嗓音过渡的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变声期的歌唱教学既要对学生的嗓音进行保护 ,又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变声期。一、变声期特征 :一般从 11岁— 16岁左右为女孩子变声期。变声期有 3个特点 :(一 )初期———声带逐渐变长增厚 ,并伴有轻度充血 ;(二 )中期———声带严重充血 ,闭合不好 ,漏气 ,声音沙哑不净 ,分泌物剧增 ;(三 )后期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直到喉部基本发音接近成人。总之 ,变声期声带是脆弱的、病态的 ,很容易出现“沙喉咙”。二、保护方法 :在初中阶段 ,绝大多数女孩子正是进入“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9.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学习和研究歌唱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规律。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声乐表演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方面往往被教师与学生所忽视。为此,笔者对声乐表演时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克服这些阻碍进行日常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歌唱的气息、共鸣、咬字等声乐技巧训练作为每节课的重点甚至是全部,而忽略了情感的开发。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包括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情感投入,学生对作品的情感把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三个方面。这三者是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从高师音乐声乐培养目标与现行教学模式、声乐技能训练与“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角度看,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更应重视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高师声乐审美意识与审美品格的提高,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声乐教学目标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变声现象是儿童青春期发育的自然生理现象,这个时期对一个人嗓音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有志于从事声乐事业的孩子及其家长尤应注意.通过分析变声期的生理特征以及影响变声的诸方面因素,提出变声期声乐训练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许多大学音乐系里男声奇缺,男女声严重失衡。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初中阶段的男声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对歌唱的兴趣,甚至畏惧唱歌。歌唱教学如果放弃了占学生总数二分之一的男生,这无疑是音乐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带领少儿合唱团的孩子训练期间,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孩子教学来说应该有所帮助.现在歌唱的方法及声音训练的书刊已出了不少,但大都是适应于变声期之后的成年人的,而关于童声的歌唱与训练方法的书籍很少。再者,指导教师原来所学的也都是成年人的歌唱发声法,那么,如何指导训练童声合唱,本人谨就此方面的实践体会写给大家,请予斧正。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帮助学生确定好歌唱声部、把握声乐教学特点和规律、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实施由浅入深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经过刻苦训练获得扎实的基本功,并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声乐技能和情感表现力,才能做到完整地、声情并茂地演绎好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7.
陈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39-239,241
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训练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通过二度创作与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的过程。儿童的歌唱训练与成人是不同的,特别对于儿童变声期前的歌唱训练,一定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循序渐进地把握好歌唱练习的度,保护好儿童的声带,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体悟与感受能力、激发学生良好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为主要目的来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8.
歌唱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歌唱训练的复杂性,歌唱训练过程中的层次性境界是有规律的,它经由感觉阶段到知觉阶段,然后升级到心象阶段。了解其发展特点,科学地进行声乐教学,是提高声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中师肩负着培养跨世纪小学师资的重任,而全面加强对中师生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中师面临的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中师音乐教育是中师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音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学生的心灵美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师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歌唱发声的器官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性的模仿表面形象技术活动,而且是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的高级神经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的复杂心理活动的过程。对于普通院校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声乐技能技巧训练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学习声乐,培养良好的歌唱,提升声乐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