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GV型无格木质素磺酸盐降拈剂研制时,选用甲醛( HCHO)用作交联剂,但对HCHO的交联作用及其用量与LGV产物性能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借助红外光谱吸收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HCH)的交联作用,并就HCHO用量与LGV产物平均分子量、吸附性能、水化耐盐性能及降粘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引入的HCHO具有交联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 LGV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大小进而影响其吸附、水化、降拈等性能。由此说明了LGV型降拈剂合成时引入HCHo的必要性及其用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试验研制出了一种无铬木质素磺酸盐稀释剂(XD)。这种稀释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稀释性能,其抗温能力和稀释效果都比铁铬木质素磺酸盐(FCLS)好。XD无环境污染,有降失水作用。本文探讨了XD在泥浆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磺酸盐外加剂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低及抗渗性能差的问题,采用造纸废液主要成分--木质素磺酸钙为主要原料制备木质素系砂浆外加剂GCL1-M.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GCL1-M的砂浆减水率达到了30%,与未掺外加剂的砂浆相比,掺0.30%GCL1-M的硬化砂浆的28天抗压强度提高了20%,渗透压力提高了230%.氮吸附测试和电子扫描显微观测等结果表明,GCL1-M可减慢水泥的水化反应放热速度,降低砂浆的孔径,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吸附性能及环境扫描电镜等测试结果表明,GCL1-M在水泥颗粒表面可形成网状结构吸附,同时可增加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位能,从而增强了对水泥砂浆的分散和保水作用,有利于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木质素溶液絮凝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木质素溶液在相同絮凝条件下,于不同温度的絮凝沉降曲线,用传统化学动力学的方法讨论了温度对絮的影响和Φm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发剂对木质素磺酸盐接枝丙烯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常用引发体系对木质素磺酸盐接枝丙烯酸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三种接枝共聚产物的接枝率和阻垢性能,得出选用Fe^2+-H2O2为该合成反应的引发体系较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木质素磺酸盐氧化工艺条件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 ,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 ,经萃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考察了木质素磺化盐在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催化剂量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木质素磺酸盐经氧化后 ,生成的香兰素收率可达 6 %~ 10 %。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工业木质素代替苯酚制备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了工业木质素的性质,包括木质素的来源、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盐的阳离子、制浆方法和杂质等对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工业木质素应用于木材胶粘剂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界面聚合法在不同反应时间及温度下合成了聚联苯胺.利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初步探讨了反应时间及温度对界面聚合法合成聚联苯胺结构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欲得到共轭程度、分子链排列规整性及结晶性能最佳的聚联苯胺,反应时间及温度都不宜过高,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时间及温度为12h和40℃.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反应温度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1、39、31~47 ℃;类胰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39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均为23 ℃;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23、31、31 ℃.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反应温度下,中国龙虾不同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顺序为胃蛋白酶: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肠胃,纤维素酶:肝胰腺≈肠>胃,淀粉酶:肠肝胰腺胃;中国龙虾各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力顺序为胃内:纤维素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肝胰腺内:纤维素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  相似文献   

10.
曹松傑  陈成芹  张微 《科技信息》2011,(23):I0356-I0357
近年来改性沥青在道路工程的大量使用,满足了工作性要求,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烟尘等废弃物。而降低拌和温度是较好的办法,于是出现了温拌技术。该文以新疆克拉玛依90#A级沥青为研究对象结合温拌技术,研究掺加不同剂量的Sasobit对沥青的四种组分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变化,以确定Sasobit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11.
主要考察了木质素磺酸钙(CL)—碳酸氢钠(SB)复合外加剂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碳酸氢钠(CL:SB=1:1.8)不仅具有较强的减水效应,而且使水泥的凝结变成主要由AFt的生成所控制。掺剂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缩短,流动度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橡碗胶进行系统的改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将橡碗栲胶磺甲基化后,再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改性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且能使橡碗栲胶类泥浆稀剂的抗温、抗盐能力显著提高;这种方法对金属离子有一定的选择性。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无毒抗高温盐水泥浆稀释剂SCFZK,它在低温和高温下,对淡水泥浆和饱和盐水泥浆的稀释效能赶上了SMT,且比SMT具有成本更低、性能更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对非理想BZ反应体系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理想性对BZ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分析,并根据实测浓度振荡变化时序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非理想BZ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双峰振荡较单峰振荡具有更大的熵产生周期平均值,表明维持多环极限环的时间自组织行为比单环极限环需要更大的熵流,而且惰性电解质的加入,使这种差别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氧化反应标准自由能变与温度关系图的制作原理以及对图的识别 ,进一步认识并掌握这种图解方法在研究高温干态氧化还原反应变化规律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XPS研究了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形成的Au—Si(113)界面初始阶段的室温反应,测量了Si2p、2S和Au4f光电子发射峰的强度和能量位置随Au复盖量的变化。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与Au—Si(111)和Au—Si(100)系统一样,存在一个发生界面室温反应的临界Au厚度~5ML,从而推断,这个现象可能是Au—Si界面形成过程的普遍特性。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还讨论了Au—Si界面形成的可能模型。  相似文献   

16.
甲烷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公式ΔH=W′=-0.1196n/λ计算了甲烷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温度为3134K,与实际温度3120K非常接近.这进一步明确了烃燃烧反应机理,该机理为:(1)O2+hν2O·;(2)CpH2qpC+qH2;(3)H2+O·H2O+hν;(4)C+O·CO+hν;(5)2CO+O22CO2.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公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臭氧层内臭氧的最高压力.当臭氧层的温度分别为227K、237K、298K时,臭氧的压力依次为0.0104,0.0103、0.0100Pa.计算表明,温度上升对臭氧的压力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室温固相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机盐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直接合成了SnO2、In2O3、ZnO、Fe2O3等导体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观察,结果表明,固相化学反应完全,所得产物为理论产物,且均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法制备BaTiO3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升温速率对陶瓷试样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制陶瓷均为四方相钙钛矿晶格结构。烧结温度低会造成较多点缺陷,随烧结温度的增大,晶体均匀度和致密性有效提高,晶粒尺寸增大有助于促进畴壁运动,介电性能有所提升。烧结升温速率过慢同样会造成点缺陷浓度增多,且有液相生成,气孔较多,气孔含量高会降低介电性能的稳定性、减小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提高升温速率同样有助于提高晶粒尺寸、均匀度和致密性,当晶粒尺寸到达单畴晶粒尺寸附近时,内应力为0,90°铁电畴贡献高介电常数;但过快的升温速率会出现“过烧现象”,致使介电性能下降。当以5℃/min的烧结升温速率升温至1 275℃时,介电常数最大,介电损耗最小,其值分别为ε=2 374,tanδ=0.023 18。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变性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随反应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其DSC的糊化特性,结果发现酯化交联淀粉的糊化完成温度比原淀粉高,随反应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反应pH值为8.0和9.0时,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比原淀粉低,随反间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反应pH值为10.0和11.0时,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的变化则随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值从比原淀粉低上升到比原淀粉高,这些变化规律同酯化交联淀粉的反应历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