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姜黄和氨水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姜黄碳量子点(CL-CDs),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CL-CDs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研究光学性质,利用近红外热成像仪表征其光热效果.结果表明,CL-CDs的制备条件为姜黄0.8g,氮源为氨水,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5 h,该条件下制备的CL-CDs光热效应最佳.CL-CDs的粒径为(8.50±0.50)nm,Zeta电位为(-11.60±0.68)mV.CL-CDs的激发波长为329 nm,发射波长为431 nm,红外光谱表明CL-CDs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该碳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为其作为热敏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色氨酸和甘氨酸为原料,在pH值分别为2,6,8的初始反应条件下,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3种掺氮的蓝光聚合物碳点(PDs1,PDs2,PDs3).所合成的聚合物碳点表面具有亲水基团,并且改变激发波长不影响碳点的发射波长,3种碳点对铁离子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初始反应的pH值对荧光量子产率和离子选择性有影响,pH值为2时的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微波法合成了具有发光特性的CDs.当反应温度与时间为30℃、10min条件下,CDs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F)与室温磷光,其F既能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曲拉通X-100(Triton X-100)、Na2S、Na2C2O4、NH3·H2O等增强,又能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KBrO3、K2S2O8、NalO4、Vc、NaBH4、HNO3、HCl、H2SO4、CH3COOH等猝灭,同时伴随着发射波长(λem^max)不同程度的蓝移或红移;pH在2.0-7.0范围内体系对CDs的F值发生灵敏响应,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06.0+27.76pH,相关系数(R)为0.9913;多数金属离子使CDs的F猝灭,Fe(Ⅲ)能催化KBrO3氧化CDs的反应,且Fe(Ⅲ)浓度在2.5—90.0ngmL^-1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变化(△F)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72.54+0.3577mFe(Ⅲ),(ngmL^-1),R为0.9911.这些信息揭示了CDs在荧光法、荧光免疫法和室温磷光法中有较高的分析价值,同时为pH传感器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双核镉配聚物1[Cd2Cl4(Hbm)2](Hbm=1 H-benzimidazol-2-ylmethanol)及其5种衍生物([M2Cl4(Hbm)(Hbm-R)]M=Zn2+,Hg2+;R=-CH3;-NH2;-CN)的荧光光谱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其基态结构进行全优化,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计算其吸收光谱;同时采用CIS/6-31G(d)方法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S1的几何结构,并用TD-DFT计算其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S0与激发态S1间的跃迁,主要是在卤素配体到金属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模拟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峰的计算最大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和咪唑环上的取代基可以调控发光材料的光谱波段.此外,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DFRT)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发现金属离子的亲电福井指数与分子的发射光波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达0.993.这些结果将对苯并咪唑类电(光)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以及其他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模拟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ZnO∶Eu3+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PL)光谱仪测试了不同退火温度下薄膜结构、形貌以及光致发光谱,分析了薄膜光致发光中的能量传递原理.结果表明:ZnO∶Eu粒子为六角纤锌矿结构,且600℃退火后结晶更好;光致发光谱中Eu3+的特征发光中心波长分别位于617 nm和667 nm,且600℃退火温度下的Eu3+特征发光最强.适当的退火温度可有效形成Eu离子的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分别以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为碳源,合成了碳量子点,使用氨水对获得的碳点进行了氨基功能化.并以超声的方式将碳量子点与二氧化钛复合,制备出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氨基功能化碳量子点对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功能化能明显提高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光降解30 min后,以N-CQDs/Ti O2为催化剂的反应体系脱色率为88%.  相似文献   

8.
以SiO2-Al2O3-B2O3-SrO体系为基础釉,混入不同比例的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并将其涂布在陶瓷基体上进行高温煅烧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了长余辉釉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iO 2-Al2O3-B2O3-SrO体系玻璃是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的良好载体,能在熔融温度之上将荧光粉较好地包裹.当在950℃煅烧2 h,涂布釉浆3层,发光粉与基础釉的质量比为1∶3时,能获得釉面平整光洁的钛酸钙红色长余辉发光釉.该发光釉的色坐标为(0.683,0.317),非常接近理想的红光.  相似文献   

9.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rO2粉体,观测到样品晶相随煅烧温度升高逐渐由四方相转化为单斜相.在室温观察到纳米ZrO2有较强的峰值分别位于380 nm和470 nm的蓝紫、近紫外发射.同时观测到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和颗粒尺寸的增大,两个发射谱带的强度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掺杂钐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和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Sm3 离子的纳米TiO2粉体,并测试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和荧光光谱(PL).讨论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掺杂浓度对Sm3 离子室温发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2022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在量子点合成过程中引入晶格应力,调控量子点的能级结构,获得了具有强发光方向性的量子点材料,此材料应用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中有望大幅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还原性的荧光碳纳米点(C-dots),并以此为还原剂制备了金纳米粒子.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获得的C-dots和金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的纳米金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能催化硼氢化钠对硝基酚的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水热法4种实验方法,分别制得Y2O3:Eu3+红色荧光粉,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XRD、SEM以及荧光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Y2O3:Eu3+样品均为纯的立方晶相;都能够被256 nm的紫外光激发,在612 nm处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对应于Eu3+ 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当检测波长为612 nm时,4种实验方法制得的荧光粉体均在256 nm附近出现较明显的激发峰,该处的激发峰对应于从O2-的2p轨道到Eu3+的4f轨道的电荷转移跃迁.且3种湿化学方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水热法)的发光强度强于固相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具有优良荧光性能的生物功能化碳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和盐酸为原料,通过超声和细菌辅助反应直接获得新型的生物功能化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构建出来的生物功能化碳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粒子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这一性质使得生物功能化碳点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生物功能化碳点与传统化学方法合成的荧光碳点相比,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性和光稳定性,且生物功能化碳点的发光区域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区,这使其在生物活体成像和生物活体检测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稀土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铕激活的氧化钇、氧化镧、氧化钆、氧化镥及钇、镧、钆、镥的硫氧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其发光性质。实验证明以硫氧化钆为基质的荧光粉发光性能最佳,而硫氧化镧则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基质。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aMoO4∶Eu3+发光粉体.并对不同掺杂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CaMoO4∶Eu3+发光粉体进行室温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室温下观测到CaMoO4∶Eu3+样品具有较强的Eu3+离子特征发射.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射谱的对比,发现800℃下煅烧的样品,荧光强度最强,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晶相与标准卡07-0212一致,荧光强度与Eu3+离子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掺杂浓度中,Eu3+离子浓度为20%时,其相对发射强度最强.在四个不同的煅烧温度中,经800℃煅烧的样品其发光效果最好.此外,还观察到基质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CaMoO4∶Eu3+与CaWO4∶Eu3+的激发谱、发射谱进行比对,并且通过计算发现M6+-O的共价键比W6+-O结合的强.  相似文献   

19.
1,8-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苊为原料经硝化,氧化,还原,缩合等步骤合成了4-氨基-N-苯基-1,8-萘酰亚胺和4-氨基-N-乙基-1,8-萘酰亚胺两种荧光染料,改进了还原工艺,并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同时,进行普测定,讨论了激发光谱中各个激发峰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混合动力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对电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碳基电极材料因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碳和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