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统计数据考察大连629家软件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发现大连的软件企业经历了"萌芽—稳定—高速"3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分散—集中—扩张"的空间集聚趋势,表现出"多园区,专业化集聚"的空间特征.独特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在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市场和外资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开创的"官助民办"软件园模式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连软件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成为近年来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软件产业是指以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服务产业,由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组成。早在"十二五"规划中,杭州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的"十大产业",信息软件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杭州市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信息软件产业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市科委和天津市科委主办、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天津软件行业协会承办的"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发展规划招标中标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京津软件业界发展合作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软件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产.加快发北京软件产业,是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发展道都经济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冲 《科技与经济》2002,15(Z1):4-6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正确认识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与结构;软件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软件产业发展战略;软件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 WTO后 ,软件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产业和软件产业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市场、规模、规范化方面探讨了目前国际国内以及甘肃省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 WTO对软件产业的影响和中国入世后软件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甘肃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在新形式下发展甘肃省软件产业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是产业安全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但由于产业间的巨大差异,无法采用统一的标准.针对目前缺乏软件产业安全研究的现状,根据软件产业的特点,设计了软件产业安全的原始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构建软件产业安全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用2007—2013年间的数据对我国软件产业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软件产业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最后,提出维护我国软件产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03,(11):50-50
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近日正式发布双方联合制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在附件中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及其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 文件指出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引导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发展,真正形成一流的软件开发及产业发展环境,使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龙头,带动全国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将软件产业确定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力争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软件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投资建设软件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北京软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国际化.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就是顺应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大势,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建设的软件质量检测机构,为北京软件产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的科技条件平台.质检中心:北京软件产业的公共质量平台.……  相似文献   

10.
软件产业是发展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要想促进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就是人才。阐述了河北省当前软件产业的人才现状———缺口较大,结构失衡,机制不全,教育滞后。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结合软件产业发达国家软件人才建设情况,提出了河北省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应走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道路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软装备”,工业软件是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对企业转型突破有着关键的作用。基于两化融合服务平台(www.cspiii.com)采集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大型企业工业软件应用现状、成效显现等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大型企业在工业软件布局、工业云平台应用方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提升了企业绩效。分析了软件应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企业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当前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却很大,这使得科技型企业在人才激励方面更要有突出之处。就企业年金这一长期的薪酬激励机制展开讨论,分析了目前科技型企业中激励机制的现状,指出针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实行差异化年金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态软件的矿山电力调度微机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小工矿企业电力调度系统缺点和不足,采用目前通用的电力系统远动技术,利用局域网实现调度端与厂站端互连和数据通讯,利用485总线和智能模块实现各分站设备互连及现场数据采集。结合工业组态软件编程,把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送入微型计算机,并通过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形成控制指令,完成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任务,从而实现地区电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及监控(SCADA)。  相似文献   

14.
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南京市软件产业要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加强人才开发是关键;通过对南京市490家涉软企业开展问卷调研,辅以对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南京市软件企业软件人才现状及其软件人才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人才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SaaS模式下的软件定制逐渐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基于此背景下,介绍了当前企业进行软件定制的两个重要方面——数据定制和逻辑定制,构建了一个基于适合SaaS应用的业务逻辑定制框架,为中小企业方便、快速的定制软件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寻“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文生 《科技信息》2011,(33):246-246,225
"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其实质就是国家人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调。"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条重要途径,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校企合作大多是低水平、浅层次、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教育要走出校企合作的窘境必须破除瓶颈,建立起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军工企业发展历经从专心于军到军民结合,再从军民品分离到军民融合的过程,储备了大量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在国防、经济建设上都取得了众人注目的成果.受重军轻民观念影响,军工企业市场化运作体制、经营管理模式、民用产业化与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亟待提升.根据再造理论,在坚持军工企业使命和属性,以技术引领战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等原则下,通过军民结合机制、地方政府引导及协同机制,军工企业需要转变产业经营理念和组织管理模式,面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确保军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的总量、地区分布、城际分布以及校际分布等,运用spss17.0软件对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全面梳理广东省本科工科类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优化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结构. 研究发现:广东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广东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总量在逐年上升,且能较好地满足广东产业发展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失衡现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错位;人才分布不能满足产业集聚、转移的需要;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校际趋同明显和学生集中度不高等. 基于此,采取措施促进广东工科类专业的设置要和广东主导产业或行业相对接,顺应广东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需要调整专业的区域布局;同时应鼓励高校提高工科学生集中度,扩大工科专业设置面,并改革财政拨款机制对上述变革予以引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准确把握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推动浙江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根据对浙江省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等产业发展主体及产业发展环境的调查表明:产业内容界定模糊、设计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效应不强等影响产业发展环境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制约了全省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结论建议明确产业内容、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人才集聚、提升设计能力、加强产业对接、实现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20.
时代变革新形势下,从教育观与人才观双重视角分析交通职教集团育人使命,须具备“职业性”与“高等性”双重特征,以满足行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当前行业协会去行政化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应将职教集团视为服务对象之一,利用自身在行业企业、政府政策、信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引领、主导交通职教集团开展跨界育人合作,推动惠企多元利益机制落地,构建终身学习与无边界教育体系,打造校企共建仿真教学工场,促进行业资源优化整合,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多方共赢、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