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苗开口饵料的试制(简报)钱龙1王咏星2王剑1(1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所2生物工程部)Trial┐ProduceOpenFryMouthsForageQianLong1WangYongxing2WangJian1(1ProductionandCons...  相似文献   

2.
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不同海区网箱内青石斑鱼配合饵料对鱼体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饵料饲养青石斑鱼的饵料成本低于投喂鲜活小杂鱼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EM—B益生有效复合微生物菌剂是一项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产品,最近由我省舟山春蕾生物制品厂开发成功.该制品通过引进日本光合菌菌种,应用PSB—EM(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复合菌培养技术而获得.自80年代以来,它已在日本、南朝鲜、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被普遍使用于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被誉为养殖界的新型生物武器.在国内,它作为一种新开发的饵料增效添加剂,正在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4.
鲈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鲈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在43.62%的最适量下,不同脂肪含量对鱼体的生长,饲料系数,鱼体成活率的饵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脂肪含量在9.79%以下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和体长相对增长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为7.53%和9.79%的试验组饵料系数最低,为1.73%;  相似文献   

5.
6.
饵料生物对轮虫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硅藻、金藻、微绿球藻、裸藻、小球藻、扁藻分别培养褶皱臂尾轮虫,实验表明,不同藻类对轮虫的繁殖影响不同,在裸藻为饵料抑制轮虫繁殖,以小球藻和扁澡为饵料促进轮虫繁殖。并且投喂不同生理状态的藻类,结果也不同。投喂处于指数增长期的藻类要比投喂衰老期的藻类效果好。实验还表明,轮虫在适宜饵料保障下大量繁殖,低于饵料保障度或饵料保障度过大都不利于轮虫繁殖。  相似文献   

7.
北方鱼塘浮游生物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现场测定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浮游生物量与温度、施肥、溶解氧含量等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总结了如何提高及稳定浮游生物产量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9.
论述了在河蟹的池塘养殖中,池塘底质对水质的影响,放养密度与捕捞规格的关系,生长脱壳与生长因子的关系,以及就饵料种类和饵料中蛋白质,钙,磷含量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淡水养殖鱼类的必需脂肪酸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玮 《江西科学》1993,11(3):190-194
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淡水养殖鱼类脂肪酸需求的大量研究资料,对其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需求量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了重庆市主要14条江河中的轮虫。共计有18科、30属、65种。除长江、濑溪河等2条江河轮虫曾有过报导外,其余12条江河轮虫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条件下的土池中,使用发酵粪肥7—8公斤/米~3作底肥培养轮虫,在增殖高峰期轮虫密度可达40,000个/升。用自制的轮虫培养液代替粪肥进行轮虫培养,增殖高峰期轮虫密度可达183,890个/升,生物量为459.425毫克/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枝角类中的一些南方种与北方种在河南境内呈混杂状分布,有些种类分别更加向北,向南延伸,本省已记载斩57种当中有些种类是人工育虫的理想种源,如微型裸腹,可解决鱼鳖及蟹虾幼体育苗期间对枝角类活饵料的批量需求,设池养殖也是获取优质廉价蛋白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金藻8701培养的生态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rke8701是作者从天然海水中分离出来的单细胞饵料新品种。其形态构造与等鞭金藻相同。研究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3-18℃,能耐受-8℃低温,最适光强为10000lux,能耐受强光,盐度最适为25,在15-40范围内对生长率的影响不大;最适pH为7-9,pH9对其影响很小。该藻对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并具有较强的抗敌害生物污染能力,易于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罗非鱼海水养殖鱼种运输、海水放养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进行不同饵料、温度对唇鲋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饵料实验设计为2组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每组粗蛋白含量为4个梯度33%、36%、39%和42%,分别使用鱼粉和豆粕来调节。结果显示,经40d不同饲料的投喂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随着饲料中鱼粉、豆粕比例的增多,粗蛋白含量增高,其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有依次增大的趋势,相对应的饲料系数依次降低。对比投喂相近粗蛋白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的增重效果,鱼粉组优于豆粕组饲料(P〈0.05)。配制唇鲋的人工饲料,应以添加动物性蛋白源为主,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2%以上。水温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16℃、20℃、24℃和28℃,经56d在不同温度条件的饲养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24℃时最大,16℃时最小。相对应的饲料系数,24℃时最小,16℃时最大。综合比较分析,24℃水温的养殖效果较好,其它依次为28℃、20℃和16℃。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几种常用单胞藻及其投喂培养的火腿许水蚤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金藻8701和三角褐指藻分别具有较高的DHA和EPA含量,比较适合作为桡足类饵料.金藻8701及其与三角褐指藻、绿色巴夫藻、亚心形扁藻等组合作为混合饵料投喂时,培养的火腿许水蚤的几种重要必需脂肪酸(ARA、EPA、DHA)的含量都较高,其中,以金藻8701和绿色巴夫藻按体积比1∶1作为混合饵料时,火腿许水蚤的DHA/EPA值接近2∶1,更有利于其作为海水仔稚鱼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P—3作为几种浮游动物与鱼类饵料添加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系采用福州菜地沟泥分离和培养出来的光含细菌P-3菌液作为饵料添加剂,培养发头裸腹(?)和花箧臂尾轮虫均有增产效果;培养短盖巨脂鲤鱼苗、革胡子鲶鱼苗和饲养鹤顶红金鱼均提高成活率,同时,可减少水体的换水次数。试验表明,此细菌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