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大型跨国公司来西部进行投资和并购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快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张彦 《科技信息》2011,(34):19-19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安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在产业承接过程中,安徽省既有产业转移带来的积极正面效应,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通过SWOT分析,安徽省应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强承接产业监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母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取境内稀缺资源、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转移边际产业、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升级,同时也会造成重合产业竞争、失业和投资挤出等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母国产业空心化。随着“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地域分布日趋合理。为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中国应当在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区域布局并加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支持体系的同时,立足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引导东部地区边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加快江西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文章总结了江西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投资主体单一的主要表现,认为应从制定城镇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农民创业、吸引企业投资几方面入手,促进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和范围的扩大,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对产业转移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产业转移模式中的注意点,以促进各地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庹武 《科技信息》2010,(24):43-43
随着我国服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产业转移步伐逐步加快。河南省在交通、能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了河南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河南省在服装产业转移中成为重要投资区域的规划。  相似文献   

7.
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雁阵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对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就业促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东部发达地区在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却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大规模地转移到西部地区,其原因,一是因为东部企业跨区投资的动力不足,二是因为西部地区吸引资本西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西部地区应依据自身区域特点,制订相关政策,积极吸引资本西进,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试验区应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式新要求,把握产业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试验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肖建华 《广东科技》2008,(21):39-41
《企业所得税法》已顺利运行十个多月,政策调节作用初步显现,产业指向积极,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好调整,这表明通过《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政策当初设计的国家重点扶持与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力地引导了投资流向,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尚未出台,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受到了限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未能得到有效鼓励。  相似文献   

10.
一、梅州发展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 1.省市两级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005年广东出台的《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表明,推动发展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并鼓励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为贯彻落实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完全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发生,而是出现了产业转移粘性现象。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劳动力自由流动、产业转移成本过高、西部制度环境不佳、东部产业集群的存在以及区域能力结构差异等若干方面。皖江示范区要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合理引导要素流动,增加本地市场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加强软环境建设,以便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加大技术创新,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现状,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政策法规、投资机制、人力、产品与市场、技术基础设施及产业化环境等人文方面,并从发挥政府作用、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建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风险转移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调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承接产业转移对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完善十分重要.分析了郑州市三次产业增长情况、劳动力分布比例,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7-2012年郑州市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且劳动力分布更加合理;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资金转移,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等特点.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的投资支持政策、绿色承接政策、发展区域特色的产业聚集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辽宁省近10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指出其中存在规模不够、发展不平衡、来源、分布集中、跨国公司投资较少等6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辽宁的产业分布和特点,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吸引优质中小企业投资等4大方面提出以外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加快经济转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研究其面临的形势、问题,并从河南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沿着安全、高速、高效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IC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 IC产业的特点和世界IC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如何加快发展我国IC产业的7点建议,包括:建立松散型纵 向结构的IC企业组织模式;加大重点投资、制订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力;鼓励整机厂商和 IC设计企业之间的协作;加快发展IC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营造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学产业化开发,是厦门文学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更是厦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目前,厦门文学资源意识淡薄,文学产业化开发认识较为肤浅,产业化链条缺位,资源外流现象严重,产业人才储备不足。厦门文学应以打造精品为突破口,壮大品牌实力;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快衍生品开发;建立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多管齐下,有效推动自身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向可从产业异质性、企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三方面进行着手。郑州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宏观推进框架,首先确定需要承接的产业和承接方式,按照差异化的承接方式,秉持创新的发展理念主动促进地区产业再造。这主要包括集群转入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产业链式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三种方式。为防止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郑州应从制定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健全绿色创新的政策体系、鼓励郑州开发区绿色升级、强化郑州创新主体建设、完善针对郑州的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2010,(4):108-108
日前,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技术转移加快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010年太原市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五大重点领域,其中包括: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微电子、光电材料以及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