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峰 《科技潮》2009,(12):58-59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是一座弘扬中医药文化,以实物见证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专业博物馆,也是为文物爱好者和中医药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借鉴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目睹再现的清代御生堂药铺景观,欣赏御生堂珍藏的数千件珍贵中医药文物,了解神农、扁鹊、华佗、李时珍以及历代中医药名人,一览中华医药文化宝库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所需,彰显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肯定,具有现实的实践来源、深厚的文化传承和执政为民的历史传统,反映了习近平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基本遵循,以及强调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与走向国际的发展目标构成习近平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其价值蕴含主要体现在为新时代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共识,坚定了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底气,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3.
郭剑峰 《科技潮》2007,(6):35-35
这是一座文物藏品丰富、内容独具特色的企业中医药博物馆。它以祖国中医药发展为背景,以同仁堂历史文化为主线,运用实物陈列、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创新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揭示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思想内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佘靖 《科技潮》2000,(6):98-10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今天,让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共同促进中医药在新世纪得到更快的发展,使其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一、中医药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几千年的积淀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观.中医养生及防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以中医药发展和老年人健康管理事业发展为基础,探究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的国家方针政策、现状和趋势,并结合目前我国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作用,针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分析了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老年人健康养生和慢性病治疗的过程中独具特色、效果明显.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蔡舒 《杭州科技》2014,(5):29-31
<正>中医药在西方医药进入中国之前,独立支撑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为中华民族保障了至少五千年的健康,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被世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发展中医药产业对发扬传统文化、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中西医互动具有积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院校担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是中医药院校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立足中医药文化视角,探讨当前中医药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对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医药人文教育在中医药院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学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然后阐明了中医药的基本特点;最后指出了创建新形态医学体系应当走博取众长、综合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积极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不仅表明了御坊堂承担着传承中医药的神圣职责、复兴中医药文化的重任,而且吹响了御坊堂中医药养生文化走向世界的号角。”这是3月17日从“御坊堂弘扬中医药文化万人签名启动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李崇善  火照宏 《甘肃科技》2012,28(20):129-13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财富,是我国卫生事业、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卫生事业独具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中医药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于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积极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实施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医药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已不相适应,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亟带解决的问题,完善中医药法制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中医药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更有利于民众的身体健康维护,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其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提出了一些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之一,在中国的医药行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中医药科研管理机构如何开展文化建设一直是这一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中医药科研管理机构中的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入手,阐释了文化建设在中医药科研管理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文化建设在中医药科研管理机构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中医药科研事业正常、有序、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校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亦是中医药文化传承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代人。桌游文化风靡大学校园,中医药文化可以借助桌游,面向高校进行宣传。中医药与桌游文化的可结合性,使得这一宣传方式成为可能。该文主要探讨以各大高校学生为主体、以桌游为切入点的中医药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13.
马梅 《科技资讯》2012,(22):213-213
中医药的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中医院校教育现状,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跟名师、读经典、重文化、多临床,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中医药在人类繁衍生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医药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中医青年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外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医学人才的院校。高职高专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应充分发挥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依托办学特色,从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和课堂建设方面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华,以中医药文化涵育人、培养人,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文化地位。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探索“一体两翼三全育人”中医药文化育人新机制,以期提升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艳娣 《科技信息》2013,(14):187-187
中医药院校开展的第二语言教学,突出中医药特色,强调与中医药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中医药院校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推进"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希望为中医药院校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御坊堂中医药养生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传承有序,既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事华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直销界高擎中医药养生文化旗帜的主要企业之一。对于以中医药文化作为品牌支撑的三生御坊堂来说,其独特的差异化战略无疑是公司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则是将中医药文化推广并使其大众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发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统计研究广西地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以“天人相应”、“阴阳平衡”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以中药、针灸等为主要治疗手段来调整、激发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纠正人体的偏常之性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中医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包括细菌、病毒等)和谐共处,而不是对微生物大规模灭活的理念,维持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微妙的生理平衡,这正是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其在无数次瘟疫的侵袭下从未像欧洲一样一死上千万人;同时,中医药“简便廉验”,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以及新型病毒性疾病等方面尤有所长,故只有建立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保健体系,才能保障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才能解决9亿农民和城市贫困人口的缺医少药问题。建议实施“中医药五大振兴工程”,即中医药政策法规保障工程、中医药人才工程、中医药科研工程、乡村中医工程以及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程,以做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