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富润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推出的防静电产品,经北京电子工业防静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符合国标、军标。 复合金属膜防静电包装袋,是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产品的防静电包装产品,其材料是为适用电子行业的需要而特殊制做,其结构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外层是耐冲击的防静电交织尼龙(PET),中间层是金属铝、钛涂覆的屏蔽网作导电层,可以防止所有的静电放电带来的伤害,内层是可热封的防静电层(PE)。  相似文献   

2.
通常所用的电烙铁的发热元件,是用镍烙丝及云母片绕制成形的,发热元件装在烙铁紫铜头的外面,用以加热烙铁头,称为外热式电烙铁。这种电烙铁是四十年代的老产品,制造工艺复杂,产品笨重,要消耗大量的铜料、钢材、云母片和宝贵的镍丝。它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五四电机厂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打破洋框框,走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主要产品;介绍了《维哈柯汉英多媒体触摸咨询系统制作工具平台PMJL》的开发过程和主要功能;应用该平台研制了《维哈柯汉英多文种多媒体触摸咨询系统》,并结合其制作过程介绍了各种多媒体资源在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关系、组织处理及合成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型防静电剂,考察了Li/O、防静电剂浓度、涂层厚度、涂层液pH值、温度、湿度等与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表面电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聚乙二醇-马来酸酐-丙二胺与Li盐构成的该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型防静电剂具有较低的表面电阻,可满足感光胶片PET片基防静电的要求.配制该防静电剂时Li/O应控制在7.5,浓度控制在4%~6%为宜,涂布时防静电涂层厚度宜控制在1.0μm左右,防静电剂表面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湿度对抗静电剂表面电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冰箱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减少电冰箱的耗电量、提升电冰箱的节能水平也就提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日程上来.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种发展观念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资源利用的节约化,工业发展中如此,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所以家用电冰箱的节能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电冰箱节能技术作为节能技术创新的领先者一直活跃在该领域的前列.该文正是分析了我国电冰箱节能发展的现状,然后以此为根据从技术更新、质量检测系统的完善以及推进节能电冰箱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试着为电冰箱的能效水平的提高做出指引.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居里温度T_c=320~350℃,PTCR效应达3.5~4.5个数量级的(Ba_(1-x)Pb_x)TiO_3半导体陶瓷材料作发热体,研制出性能优良的PTC自动恒温电烙铁.该烙铁的功率为8~20W,适应电压范围宽,可用各种交、直流电源供电.具有升温迅速,耗电少和工作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吴红梅  葛海江 《科技信息》2008,(29):238-238
单个PSoC器件能够利用简单的触摸控制器来取代许多机械式开关和控制器。与功能相同的机械式产品相比,基于CapSense的按键和滑条控制器的可靠性更高。本文介绍了低成本电容性触摸感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PSoC混合信号阵实现电容性触摸按键和滑条的功能,并在LCD屏幕上显示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阐述了红外线的工作原理,面对能源危机的严峻时刻,提出了节能这一概念,并设计了集红外线、声控、触摸延时为一体的多功能开关,简单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电烙铁的选取、烙铁头的修整和调温及电烙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设计为例,对机房的接地做一探讨.该机房的设备有很多是微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工作信号电压很低(一般只有24伏以下),抗干扰能力差,对防静电的要求高,机房内有IT信息中心及网络管理中心.所以接地在该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接地系统根据用途具体可分为电源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接地、防雷接地几个种类.  相似文献   

11.
重庆作为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地区,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源结构优化调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尤为突出。通过分析影响发电技术竞争力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发电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现有的煤电、火电、天然气发电、核电、风电5种发电方式在重庆市的竞争力作出客观评价,为今后电源结构优化、电源扩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钢铁企业电力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自产电和外购电,如何合理搭配它们之间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科学合理的电力生产和分析,对于电力生产调度、减少企业的经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运用电力折算标准煤等价系数对某钢铁联合企业的电力进行分析,推导出计算的通用公式,并通过实例数据说明该钢铁企业外购电比例为295%最经济,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采用了国际间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消费强度、人均电力消费、交通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大幅度增长;中国未来GDP能源强度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电力消费和油品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煤制甲醇燃料矿井到油箱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国煤制甲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计了5种从矿井到油箱过程的煤制甲醇方案,特别针对多联产战略制订了3种甲醇、电的多联产技术路线。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这些方案的环境影响、经济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根据国情计算了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若干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甲醇、电的多联产系统在环境影响、经济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都要优于单产系统。该文的计算结果和方法可以作为未来煤制甲醇系统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型工业园区碳集中排放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提出大型工业园区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模型,包含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存储三个模块,通过能源转换降低传统能源使用比例,为园区提供电、热、冷、气四种所需负荷。基于生命周期计算设备和能源的碳排放量,通过碳捕集技术对既有碳排放进行消纳,并将经济成本、碳排总放量和清洁能源利用率作为目标函数,利用ISSA算法对工业园区综合能源供应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算例结果表明,引入储能系统和P2G系统后,园区能源系统的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是之前的3.92倍,单位用电量下碳排放系数降低30.2%,综合单位电价降低0.38元,证明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在满足园区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量和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16.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政策,节约用电是节约能源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潜力很大,电气设计人员要把电能消耗指标作为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部分,通过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变压器的节能设计、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动机节能设计、照明的节能设计等途径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由于资源储量有限,日益成为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在未来的10多年中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市场竞争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常规电力的竞价博弈机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机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其成本、规模的限制,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可再生能源发电只有在国家政策扶持或者是对传统电力的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才能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电阻材料表面集聚的静电荷的不同衰减方式,对比分析了集聚的静电荷通过表面向空气中的泄漏方式和在材料中的逸散方式2种衰减途径的异同.得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材料中的逸散方式会成为主要的静电荷衰减方式的结论,解决了表面近乎绝缘而体积电阻很小的一种新型抗静电材料用传统的抗静电指标无法界定的困难.对干燥工作环境抗静电材料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钢铁企业电力能源管理为背景,应用拓扑学知识建立了钢铁企业的分布式发电节点网络结构,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网络结构的优化原则.分析表明,节点(指干熄焦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高炉)之间和各自设备蒸汽管道、煤气管道的距离越短越好,干熄焦设备、CCPP、高炉设备的地理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依据优化原则得出最适合钢铁企业的6种发电节点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了结构空间上的优化,进而为企业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电力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20.
通过能源消费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以及设计的SO2排放弹性系数,考察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与环境代价;利用统计数据考察了我国部分重化工业行业的总产出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得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基础上,特别是一些重化工行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单位产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尤其严重的结论;由此引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对发展重化工业的驱动力提出疑问,希望从一个侧面探讨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对全国性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加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