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明 《科学通报》1991,36(10):777-777
铁(Ⅲ)离子与各种核苷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铁离子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传送过程中的去向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研究还将有助于寻找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鉴于目前只有很少的铁(Ⅲ)-核苷酸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并加以表征,我们将研究集中于合成新的铁(Ⅲ)-核苷酸化合物及其结构。本文报道四个铁(Ⅲ)-单核苷酸化合物的合成,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阐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吴沛成 《科学通报》1984,29(11):665-665
草酸铁(Ⅲ)(固相或溶液体系)的光化学分解的研究已有一些工作,但负载型草酸铁(Ⅲ)的光分解研究尚未见报道。吸附在载体表面上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化合物本体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载体表面化合物的研究对考察载体的作用,揭示其表面性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穆斯堡尔谱和气相色谱研究了活性炭、硅胶、γ-Al_2O_3和氧化镁负载的草酸铁(Ⅲ)的光化学分解。  相似文献   

3.
林隆泽 《科学通报》1979,24(10):478-478
前曾报道我们先后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的限及果中分离并签定了十几种化学成份,其中五种为喜树碱类化合物:去氧喜树碱(Ⅰ)、喜树碱(Ⅱ)、10-羟基喜树碱(Ⅲ)、10-甲氧基喜树碱(Ⅳ)与11-甲氧基喜树碱(Ⅴ)。经我所药理室动物试验表明,Ⅱ—Ⅴ均有同样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Ⅱ与Ⅲ已在临床试用,分别用于治疗胃癌及肝癌等恶性肿瘤。为了分离其他有效成分,最近我们又从Ⅲ的母液中分得一新生物碱——11-羟基喜树碱(Ⅵ),经动物试验表明,Ⅵ与Ⅲ一样,同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晋闽 《科学通报》1992,37(7):598-598
一、引言 场助Ⅲ—Ⅴ族多元化合物半导体光电阴极与GaAs NEA(Negative electron affinity)光电阴极相比,具有可延伸光电探测的长波阈值、提高红外波段光谱灵敏度等优点,因此在光纤通信、微光夜视以及高速摄影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虽然目前场助多元化合物半导体光电阴极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理论研究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特别是判别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阎鹏飞 《科学通报》1990,35(20):1553-1553
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已有不少报道。但双碳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至今未见任何报道。我们以(CH_3)_4C_2(C_5H_4MgCl)_2·4THF(Ⅰ)与无水三氯化稀土反应,通过控制两者的比例合成了两类双碳桥联二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CH_3)_4C_2(C_5H_4)_2LnCl_2·Mg_2Cl_3·nTHF(Ⅱ)和(CH_3)_4C_2(C_5H_4LnCl_2·MgCl_2)_2·nTHF(Ⅲ),并对这两类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王永成 《科学通报》1992,37(21):1958-1958
三甲基ⅢA族元素化合物(MMe_3)的光电子能谱的实验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然而,除BMe_3外,关于Al,Ga,In和Tl三甲基化合物电离能的理论计算还未曾见到。前人关于Al,Ga,In三甲基化合物光电子能谱实验的光谱指定和电子结构的研究,都是假定其价电子基态组态与BMe_3的组态相同为前提来进行的。那么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其假设  相似文献   

7.
何凤英 《科学通报》1992,37(20):1866-1866
荧光素的衍生物具有抗菌及抗肿瘤活性已有一系列文献报道.近年来,又发现荧光素及其某些衍生物的稀土配合物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半导体导电性质.本文首次合成了La(Ⅲ)、Ce(Ⅲ)、Pr(Ⅲ)、Nd(Ⅲ)、Sm(Ⅲ)、Eu(Ⅲ)、Gd(Ⅲ)、Y(Ⅲ)等八种稀土离子的四溴荧光素固态配合物.并对其半导体导电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沈琪 《科学通报》1985,30(4):319-319
文献报道利用无水三氯化稀土和C_5Me_5M反应得到的稀土化合物一般都是(ML_2)[(C_5Me_5)_nLnCl_(4-n)]型的阴离子型络合物,其中L是路易氏碱。最近我们在研究[HP(C_2H_5)_3]_2CeCl_6和C_5Me_5Na以摩尔比1:4反应时,成功地分离得到了Ce(Ⅲ)的中性络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植物中紫杉烷二萜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平 《科学通报》1991,36(8):593-593
前文报道从甘肃小陇山区采集的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枝叶中分得五个新的紫杉烷二萜化合物。从该植物中同时还分得另外八个紫杉烷类新二萜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四个化合物的结构(图1)。  相似文献   

10.
李裕林 《科学通报》1992,37(16):1536-1536
Isosarcophytol-A[(-)-1]及其乙酸酯[(-)-2]是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brassica)中分离出来的大环二萜类化合物。文献[2]报道了其前体化合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用低价钛(TiCl_4/Zn)诱导3  相似文献   

11.
王文忠 《科学通报》1989,34(21):1636-1636
Müller,在1981年和1986年两次对钼、钨、硫原子簇合物做了系统总结,认为MS_4~(2-)(M=Mo、W)可作为双齿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多种类型的杂核原子簇合物。已经报道的配位过渡金属有Fe(Ⅱ,Ⅲ)、Co(Ⅱ,Ⅲ)、Ag(Ⅰ)、Cu(Ⅱ),Au(Ⅰ)、Ni(Ⅱ)、Cu(Ⅱ)、Zn(Ⅱ)、Cd(Ⅱ)、Pd(Ⅱ)和Pt(Ⅱ)。最近又报道了含Ru(Ⅲ)、Rh(Ⅲ)的簇合物。但锰的  相似文献   

12.
丁二烯氯化稀土络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启 《科学通报》1985,30(20):1558-1558
钛、锆、铪等d一类元素的丁二烯金属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已有报道,有关稀土元素金属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至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重点讨论了氯化稀土(LnCl_3,Ln=Nd,Sm和Gd)与丁二烯镁C_4H_6Mg·(THF)_2反应合成丁二烯氯化稀土络合物。  相似文献   

13.
李光明 《科学通报》1989,34(23):1792-1792
稀土碳π键型化合物已得到广泛研究,而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的合成却报道得较少。1970年Hart等人首次报道了稀土碳σ型化合物LiLn(C_6H_5)_4(Ln=Sc,Y,La,Pr)的合成,1981年Evans等人合成了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C_5H_5)_2LnC(CH_3)_3](THF)(Ln=Er和Lu)。我们合成了如下两种新型四苯基丁二烯基稀土σ键化合物。相似的d-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证实金属碳键为σ键型。研究了(Ⅰ)中的Nd化合物与三乙基铅配合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文献中,关于有机锂化合物中锂的价键性质的研究,大多是碳-锂键的化合物,而对氧-锂键化合物的报道尚不多。本文报道应用X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一些含有Li-O  相似文献   

15.
金鹰泰 《科学通报》1988,33(16):1234-1234
一、前言 随着稀土配位催化剂研究的深入,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模型化合物报道日益增多,其中最有意义的研究是确定出相关化合物晶体结构。Jeske等报道的Me_2SiCp_2Ln(μ-H)_2LnCp_2  相似文献   

16.
张汝贞 《科学通报》1992,37(9):796-796
稀释磁性半导体(DMS),或半磁半导体(SMSC)是一类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它是以Ⅱ—Ⅵ族、Ⅳ—Ⅵ族、Ⅱ—Ⅴ族或Ⅲ—Ⅴ族化合物为基体,以磁性离子随机地部分取代其中的非磁性阳离子而形成的三元或四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呈现了与成分有关的带隙  相似文献   

17.
金声 《科学通报》1980,25(1):20-20
前一文中,报告了几种四氢苯并硫氮杂(艹卓)的性质及其制备。这类化合物,除了生理活性外,它们的立体化学,光谱性质以及反应过程都是很有意思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又合成了一些二氢化合物(Ⅱ)及四氢化合物(Ⅲ),并研究了它们杂环部分的稳定性和光谱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银的原子簇化合物研究得较少。含硫配体的银原子簇化合物文献报道仅有[(C_3H_2)2NCS_2Ag]_6一例。我们进行了含硫配体的银的原子簇化合物Ag_4(α-C_(10)H_7CS_2)_4(Py)_4·  相似文献   

19.
曽昭抡 《科学通报》1964,9(2):165-165
作者曾利用脱氢苯和有机硼化合物的作用,得到邻烷氧苯基硼化合物。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制备类似结构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本文报导脱氢苯(Ⅰ)直接与氯化汞、苯基氯化汞及三正丁基氯锡烷在-70℃起作用,分别生成双-邻氯苯基汞(Ⅱ)、邻氯苯基苯汞(Ⅲ)及邻氯苯基三正丁基锡(Ⅳ),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环穴状结构化合物是杂多化合物中的一类新型结构.目前发现具有此类结构的化合物共有4个,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其中(NH_4)_17Na[NaSb_9W_(21)O_(86)]·14H_2O(代号HPA-23,以下简记为NaSb_9W_(21)).在80年代初曾作为首例抗艾滋病药物应用于临床,虽然后来因一些副作用而使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但作为潜在的抗病毒化合物在多酸化合物的药物化学研究史上仍是一个重要的化合物.我们曾对杂多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抗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筛选,发现某些杂多蓝配合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及较高的活性.杂多蓝是杂多酸(盐)还原后得到的混合价态配合物,迄今为止,有关Keggin结构杂多蓝合成及性质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关于大环穴状结构杂多化合物杂多蓝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合成了穴状结构阴离子NaSb_9W_(21)O_(86)~(18)的六电子、十电子杂多蓝,并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