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辐射,却又因为辐射的不易感知等特性对医疗辐射等低剂量电离辐射产生恐惧心理。介绍了电离辐射的来源、生物效应和对健康的影响,讨论了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通过引导人们正视电离辐射,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使电离辐射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危害作用降低到人体可接受的水平,可让辐射在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电离辐射声效应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电离辐射通过生物体时产生的瞬时热沉积和声瞬变,在辐射生物效应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以高速粒子或电磁波形式向外传播能量,可使物质发生电离.伴随核技术利用的同时,也存在辐射危害.本文针对电离辐射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手机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近况,并列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与实验.回顾了以往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用经典理论解释微观现象可能不准确,方法有待改进.文章提出在微观领域,即细胞核内用量子理论来分析DNA分子与外加电磁波作用的观点.指出电磁生物效应的原因之一是由于DNA分子受外加电磁波的作用,分子能级结构发生改变.给出了量子理论的公式推导和量子效应解释,最后指出微波辐射和DNA分子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属于"时间长、见效慢"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5.
陈明志 《甘肃科技》2016,(2):126-127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有害的生物效应,放射学检查中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其影响因素很多,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即正当化原则、最优化原则和个人剂量限值原则。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种,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及屏蔽防护。在临床放射工作中,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或可减少的X线检查,努力降低检查部位的受照剂量,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要限制照射野,用好各种防护用品,配置辅助防护设施,尽量完善体位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对微生物、生物大分子(特别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酶)、特定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特定部位、生物活体等各级水平的辐射效应方面近两年已取得一些新进展情况,对这些领域进行分类研究,横向对比,将对宏观上认识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应用或防护电磁波具有较大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体这个局部的电磁兼容系统,正面临着环境电磁骚扰的挑战。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电磁波生物效应,文章通过对人体构建三层介质模型,利用解析法研究了电磁波垂直入射到人体模型时,在几层介质内的能量损耗状况;入射与透射电磁波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入射系数与反射系数的表达式。最后根据具体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比吸收率。  相似文献   

8.
正地铁、高铁和飞机为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在我们心中提出一个疑问:每次进站都要经过X光安检仪,它发出的辐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吗一说起辐射,有的人会想到原子弹、切尔诺贝利事故或福岛核危机。没错,这些骇人听闻事件中的核辐射与车站安检仪中的X光都是一种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电离辐射"。当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时,其中一部分能量可能被人体的各个部位吸收,以一定概率造成分子电离、化学键断裂、DNA损伤,  相似文献   

9.
放射科和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科护士长期接受环境中低水平电离辐射、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低浓度抗癌药物污染,可能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研究了放射科和肿瘤科工作环境对其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放射科、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P放<0.05,P肿<0.01);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高于放射科护士(P<0.05)  相似文献   

10.
空间环境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分别介绍空间微重力、强电离辐射、亚磁场及空间综合因素对生物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并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核能技术应用中的电离辐射影响和国家现行的电离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相关防护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就其电离辐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核辐射?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和中子等属于电离辐射,而红外线、紫外线、微  相似文献   

13.
居室吸波水泥墙面在兼容电磁波中的环保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粟穗 《河南科学》2002,20(6):755-756
现代居室中的电磁波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介绍的吸波水泥墙面在兼容电磁波中可发挥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非平衡统计的方法,对生物系统在外界电磁波作用下的非热效应机制进行探讨。在Wu和Austin及I.TURCU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三变量哈密顿作为Frohlich类型激励的简化模型。在此假设下,讨论并证实了特定频率的低功率电磁波使生物体产生的几种效应(频率选择效应、阈值效应及单一模式的相干激励)。这与实验结果定性相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福建省医学领域的电离辐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促进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发展,为广大公众健康服务。方法:调研福建省放射卫生监督监测资料与国内外同类资料,结合国家法规与规范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截止至2008年5月,包括部队医院在内,我省现有正在运行的放射治疗单位25家,各类放射治疗机器共108台;设置核医学科的医院20家;正在运行的CT机有140台;我省医学领域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结论: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电离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除个别项目(PET--CT)外,我省每百万人口大型电离辐射医用设备的拥有率大致处全国平均水平,与其在全国所处经济地位尚有差距。我省医学领域的放射防护工作成绩出色,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在放射诊疗行政许可工作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兄弟省市。今后应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加快发展福建省电离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关键技术,也是空天信息对抗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电磁波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衰减效应,采用空间投射波法测量了C波段电磁波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衰减系数,分析了等离子体分布对衰减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等离子体相比于均匀等离子体对电磁波衰减效应更为明显,合理的等离子体分布有助于增强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手机辐射的高频电磁波对人体头部的作用效果,作者通过对人体头部构建3层介质模型,利用解析法研究了电磁波入射到人体头部模型时在每层介质内的能量损耗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电磁环境计算了电场强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组织器官由于其电磁参数不同,对电磁波吸收后的电场强度分布曲线也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包含哪些?生活、工作中无法避免接触到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到底有多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本次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不久后,我国国内"吃盐防辐射"和"核泄漏污染海盐"等流言四起,造成超市各类盐制品销售一空,而各种海产品却一路滞销。还有一些"仙人掌防辐射"、"喝酸奶防辐射"等说法是否真的可信?"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致癌"是否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对植物的作用,前人做了大量工作。从生物大分子角度研究种子(完整的植物胚体)受照射后机能变化的资料还较少。本文试图以DNA的特定前体~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测定受照射水稻胚早期机能的变化,探讨辐射对水稻胚DNA分子的作用,为辐射生物学的效应机制研究和辐射线的实际应用(杀菌消毒,杀伤生物细胞、改变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特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太空电离辐射时长对金莲花受辐射剂量及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太空搭载金莲花的受辐射剂量随电离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电离辐射时间条件下的金莲花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