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开展的新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太空中会抑制人体内氧气的输送,使宇航员难以完成繁重任务。该研究显示,尽管长期的太空生活可使宇航员会进行体能锻炼,但他们的运动能力还是下降30%至50%,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脏和较细的血管在微重力环境下难以将氧气输送到肌肉中,微重力仍会对他们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太空之旅中,即便每天锻炼两个小时,都不足以阻止宇航员的骨质流失。如何保证宇航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的健康昵?答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正在研制的一款紧身太空服,它不仅看上去时髦、舒适,还能以类似于身体遭受地球重力影响的自然方式将压力施加给人体骨骼,已达避免宇航员在太空之旅中骨质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3,(9):50-51
美国科学家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太空飞行中,60.6%的宇航员会出现头痛、失眠、恶心、情绪低落等症状。经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宇宙飞船上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之后,有关部门采纳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挑选一位女性加入,结果,宇航员先前的不适症状消失了,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便是典型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异性效应"在起作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1,(19):34-35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7月8日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航天飞机任务。此行中,"亚特兰蒂斯"号将搭载两位怪异乘客——iPhone和变异沙门氏菌。实际上,航天飞机史上的一些乘客要比这两位怪异的多。过年30年来,航天飞机共执行了134项任务,曾将哈勃太空望远镜、康普顿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以及超过350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同时执行金星、木星和太阳研究任务。除了运送设备和宇航员外,航  相似文献   

5.
事实证明宇航员的工作是个苦差:谁能想到在太空呆着就可能得肾结石。因为喝不到水以及失去地球重力的刺激使宇航员们的尿越来越少,尿里的钙盐越来越浓。这让他们的肾脏遭受风险。因而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时间越长,如何处理他们排出的尿就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人不用乘坐宇宙飞船,只要潜入海底,进入一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罐状体,就可以体验到太空生活的感受. 作为美国宇航局极限环境任务行动(NEEMO)的一部分,进行水下训练的宇航员生活在一个叫"宝瓶宫"的水下居留地,全面体验太空生活.老宇航员桑德拉·马格拉斯来到"宝瓶宫"住了下来,负责指挥其他5名宇航员为期7天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发现,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尼罗垄鼠(学名:Arvicanthis niloticus)分别置于昏暗和明亮的光线下生活4周时间,然后观察它们的大脑变化。尼罗垄鼠与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太空旅行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意外。但是,这种影响究竟在分子层面上的机制是如何的?科学家们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对18名曾经长期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的太空环境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在面临不熟悉威胁时"开启了所有可能的防御机制",这导致了人体多方面的改变——从器官到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在太空中利用人类排泄物的方案并不是新鲜事,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已将他们的汗水、洗澡水和尿液转变成饮用水。如今,科学家利用特殊的酵母菌株,使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尿液中的尿素制造成聚酯化合物,并用3D打印机加工成新的塑料部件。同时,其他酵母菌株可以制造基本的欧米加-3脂肪酸,为宇航员提供营养物质。这项研究能够确保长时间太空旅行,使未来实现火星旅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6,(19):35-36
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21任务的7名宇航员已经平安归来,可你了解每位宇航员都随身携带了哪些物品吗?“发现”号是美宇航局第115次发射的航天飞机,也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第二次航天飞机飞行。这次飞行,除了将7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还向国际空间站提供了5100吨补给和设备,同时还测试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技术,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修复。另外,与“发现”号太空英雄们同行的还有数千只果蝇,它们被用于从事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实验。在航天飞机一个角落处放着一个柜子,被称为“正式飞行用具箱”,里面装着美宇航局及其合作伙…  相似文献   

11.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20):74-74
<正>很多人都很好奇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如何使用抽水马桶呢?美国蒙大拿州的科学家汉克一格林解释说,宇航员用一个吸入系统进行小解和大解,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些排泄物经过处理后,会被生活所必需的系统重新利用。格林在视频里说:"地球上我们使用的是直径30—45厘米的马桶座圈,但太空中宇航员在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魂?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众多迷信者千百年来一直坚持鬼魂存在的说法,但近代科学则认为,鬼魂只是人类大脑思维层面的假想事物,并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神经学家则希望通过实验来论证这一问题,于是不久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神经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实施了一项关于“人造鬼”的神奇实验.研究人员通过机器人干扰被蒙住双眼的志愿者的大脑感官信号,从而制造出“鬼魂再现”的怪异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或将有助于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调节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4):70-71
<正>美国SpaceX公司2014年5月30日发布了第二代龙飞船,这艘由私营公司首驾推出的载人飞船,计划在2017年正式开始执行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任务,在运输过程中可同运送7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根据SpaceX合作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介绍,第二代龙飞船不但可以快速重复返回地球与国际空间站之间,还能"像直升机一样精确地降落在任何地面。只需要重新注入推进剂就可以再次使用……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任务结束之后,航  相似文献   

14.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称,太空飞行会改变人类的心脏细胞,但回到地球后,大部分心脏细胞会恢复正常,这些发现有望帮助理解宇航员的心脏为何会变化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往研究发现,太空飞行会降低宇航员的心率和血压,并增加心脏泵出的血量,但相关研究都在动物或整个人体组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记忆竟然也会说谎。从各种讲述、家庭照片和电视录像画面中, 大脑拼凑出我们的记忆。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头脑里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所谓的“我”,好像必须让自己迷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实。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语言在大脑皮层后面进行处理,也就是在负责接收声音的听觉皮层后面。这一区域被称之为“韦尼克氏区”,以德国神经学家的名字命名。19世纪晚期,他根据自己有关大脑损伤和中风的研究锁定这一区域。然而,美国科学家对100多项大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和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韦尼克氏区位置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提到43年前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11号"任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句名言,他与另一位宇航员插美国国旗时的画面以及月球上的荒凉景色,很少有人会想到负责将宇航员安全送回家的4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员。1969年7月24日,"阿波罗11号"太空舱从太空返航,最后在距离夏威夷海岸大约1600公里的太平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下可能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引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莎拉·阿达尔博士和华盛顿大学的约尔·考夫曼博士领导的科研组,研究了接触微粒污染物会对颈动脉产生怎样的影响。颈动脉为头部、颈部和大脑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他们发现,细微颗粒物(PM2.5)的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们的大脑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也有很多令人惊讶的实事.最近,两位神经学家在他们的新书<桑德拉·阿莫特和山姆王>中介绍了一些关于我们的大脑的最令人惊讶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木子 《科学大观园》2012,(23):62-65
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被其他宇航员谋杀而死?在其他星体上"抛锚"饿死?还是被黑洞扯成"意大利细面条"?……在好莱坞科幻影片中,那些探索外太空的宇航员们面临的最可怕死法,或是被外星细菌感染,或是死于可怕的外星"异形"之口。然而,好莱坞电影中的"太空死法"往往太过于戏剧性,缺少真实的科学基础,英国太空生物学家刘易斯·达特奈尔博士以真实的太空科学为依据,盘点了10种最离奇也最可怕的"太空死法",其中包括"被其他宇航员谋杀"、"被零重力下的奇特火焰活活烧死"、"在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