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察局里,洛基和斯派克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屏幕。“安娜身上带着微型追踪器,除非是被发现并破坏掉,要不然不可能到现在什么信号都没有搜寻到。”斯派克说完,猛地一拍桌子。在隔壁房间,醒来后的麦克警长顾不上头部的伤,正亲自审讯V2。  相似文献   

2.
“我好不容易把V2带来了,可他们人呢?”望着空无一人的顶层花园,斯派克急得满头大汗。“你啊你,早该把乘坐B号电梯的信息告诉我们,现在害我们走了那么多弯路,人也没救到。”麦克警长责备道。  相似文献   

3.
刘云 《科技信息》2011,(7):229-230
"V過ぎる"是统语结构的复合动词,表示V的动作或以V为中心的事件在某一方面超过标准。当句中有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成分修饰动词时,"過ぎる"优先和这些修饰成分的意义结合,也就是说"過ぎる"的作用域不局限在V的词汇概念结构内部;当句中没有修饰动词的成分时,按照V的动词类型,"V過ぎる"有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让"的"致使-被动"演变发端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被动介词,"让"在北方方言中已为常见。与另一致使动词"教"相比,"让"的致变条件大致相同,但有自身的特点。"教"的"致使-被动"演变的条件主要是"让+N+V2"构式的V2部分的"非企盼"意义;而"让"的致变条件主要是句义中的"非企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的作用下,"V+于+NP"结构式经过人们重新分析,便有了"V"与"于"之间跨层次的组合。受韵律节奏影响,"V+于"容易走上复合化的道路。复合化后的"X于"具有词化等级的不同,"于"的虚化也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从历时角度看,"于"经历着"介词→依附于其前的动词→词内成分→类词缀→词缀"这一动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VP+他+N(数)"是否歧义的关键就在"他"是否虚指。当动词为一价时,"VP+他+N(数)"中的"他"虚指,整个结构不产生歧义;当动词为非一价时,"VP+他+P(数)"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时"他"的虚实情况还与N(数)的数量大小有关系。数量比较小时"他"表实指,数量超过认知恰适量越多,"他"就越容易虚指。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就"表示动作终到点的功能已初露端倪。当"V1+就+N"式中的V1为运行动词时,随着"就"在这种句法结构中的频繁出现,句子的语义重心逐渐落到V1上,"就"的"往……去"表示运行的功能逐渐由前面的运行动词来承担,"就"慢慢失去表示运行的义素,虚化为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相当于"到"。"就"是先获得表终到点的功能,继而获得表示所在处的功能的。南北朝时期,表动作发生处所的介词"就"产生。  相似文献   

8.
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认为,人之"性"是善的。那么,人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哲学家认为,"才"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有的哲学家认为,"气"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朱熹);有的哲学家认为,"物欲"是恶的起源(如朱熹)。对于这些观点,王船山均不同意。他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析,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独特见解:"以罪归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延伸论、讯息论、冷热论、地球村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些充满预见性的理论在如今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生活、虚拟现实、信息高速公路下似乎"不辩自明"了,当前重新认识和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正逢其时,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该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四大媒介理论的历史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在当今时代突显的内涵和价值,探讨肯定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10,(20):12-13
现在,中国人感到不幸福,可以分析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缺乏信念。 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人生中最期待的是什么。孔子吃糙米喝水,甚至睡觉都没有枕头,而仅仅以手臂为枕,但孔夫子说,"乐亦在其中矣",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其他人可能认为这是不能忍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周春霞  叶清 《科技信息》2010,(20):I0079-I0080
科学发展观是用以指导一切工作的核心思想,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发展"是不竭动力,"以人为本"是坚实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根本保障,"统筹兼顾"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犯罪构成在理论上存在这"法定说"与"理论说"的争议,"法定说"认为犯罪构成有着刑法的规定为依据,"理论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理论,不是法律条文。本文拟在分析了两种学说之后,提出了仅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构成,即犯罪构成不应该有属性,而仅是一个工具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我们看到,"消费难题"产生的根源、它的性质、它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不再是真正难题,"社会异化"的力量不断地消失,"消费"发挥着它正面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简博 《世界博览》2014,(21):26-2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可以说是日本女性的"妇女之友",因为他在女性问题上相比起其他国家领导人独树一帜,他不仅把"女性经济学"作为执政理念,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大谈女性对补充日本劳动力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到职场中去。他充满激情地说,"日本必须成为女性发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宁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较弱,而"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则较强,这是此三个词语主要的区别。此外,"宁愿"和"宁肯"在表达意愿性的口气方面也有强弱差别,"宁愿"强于"宁肯"。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认为,"传统"在理解活动中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之一。他从传统与理性、传统与前见、传统与语言三个层面恢复了"传统"的尊严,也丰富了人们对"传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的提出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偏差的结果。总路线是"三面红旗"的理论灵魂,"大跃进"是"三面红旗"的中心内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三面红旗"在发展途径上的体现。作为早期探索出来的成果,"三面红旗"尽管总体上是错误的,但一定程度上也有其正确的成分,需要进行辩证的理论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杨晋 《世界知识》2013,(18):68-68
2013年8月28日,"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嫖娼被抓引起关注.《洛杉矶时报》称,薛蛮子是一名被"归化"的美国公民,也是一名中国版"推特"作者.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薛蛮子曾经是一家名为华艺百创的"网络水军"公司的投资人,该公司正是不久前被北京警方抓获的"网络大谣" "秦火火"来北京供职的第一家公司. 而巧合的是,8月28日当天也正好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纪念日.有网络名人又把这两起事件联系起来,强调当年马丁·路德·金也曾经嫖娼.言下之意,"网络大V"与"美国圣人"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点小小的光荣.  相似文献   

20.
“X男/女”词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X男/女"这一新兴词族越来越流行。"X"在构成成分上较自由,可以是单音节语素、词,也可以是短语;从语义来看,"X"主要用来陈述各种不同情状的人,但要有凸显或相异性才能进入这一结构,"X男/女"主要有隐/转喻、直接特征、仿拟构词这几种理据;该结构有独特的语用色彩,即结构上的不平衡使其有突出、醒目的作用,语气上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