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世"这个术语诞生以来,20年快过去了。先是在学术界受到关注,然后逐渐扩散到整个社会。"人类世"一词是从Anthropocene翻译而来的,其实如何翻译更合原意,目前意见不一。有一派意见认为,为了与Anthropocene之前的两个地质年代名称更新世(Pleistocene)、全新世(Holocene)相对应,应采用"人新世"的译法。我本人主编的学术期刊Anthropcene Coasts的中文译名《人新世海岸》就来源于此。当然,更重要的是厘清术语所表达的内涵。首先,人类世作为地球历史年代划分的单元,其时间尺度需要界定清晰。人们最初质疑其时段过短。地质年代表按照宙、代、纪、世的系统来编排地球历史,所以1.2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在表格里的位置是"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试想,6亿年以来的显生宙划分了11个纪,每个纪平均有几千万年,为什么只有200多万年的第四纪能够跻身其中?同样,第四纪分为两个世,更新世有200多万年,为何全新世只有1.2万年?  相似文献   

2.
地球进入“人类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杰 《科学》2013,65(3)
正人类的活动已经彻底改变了地球,不仅仅是地表,而且连地质年代都改变了,出现了一个与更新世、全新世并列的地质学新纪元——"人类世"。2011年5月,约20名诺贝尔奖得主向联合国的一个特别委员会递交建议,建议之一是让全球升温幅度保持在2℃以内,这意味着全球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最迟从2015年开始减少。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和若干环境学家还确认,"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年代",即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21日,《自然》杂志发布消息称,由34名科学家组成的人类世工作组(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 AWG)投票决定确立一个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Anthropocene),以表明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巨大影响。多年来,正式定义一个新的地质年代在学界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此次人类世工作组的决定标志着这方面的工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人类世工作组计划在2021年前向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提交正式的确立人类世的提议;国际地层委员会负责监管官方的地质年代划分。29名人类世工作组成员支持确立人类世,并且投票赞成以20世纪中期为人类世的起点,当时人类人口快速膨胀,加  相似文献   

4.
正因研究臭氧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曾创造"人类世"一词。保罗·克鲁岑(Paul J.Crutzen)揭示了大气污染物破坏平流层臭氧的机制,而臭氧可保护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线辐射的损害。1995年,他与舍伍德·罗兰(F.Sherwood Rowland)、马里奥·莫利纳(Mario J.Molina)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证明了污染物里包含氯氟烃。他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时代,并倡导用"人类世"来指称这一时代,其特点是地球上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进程均由人类主导。2021年1月,克鲁岑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大地、大海和天空的探索变得更深入。地球的大气、海洋、岩石、动物和植物,正在经历着一种大到足以标志着一个世的结束和另一个世的开始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些地球科学家看来是“人类世到来了”的标志。如果他们能够证明这一新的地质年代何时开始,那么“人类世”将会被添加到地质历史的第四纪中。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地质学的角度来了解这个已经到来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资源日益匮乏的窘境,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地球深处这片未知的领域。对抗一触即发,领土资源争夺战已经打响!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矿产大国澳大利亚,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为了解决未来的资源问题,1999年,该国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概念——"玻璃地球"。顾名思义,就是指希望地球在人类面前能像玻璃一样透明,让我们一眼就能看清  相似文献   

7.
<正>更新世、全新世……下一世会是"塑料世"么?塑料的泛滥将给地球留下永不泯灭的遗物。距今100万年之后,当地质学家们探测地球土层时,发现了来自逝去文明的奇怪痕迹。"快看这个!"其中一人惊叹道,他破开一块石头,发现一个薄薄的有着微小刻痕的黑色圆盘。"这是来自‘塑料世’的一块化石。"塑料海洋我们对塑料制品疯狂消费,而对塑料垃圾置之不管,意味着这种数量庞大的人造物质早已在地球上留下了肮脏的痕迹。如今,每年近3亿吨的塑料产量中,  相似文献   

8.
<正>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地球的"近邻"。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就从未停止。"火星人"一说曾风靡一时,它暗示着人类坚信地外生命的存在。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与地球最相似、最容易探测和研究的行星,通过研究火星大气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地球环境的变化趋势,对人类保护地球环境、从而在宇宙中永久生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太空成为人类最后的边疆。在人类进军太空的历史上,各类航天器上演了大气磅礴而动人心魄的一幕。其实,人类的航天活动早就不限于做地球的"表面文章"了,美苏两国在太空竞赛伊始便"探骑四出",以"第二宇宙速度"冲出地球引力,造访太阳系的各位"邻居"。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0,(2):8-9
<正>生活在一个地质上动荡不安的星球上,最猛烈也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就是火山爆发。地球上有550座火山在人类历史上至少都喷发过一次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称,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期——新人类纪元。人类已对地球造成了巨大而空前的影响,正在进入地质史上的一个崭新里程: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城市化、矿石的开采以及化石燃料的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2,(6):35-37
人类为对抗气候变化开展的"地球工程",对于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是否安全?科学家和决策者就此展开了讨论。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不管我们是否打算这么做,事实上,在有意无意中,人类早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地球工程"——从将地球上可用淡水的1/3用以灌溉农田,到将地球2/5的陆地用以放牧,人类一直都在改造大自然。人类干预地球物理过程的后果,我们尚无法确定,但有科学家认为,诞生了人类文明的更新世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地球资源在枯竭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了资源再生速度,而自然环境的自洁能力也跟不上人类排放污染的速度.据美国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发布的历史数据,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现生态盈余,直到20世纪70年代,"地球透支日"开始出现."地球透支"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提出,是指在一年内,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再生总量."地球透支日"是不确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地球透支日"每年都在提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环境变化报告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报告,有人给出了一张令人震惊的时间表,对未来100多年中地球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进行大胆预测。的确,现在地球拥有65亿人口,这是地球上人类十分拥挤的时候,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采取更加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地球可能发生灾难性变化。当众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时,有科学家却另辟蹊径地探讨另一个问题:没有人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他们预测,如果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地球的变化几乎马上可见:照亮夜空的人造灯光开始熄灭,一周内全世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之后,各种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大气和水摆脱污染困扰,城市和道路坍塌成为废墟,最终化为乌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涉及的并非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并未对人类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进行严密阐释,只是简单假定了"人类突然消失"这个前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16.
关毅 《自然杂志》2015,37(5):381-387
<正>被誉为地球"大表哥"的"开普勒-452b"行星走到了各路媒体的聚光灯下。美国航天局将其找到这颗疑似与地球最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称为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但不少人认为这种"大新闻"实在不算新鲜。在过去几年,人类已经发现不少地球"亲戚"。对此美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开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80万年(从晚更新世到接下来的全新世),地球的气候经历了许多次"冷-暖-冷-暖"的变化.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由地球轨道参数决定的太阳辐射输  相似文献   

18.
<正>21世纪初的太空,一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热闹,浩渺无垠的宇宙,强烈地吸引着地球人的目光。飞离地球,奔向太空,寻找新的生命与生存空间,成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使命。正如霍金所言:"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发展的技术摧毁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而我们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今天,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有了很大变化,关注热点从卫星上天、载人飞船、登上月球转向探索火星、土卫六、  相似文献   

19.
兰西 《科学之友》2007,(21):17-18
地球上目前拥有65亿人口,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20.
大陆科学钻探与中国科学深钻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采 《科学》2002,54(2):22-25
人类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已经历了无数个春秋.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进行探测,但是,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辟了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直接观测地球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作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深钻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科学工程,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灾害、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