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甘薯高淀粉工业用新品种“苏薯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引种鉴定结果.在1986—1988年重庆市区域试验中,“苏署2号”鲜薯平均亩产1658.7kg,薯干平均亩产551.1kg,淀粉平均亩产360.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2.63%、8.10%和9.55%;鲜藤叶平均亩产1883.6kg,比“徐薯18”减产13.72%.“苏薯2号”薯块的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Vc、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薯18”,抗旱性和结薯习性较好.目前,“苏薯2号”已在重庆市一些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6个甘薯新品种(济薯21、济徐23、济薯04150、徐薯26、徐薯27和徐薯28)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2%、0.3%和0.5%的NaCl溶液处理薯苗,一定时间后进行生长量、光合参数与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所有甘薯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如茎蔓短小、叶片变少、根系稀少、干物质减少;其光合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块根产量降低.比较分析发现,济薯(济徐)品种的耐盐性高于徐薯品种,其中济徐23的耐盐性最强,济薯21次之,徐薯26对盐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鲁薯7号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987年用南丰作母本,徐薯1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出干率高.抗病性强.在山区及旱薄地可以替代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甘薯“渝苏1号”的生产力和抗黑斑病性的鉴定结果.“渝苏1号”鲜薯平均亩产1795.5kg,鲜薯最高亩产达3250.0kg.薯干平均亩产588.7kg,淀粉平均亩产413.7kg,鲜藤叶平均亩产2286.5kg,地上地下部总产量为每亩3905.9kg,分别比对照“农大红”增产24.86%,72.02%,35.45%,6.15%.“渝苏1号”薯块人工接种黑斑病菌后,病斑直径比“徐薯18”小,深度比“徐薯18”和“农大红”浅.薯块在贮藏期间自然感染黑斑病的发病率比“农大红”和“徐薯18”低.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世界第7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耐干旱和盐碱等优点.通过转录组学方法,基于国内3个甘薯品种的综合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耐旱和耐盐相关转录本序列的挖掘,共获得238个转录本,随机选取9条具有全长编码序列的转录本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后,测定序列与组装序列相似度均高于98%,表明转录本序列是可靠的.分析这些转录本在不同甘薯品种间的表达水平时发现,耐旱基因在京薯6号中表达量普遍较高,而在徐薯18中则普遍偏低,而耐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却与之相反.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分析耐旱和耐盐基因在徐薯18的6个组织或生长发育阶段中的差异和特异表达,结果显示:耐旱和耐盐基因在成熟叶和膨大期块根中相对于其他组织具有高表达且差异显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耐旱和耐盐基因在徐薯18不同组织器官或发育阶段表达情况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多个具有不同贮藏特性的甘薯品种徐55-2、徐32、Z15-1、美99573、商薯9号、Sinjami、徐薯23、徐22-5、Z11-1、烟25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块根贮藏特性的差异,并测定了甘薯叶片中抗氧化相关酶、脂氧合酶(LOX)、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等指标,解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表明所试四个甘薯品种(渝苏1号、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其生理反应不同.渝苏1号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叶水势较对照降低得最多,叶脯氨酸相对含量也较高,而叶细胞相对透性变化最小,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旱性都优于813-19、农大红和徐薯-18.渗透胁迫(15% PEG,高渗培养液)条件下,叶脯氨酸含量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薯的渗透调节能力、抗旱性和叶肉脯氨酸的积累有一致的关系.因而甘薯叶内脯氨酸的积累量可作为其在干旱条件下的一个敏感的反应参数.  相似文献   

8.
杨立明 《科技资讯》2005,(22):120-121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1997~2004年选育并经审定的优质红心甘薯品种岩薯5号、龙薯1号、龙薯3号、龙薯9号的种质来源,审定情况,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旨在加快各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渝薯99"的生产力、主要经济性状鉴定结果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在2005-2006年重庆市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99"鲜薯产量为26 430.00kg/hm2,比对照"南薯88"减产6.08%;在2008年重庆市甘薯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49 658.50kg/hm2,比对照增产2.3%.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4.72%,淀粉含量15.76%,蛋白质1.98%,可溶性糖8.71%,β-胡萝卜素含量为每100g鲜薯4.01mg,比对照品种"南薯88"高2.03mg.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2~4个,上薯率85%以上.该品种薯形美观、桔红肉色,食用品质优,可作为食用、食品加工用甘薯新品种加以推广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SPF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我们从国内甘薯品种徐薯-18上分离到的SPFMV的RNA为模板,经过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后克隆于pUC19的Hind 和Sac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证实获得了SPFMV中国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11.
在2000 2002年的重庆市区域试验和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重庆试点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苏薯192”鲜薯产量增产13.86%~34.51%.薯干产量分别增产7.54%和减产8.81%,生物鲜产量增产16.54%,淀粉产量增产7.45%,藤叶产量减产1.00%;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也表现鲜薯产量增产、薯干产量减产.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上薯率高,贮藏性较好,薯肉桔黄色,宜作薯脯类食品加工的原料品种和兼作饲料用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新品种“渝薯2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27.07t/hm ̄2,薯干产量为7.43t/hm ̄2,藤叶产量为25.17t/hm ̄2。其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1.67%;薯干和藤叶产量比其减产2.88%和23.15%。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7.47%,含淀粉18.7%、Vc19.6mg/100g、β-胡萝卜素469.6μg/100g;以干基计,含粗蛋白3.8%、氨基酸3.3%、可溶性糖12.4%。“渝薯20”萌芽性、耐贮性好,结薯较早,净同化率高,抗旱性、早收性、抗黑斑病性较好,1993年已推广4000hm ̄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志勇 《武夷科学》2007,23(1):39-42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从岩薯5号茎尖组培发生的突变体中选育而成,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成功尝试。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参加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经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鉴定分析,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薯形均匀美观,内在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2003~2005年累计在福建省推广面积3.64万hm^2。  相似文献   

14.
一株重达90公斤,被誉为“中华薯王”的“868”甘薯,经中国农业博物馆对外展出后,在中外有种界引起轰动。一时间,大江南北竞相引种栽培,千家万户薯农靠“薯”发家致富。甘薯“868’系由“徐薯18”作母本,当地变异甘薯品种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高淀粉甘薯(又称红薯、红苕)。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萌芽性高,茎蔓短,叶为心脏形、绿色,耐肥耐旱,高抗根腐和线虫病,生长健壮,大著串高,一般亩产6000-8500公斤;单株薯块大,重可谓“世界之最”,且耐贮藏;营养价值高,块茎面甜,质如板栗,含淀粉本高达24%,出平率达…  相似文献   

15.
高彬 《科技信息》2013,(25):454-455
本试验共选择马铃薯供试品种8个,设8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667㎡播种4000株,每小区播种4行,144株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增产效果是中早熟品种C55和克新18号产量位于第一和第四位,比对照庄薯3号增产52.4%、2.3%。青薯9号产量位居第二位,比庄薯3号增产11.5%,但差异不显著,其它品种生育期都在100天以上,在当地受气候条件限制产量水平发挥不完全。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把黄皮黄肉中熟品种C55、和红皮黄肉晚熟品种青薯9号作为今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早熟品种克新18号可作为当地拱棚菜用型品种进行推广,04-02-21和02173-200由于中抗晚疫病,生育期102-109天,块茎形状好,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对冀张薯8号、02158-130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6.
以徐薯22为材料,研究了2.3~6.5kg等9个不同百苗质量及1~4节等4个不同入土节数插苗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苗质量中等插苗总糖质量分数高,地上部生长和根系发育最好,单株结薯数、大中薯数最多,获得了最高产量;随入土节数增加前期根系数量、叶面积系数、地上部质量有增加趋势,极显著影响单株薯数、大中薯数和产量.最佳产量插苗为7段苗,百苗质量4.25kg,入土3节.  相似文献   

17.
甘肃定西马铃薯主粮化品种引种比试及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甘肃定西马铃薯主粮化种质资源和推广主粮化品种的种植,对比试的9个马铃薯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用Excel2003和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比较品种农艺性状,用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分析品种营养品质.结果表明,9个品种生物学性状良好,在定西地区种植均能成熟.根据抗旱性、产量性状、营养品质分析等指标综合筛选出陇薯8号、陇薯10号、定薯1号、陇薯3号等4个品种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武夷科学》2019,(2):91-96
对食用型甘薯广薯87、泉薯10号、苏薯16号、赣渝3号等8个品种(系),在江西红壤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泉薯10号和浙薯21号产量较高,产量均超过30 000 kg·hm~(-2);苏薯16和泉薯10号,熟食味评分较高,8个品种(系)烘干率均在20%~27%;对甘薯农艺学性状、产量以及食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甘薯叶长与叶宽,大薯率与中薯率,纤维感同甜度和香度呈显著正相关;甜度、香度和粘度之间,纤维感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小薯率与大、中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薯块农艺性状、鲜薯产量、熟食味等指标分析得到,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有泉薯10号、广薯87、浙薯21号和紫薯品种宁紫1号。  相似文献   

19.
甘薯长喙壳菌株3.2777,3.282,3.296来源不同,由于生理分化作用,致使他们在甘薯切片、PDA培养基和生长因素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不同,对甘薯优良品种徐薯18号的致病性有差异。另外,感病甘薯组织中的毒素含量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杭州市蔬科所和城郊不少农民利用大棚越冬栽培马铃薯获得成功.他们将马铃薯的播种期提前到10月份,越冬后次年结薯期相应提前,最早在春节前后就可采收.收获的马铃薯鲜嫩、品质好,作为蔬菜销售价格高,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择良种 选择休眠期短、早熟、结薯期集中、株形直立或紧凑的品种,如东农303、鲁马铃薯1号、中薯2号、郑薯6号等.2.种薯处理 播种前10天~15天预先处理种薯.先将薯种曝晒1天~2天,可提高发芽率,减少病虫源.然后用0.4%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消毒,20min~30min后捞出洗净,闷6h~8h即可.再用5ppm~10ppm的赤霉酸浸种30min,打破休眠.最后将激素处理好的种薯置于湿润疏松的沙土中催芽,一星期左右后种薯就能出芽,芽长1cm~2cm时取出种薯见光2天~3天,使芽变绿、粗壮,待播种.3.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播种前要深耕土地,疏松土壤,整地作畦,一般畦宽180cm,沟宽25cm~30cm,畦高20cm~25cm,整地时应视土壤肥力,一次性施足基肥,每666.7m~2集中沟施有机肥2000kg,复合肥80kg,硫酸钾或过磷酸钙 30kg~50kg.4.适期播种 10月到11月底均可分期分批播种,为提早收获应相应提早播种期.播种时可与施肥同时进行,开好种植沟,施好化肥后,再盖上2cm薄土,即可排播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