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虚拟认同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承认和接纳虚拟现象,并将其融入自身生活体系的过程,对“虚拟”的认同程度,是影响网络生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虚拟是一种存在,虚拟是一种有中介的真实,虚拟是真实的表现形式之一,虚拟反映着真实的角色关系,由此所构成的虚拟真实观是虚拟认同的观念前提,在此基础上,虚拟认同还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行为调适过程。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实践社会价值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对网络虚拟实践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明网络虚拟实践的社会价值与影响,现在虽处于初露端倪的阶段,但它将成为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新钥匙。必须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它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社会中的一种内在的社会冲动力量——网络社会张力的根源。在笔者看来,网络社会张力既来源于虚拟与实在之间的差异与混沌,也来源于网络社会建构过程中所内含的信息资源分配方面的结构性安排的不平等现象以及人们网络行动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差异、矛盾与冲突。网络社会张力作为一种网络社会之结构性秩序失衡状况的出现,也就自然地引出了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社会调适或者说在网络社会中建立起一种所谓“虚拟安全阀”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当代科学共同体的虚拟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当代科学共同体呈现出很多新特征,文章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科学共同体社会属性的变迁两个角度分析了当代科学共同体虚拟重构的方式和路径;进而在批判反思网络环境下当代科学共同体新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网络空间中的有用信息仍是稀缺的,稀缺的信息内容已成为科学共同体新的学术资本,并将科学共同体科层化为现有状态,当代知识生产活动已同化为掌握前沿科学信息的学术权威驱动下的科学共同体的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微公益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得以蓬勃发展,微公益对于用户的在线道德自我具有丰富的建构意涵:作为其标示、操练/游戏过程、以及相应的互动/环境营造的机会;但另一方面,用户参与微公益表现为碎片化、缺乏俱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受制于蕴含其中的娱乐和商业色彩,从而导致其在线道德自我建构受到阻抑。因此,微公益及其道德建设的价值亟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化身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游戏、商业等活动,人类会有两种身体:真实的身体和虚拟的身体。这给传统的心身关系问题带来挑战:人类是否最终会离开身体的“牢笼”,以化身的形式在元宇宙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缸中之脑”思想实验与幻肢现象的哲学论证和经验数据表明,即使人类最终的归宿是进入虚拟世界,虚拟的身体仍然要以真实的身体为其奠基,两者之间通过技术的具身化和身体的虚拟化过程与意识主体共同生成。一方面,元宇宙技术及其重塑的社会文化、社会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了人类的知觉能力,拓展了身体的边界;另一方面,身体以化身作为新形式而走向多元化,使主体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呈现自我。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与现代性的哲学——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技术、虚拟空间的形上反思和社会认知,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较多的前沿领域之一。围绕互联网给人类日常生活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或宏观或微观的变迁,哲学界有责任作出自己的回应。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其说是一个技术事件,不如说是催生了一系列的“哲学故事”。2004年国庆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召开了“当代科技与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其中有关互联网引发的哲学问题受到很大关注。以下是根据有关发言整理的一组笔谈。希望通过这种努力,能够对互联网的“现代性后果”的研究有一个切实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离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有很大距离,企业从外部引进技术存在局限性,这就决定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是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虚拟团队的活性结点、知识共享与创新性等特点,使得虚拟团队打破传统功能式组织结构的职能分割,是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有效组织形式。虚拟团队开发新技术的高绩效取决于文化管理、制度设计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技术化生存状态中的自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功能的双重性可以体现在对社会成员自我认同的影响上,技术化生存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创造了新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体现在生活世界中知识体系的重构动摇了本体安全的基础,增加了个体的焦虑感和不稳定感;技术理性对社会系统的主导干扰了人们对生活的正确体验,销蚀了生活的本质意义。揭示和分析技术化生存给人们的自我认同所造成的这些困境,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完成这个过程,以便减轻社会现代化进程对个体所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侧重于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问题。而当代哲学则更加注重于人的价值学和实践生活方面的研究。而且,当代哲学超越于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通过回应当代自然科学技术革命最新成果,加深了对人的本质、价值和实践等问题的理解。比如,前些年人学研究热烈讨论“裂脑人”、“冷冻人”、“挟体人”、“复制人”等问题。最近时期,克隆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示“克隆人”时期的到来。网络技术发展使“网络虚拟人”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也尖锐地摆在面前。韩民青教授在他关于未来人类大结局的设想中更是提出了“非原生人”、“文化系统人”的理论,这些都使得传统哲学关于人的理解面临一次实质性的革命。笔者认为,无论面对何种奇妙形式的人学或人格自我论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人看作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成、发展和自我完善化的存在。我们还要立足于价值论思考,把当代人类现实生活需要与意义的满足作为理论的归宿。我们还必须坚持辩证法的批判与开放宽容精神,要通过各种理论观点的比照与辩驳,来发现解答当代人学问题和人格自我论各种问题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社区是网民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知识共享能够给虚拟社区带来商业价值。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过程及影响因素,构建了知识共享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系统通常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诸多技术的新技术形态。虚拟现实技术系统所营造的"虚拟现实",开辟了人类的新一维生存空间,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其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去蔽功能、虚拟性、互动性、沉浸性、超越性,与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艺术特性相融通,彰显出技术与艺术的本质同一性。 相似文献
16.
小I是2004年出现的功能强大的聊天机器人,它的出现使网络社会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而有趣的变化。本文讨论了小I在网络社会独特的存在方式,分析了小I对网络社会交流的影响,指出小I的出现使网络社会交流具有了完全的虚拟性,它彻底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18.
人是有目的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是什么样的同人的活动及其目的相一致。人有三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活动形式,体现出人的不同活动目的和存在状态。自在的本能活动是人的自然合目的性活动,它表现为人的自然生存状态;自为的生产劳动是人的功利性目的活动,它表现为人的社会存在状态;自由的审美游戏是人的超功利性目的活动,它表现为人的文化精神存在状态。审美状态是人活动的终极目的,文化精神存在是人的自我生成和实现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内涵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近期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文章尝试讨论其内在含义,通过理解互联网的概念,进而探讨“互联网+”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什么与如何“+”,并比较了其与“+互联网” “工业4.0” “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概念的异同,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简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及应用领域 ,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虚拟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评述了戈登·格雷厄姆对虚拟现实的本体论分析。之后 ,以本体论为前提 ,评述了格雷厄姆对虚拟现实在认识论、实践论层面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