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意义、理性与模态的"金三角",指的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与逻辑哲学的一种传统观点:一个语句是分析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先验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必然真的。查莫斯认为,20世纪70年代克里普克提出的形而上模态与认知模态的区分造成了传统"金三角"的断裂,而他试图利用"认知二维语义学"重建"金三角",同时使之与克里普克的理论相协调。然而,关于"认知二维语义学"是否真正地继承了形而上模态与认知模态的克里普克式区分这一点是有待讨论的。  相似文献   

2.
模态理性论是模态认识论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主流理论.它在哲学各分支领域,如心灵哲学和形而上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有两个目的:(1)通过梳理模态理性论的理论建构,本文将揭示该理论面临双重两难.(2)本文将指出,学者们在应用模态理性论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两难.对两难的忽视导致模态理性论在哲学各分支领域的应用存在走弯路和误用的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们如何获得关于可能性的知识?”这个问题,模态知识论领域一向有理性论和经验论的二分。模态理性论者认为可能性知识来自于先天设想;模态经验论者认为可能性知识来自于后天经验。理性论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学界发现理性论面临两难困境:要么遭遇反例;要么解释范围过窄。理性论的两难引发了模态知识论领域的经验论转向。经验论路径下最受瞩目的理论是罗卡洛斯的相似性理论。然而,以相似性理论为例,本文将指出,经验论面临和理性论类似的两难困境。进一步,本文将论证,经验论的困境更糟糕:它比理性论的解释范围更窄。最后,本文将阐述经验论和理性论解释范围有如此差别的根源,并展望一种融合理性论和经验论的新模态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4.
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相似文献   

5.
涉身理性:自然化认识论的发展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自然化问题是传统认识论和自然化认识论的争论焦点.但是,他们对理性的理解都是建基于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解决理性自然化争论的出路在于理性概念的重构,即理性不是脱离认知主体的身体的先验的纯粹理性,而是处于生活世界中基于生物有机体的进化并涵蕴于社会实践的涉身理性.涉身性集中反对身心二元论,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性是基于身体的;二是,理性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隐喻的和想象的,理性是世界结构的一部分.由此,理性并不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立的概念,理性和自然是一致的;理性与自然的一致为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可设想性论证在当代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可设想性论证有:(1)克里普克(S.Kripke)的模态论证;(2)查莫斯(D.Chalmers)的僵尸论证;(3)法兰克西(K.Frankish)的反僵尸论证。这三个论证都以查莫斯版本的CP论题?——"可设想性蕴涵可能性"原则——为工作前提。本文考察了查莫斯的可设想性理论并推导出它的两个理论后果:一、所有的必然命题都是先天命题。在命题的维度,后天必然性不再是融贯的概念。再者,所有的物理主义承诺都是必然命题,因此,它们全都是先天命题。这样一来,后天物理主义无法成立;二、我们无法利用可设想性论证判断一个先天命题是否可能为真。由于这个局限性,我们无法利用可设想性论证判断先天物理主义正确或失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工程恶性事件暴露了我国工程领域伦理道德的缺失,本文从价值理性、选择理性、实践理性三个向度剖析了其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杜威认为经验方法是克服传统哲学二元论的惟一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是适用的,而且对人文科学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他以艺术和道德领域为例来分析经验方法在人文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给出了对道德领域进行经验探究的三条途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科学与人文价值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另外,杜威的经验概念不仅与康德意义上的经验概念不同。与实证主义的经验概念也存在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随附性是个意蕴丰富的哲学概念,金在权依据不同的模态强度区分了强随附性和弱随附性。但是,金在权对随附性的双条件句描述犯有错误,而且他的必然性没有一致地给出弱随附性和强随附性的跨世界解释。区分强、弱随附性的关键是认识随附性的依赖与决定关系的不对称性,从这一角度可以对强、弱随附性中出现的"必然"给出合理说明,也能够以此修正强、弱随附性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
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是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领域有影响的一场激烈争论。科学哲学的领军人物劳丹断言强纲领没有任何依据,属于伪科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核心人物布鲁尔坚信科学哲学家的理性解释模式是没有说服力的“稻草人”,强纲领才是强有力的纲领。本文聚焦于二者争论的原始文献,将争论置身于科学合理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通过分析争论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以揭示争论双方的立场和根本分歧。文章最后反思争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察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澄清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可能世界、严格指称和本质主义等,不断加深理解克里普克对形而上学问题与认识论问题所做的区分。在此基础之上,回应吕进、何向东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批驳该文对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种类名称与严格性--克里普克通名理论的一个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就专名问题给出了较为完整且具说服力的论证,但随后他把这套专名的理论直接推广到自然种类名称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一是因为克里普克的这种推广只是一种简单的套用,他未就自然种类名称本身的严格性给出充分的论证;二是因为克里普克所谈到的自然种类名称属于不同的语法和语义类型,如此复杂的情形不能像专名那样一概而论.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13.
蒯因打破了传统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克里普克提出了“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存在,打破了原来以为先验命题一定是必然的,后验命题一定是偶然的这种传统的观点,这个现点是对蒯固观点的发展。我们认为,蒯因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他忽视了逻辑真理作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克里普克对先验偶然命题的和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与他的理论体系是融贯一致的,但他对严格指示词的证明是不充分的。当然,蒯因和克里普克现点的提出是分析哲学发展中的重要的里程碑,极天地推动了分析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是可能世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能否跨越不同可能世界以及跨界个体如何识别历来争论激烈。克里普克提出严格指示词理论和本质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个问题,成为广泛接受的理论。我们认为,从认识的角度分析,依赖于实指和必然本质来分析跨界同一是不尽满意的,而以认识的整体论和发生论来弥合指称的历史因果理论和名称的摹状词理论,可以得到更好的认识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发展,塞尔对专名的研究由前期的"簇摹状词"理论转到"簇意向内容"理论,其研究方向也由语言哲学转向心灵哲学。塞尔认为专名的含义就是意向内容,指称是由一根意向内容的,因果历史链条决定的。本文指出,由于塞尔忽略语境因素,且意向内容本质上是心理的因而是私人性的,这使专名的意义在其理论中失去公共性。本文对塞尔、克里普克和陈晓平三人的因果历史理论作了比较和评价,进而指出,在语境中两种因果历史链条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海德格尔对"数学因素"的形而上分析为基点,力图通过海德格尔对"数学因素"的形而上与诠释学解释,以说明海德格尔在"数学因素"的本已规定上是如何界辨现代科学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本质关联的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数学因素"在本源上就蕴含着现代科学与现代形而上学的一体性思考方式,据此得出形而上学完成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中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7.
知识悖论及其解决涉及到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克里普克在一篇新作中对意外考试悖论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指出这一悖论的产生是由于错误地使用了"知识的持久性"这一前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悖论,即独断论悖论。通过分析可见,克里普克对"知识的持久性"的反驳以经典的知识论为框架,面对经典知识论所遭受的强有力的挑战,克里普克对意外考试悖论的解决缺乏可靠的理论支撑。知识悖论触及的是知识论的核心问题,任何尝试性的解决方案都要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模态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证成或知道那些仅仅属于可能性(mere possibility)的宣称,与那些既非逻辑亦非数学的必然性宣称?"对于这个问题,威廉姆森论证并主张:由于每一类的模态宣称都逻辑上等价于某一类的反事实条件句宣称,因而日常透过"想象模拟"去评估反事实条件句的认知能力也就给了我们认知形而上学模态性的能力。威廉姆森并且认为,有些这样得来的反事实条件句知识和模态知识,既非先验,亦非后验,应被归属为第三类的"椅验知识"(armchair thinking)。作者们认为威廉姆森的理论虽大体上可信,但仍至少有九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historical debate between Leibniz and Newton on the nature of spac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Leibniz (in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Clarke) produced metaphysical arguments (relying on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favor of a relational account of space. Newton,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account, refuted the metaphysical arguments with the help of an empirical argument based on the bucket experiment. The paper claims that Leibniz’s and Newton’s arguments cannot be understood apart from the distinct dialec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vis-à-vis Descartes’ theory of space and physics.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Leibniz and Newton are operating within a different metaphysics and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place,” and that their respective arguments can largely remain intact without undermining the other philosopher’s conception of space. The paper also takes up the task of clarify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rue and absolute motion, and of explaining the relativity of motion implied by Leibniz’s account. The paper finally argues that the two philosophers hav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science, and that Leibniz’s attempt to base physical theory on an underlying metaphysical account of forces renders his account of physics unstable.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实在论者认为不存在模糊对象,逻辑学家们在考虑模糊性问题时则面临语言的实际使用问题。如果模糊语言不能转化为理想语言但本身又是难以避免的,日常语言或者至少是包含不精确的语词的语言将会一直存在。哲学不能永远使其自身限制在假想语言的逻辑结构的理论之中。有关模糊性问题的讨论体现了当代哲学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相结合的前景,标志着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蕴含了实用主义向新实用主义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