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岩石类型资料1092个数据,直肠癌死亡调查资料1686例,研究了直肠癌死亡与人群生存区的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变质岩,碳酸盐岩,第四系松散岩与直肠癌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4(P<0.0025),0.3321(P<001),0.2532(P<0.01),但与岩浆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魏家沟岩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八五”期间在辽西1/5万区调过程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学研究,微古植物和同位素测年,以及原岩建造和地球化学研究,将测区一套浅变质岩,从太古宙原建平群中解体出来,建立魏家沟岩群,划归为中元古代,按其原岩组合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岩组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建造的浅变质岩,形成于被动陆缘构造环境。上岩组为变质的钙碱性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这些岩层在中元古代晚期遭受了  相似文献   

3.
马正武 《甘肃科技》2009,25(19):53-54,126
甘肃西部长城纪到震旦纪地层,其岩石组合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冰碛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构造环境由被动陆缘裂陷盆地→被动陆缘坳陷盆地;准活动型→活动型→稳定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拉拉铜矿床含矿岩系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判别和统计分析,认为其变质条件为绿片岩相,变质原岩为一套以细碧角斑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和细碧角斑岩与正常沉积的泥质岩、泥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的复杂组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边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6.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索尔库里群基性火山岩与滨浅海相细粒陆源碎屑岩、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砾岩和碳酸盐岩共生,这套火山-沉积岩发生浅变质强变形作用改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基性火山岩为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覆岩系--碳酸盐岩中含大量小型叠层石,通过区域对比证明该套地层时代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其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同时代地层特征相似,说明青白口纪时南、北塔里木就有了统一的盖层.  相似文献   

7.
母岩成分对残积红土形成及分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刚  廖义玲 《贵州科学》1994,12(3):33-39
本文运用地质成因观点,通过对比碳酸盐岩、花岗岩、玄武岩三种不同母岩残积红土的地质削面和分带特征,分析母岩对红土形成及分带的影响,认为可溶性岩石形成红土的过程不同于非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红土剖面完全不同于其它红土剖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母岩的溶蚀性。本文还提出碳酸盐岩红土属溶蚀残积的成因观点,并建议按母岩成分划分残积红土亚类。  相似文献   

8.
柳强 《科技资讯》2014,(33):43-44
青龙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奥陶系形成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该文针对青龙山地区马家沟组地层,从岩石特征浅述其沉积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勘探难度的加大,常用的地震等声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精准预测储层的要求,因此利用岩石的电学参数准确预测储层参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岩石物理实验测量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岩的复电阻率、孔隙度与渗透率,基于Debye分解模型计算了岩样理论的相关激电参数,结合Archie公式与Kozeny-Carman方程预测了岩样的理论孔渗参数.根据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确定了三类岩样预测模型待定系数的最佳取值范围,获得了模型拟合系数,最终得到了孔渗预测的相关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对于帮助岩石物理建模和指导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进行的研究表明 ,渤海湾盆地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 ,其次是辉绿岩 ,局部分布有少量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辽河坳陷基本为高钾玄武岩 ;黄骅坳陷火山岩与济阳坳陷相似 ,既有高钾玄武岩 ,也有中钾玄武岩。全盆地范围内玄武岩基本上为碱性玄武岩 ,少量为亚碱性玄武岩。所有喷出相的火山岩 (包括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 )中铕 (Eu)异常均不明显 ,δEu近于 1,因此岩石形成过程中未曾发生铕的亏损或富集事件。这说明原始玄武岩浆生成后 ,在整个上升和结晶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 ,各期玄武岩均是幔源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而侵入相的辉绿岩中铕的含量则有明显的正异常 ,这可能与岩浆能量较弱、上升速度较慢及发生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盆地内玄武岩是具有突出特征的板内玄武岩  相似文献   

11.
Four rock assemblage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wo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NEE-SWW extending HP-UHP metamorphic belt in southwestern Tianshan, northwest China. Eclogite assemblage EC1 is geochemically akin to alkaline within-plate oceanic island basalt (OIB). EC2 shows affinity to enriched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EMORB). Rare earth element (REE) and other immobile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lueschist assemblage BS1 resemble those of normal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NMORB). These three assemblages are likely formed on a seamount setting, and the prevalent presence of carbonate minerals and omphacite quartzite stripes/gobbets suggests ancient pelagic sediments including marls are probably developed upon the basaltic seamount. Wherea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S2 assemblage are of volcanic arc basalt-type. The seamount with the pelagic sediments on it is brought into the subduction zone, and volcanic arc basalts formed on th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rench sediments are eroded and enwrapped in the subducting mass, they are altogether subjected to high to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subsequent exhumation towards surface. The HP-UHP metamorphic belt is thus interpreted as a subduction-accretionary complex formed by tectonic juxtaposition and imbrication of seamount, seafloor, trench and volcanic arc sequences during oceanic crust subduc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贵州喀斯特沉积物及其母岩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研究表明,喀斯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REE的丰度变化很大,与CaCo3和Al2O3百分含量呈相关性变化,并沿袭碳酸盐母岩的稀土分布模式,稀土解析结果表明,斯特化学沉积物及其母岩中稀土主要呈离子吸附态存在,喀斯特碎屑沉积物中,稀土主要呈类质同像存在。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三迭系碎屑岩地层中,发育一种与变质岩区发育的杆关构造相似的滚动构造,经笔者研究认为,其成因为层间滑动所致,形成过程可分为剪切破裂,剪切旋转和滚动磨园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以滇黔桂三省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为对象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现状,研究了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是形成石漠化的地质背景;崎岖的地表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成土缓慢且土层薄使其允许侵蚀量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使土壤易“丢失”;人口的增长及不合理的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西南天山的锑矿床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型、碎屑岩型和浅变质岩型 3类 ,并以后 2类为主 ,锑矿床主要特点是锑汞、锑金、锑银共生。查汗萨拉锑银矿床容矿岩系为碎屑岩 ,成矿物质来源于矿源层 ,断裂活动是成矿的主导因素之一。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赋存于浅变质岩系 ,矿体受一组早期为韧性、中晚期为脆性的剪切带控制 ,成矿物质多来源 ,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点 ,剪切作用活动及演化是重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6.
贵州普安铅厂泥盆纪主要发育中晚泥盆世的地层。区内出露有硅质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碳酸盐沉积占主导地位。地层总厚1056米,由碳酸盐角砾岩、泥灰岩、灰泥岩、砂屑生物屑泥粒岩和粒泥岩、礁灰岩、含石英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和硅质岩等组成,碳酸盐岩共占83%左右。剖面上微体生物竹节石类发育,硅质放射虫和硅质海绵骨针依稀可见。区内各地重力流沉积屡见不鲜,计有碎屑流沉积、高密度浊流沉积和少量颗粒流沉积。罐二段发育深水丘状生物礁。 铅厂中晚泥盆世以深水沉积为主,包括盆地相、盆地边缘相和下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贵州红粘土成因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红粘土是覆盖于碳酸盐岩系地层之上,由碳酸盐岩系地层中的不溶杂质为物质来源而形成的特殊红土.岩溶作用决定了红粘土的成土早期和物质来源的特点不同于其它岩石形成的土类;岩溶残余堆积物后期又经历红土化作用,造就了红粘土的基本特征.从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来讨论红粘土的成因,指出以上两个成土阶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红粘土成因的最主要环节,并分析了成因对红粘土特性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及测试手段,对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混合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混合沉积成因,并探索混合沉积与油气的关系。结果表明,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发育的混合沉积,包括混积岩和混积层系两种形式,其中,混积岩主要为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混积层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混积岩层系和陆源碎屑岩-混积岩层系;混合沉积在巴特肯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障壁海岸相和浅海陆棚相均有分布;混合沉积成因主要为相缘混合,其次为原地混合和间断混合;混合沉积在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三方面均具有一定贡献,古近系泥灰岩是巴特肯地区主要的烃源岩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区域性盖层,而白垩系-古近系灰岩储集层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碳酸盐岩,多为混积岩或混积层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早元古宙袁家村组岩层是吕梁地区主要的含矿地层.对岩层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组分测试,结果表明:主量元素以SiO2为主,次为Al2O3,TFeO和K2O,SiO2的含量与其他主要氧化物负相关;LILE和HFSE明显富集;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明显右倾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强烈;Ce异常极弱,Eu异常变化范围较大.袁家村组地层属副变质岩,原岩以沉积岩为主,沉积过程中风化作用较弱.物源性质以高成熟度的上地壳长英质沉积物为主,沉积过程可能混入了少量含古老沉积物成分和安山质岛弧火成岩组分的岩石,沉积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0.
河南桐柏龟山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环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河南桐柏龟山组由一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组成,主要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白云质大理岩及硅质岩。根据龟山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沉积岩;该组岩石形成于过渡壳性质的弧后盆地环境,为一套有利于成矿的火山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