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于其原发及继发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并且目前在黑河市的免疫鸡群中也有发生,我厂经两次免疫后的鸡群就发生一次,损失相当严重,后经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使病情得到了控制。发病情况我厂于7月11日进一批伊莎—褐商品蛋鸡,先后于19日龄、29日龄用中等毒力的双价细胞苗免疫,于36日龄即8月16日开始发病死亡,开始十几日,上百只死亡,高峰时达二百多只,于18日用中药治疗,20日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及剖位变化:病鸡、死鸡、死鸡尸体脱水,胸肌色泽发暗,胸肌和股肌有非常明显的斑块状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法氏囊水肿、…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上旬,四川某鸡场对3570只13日龄依莎雏鸡作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时发病死亡9只,到23日龄9天内共死亡814只,病死率达22.8%。对20只送检病死鸡的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20株(5%).但病料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为阴性,证明非病原菌所致,用病料与新城疫血清(抑制价1:640)作用后接种非免疫健康鸡1组的存活率为75%,直接接种未与新城疫血清作用病料的2组存活率为50%,剖检回归本动物试验自然死亡和人为处死的病鸡发现了较为典型的法氏囊病变,由此认为: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是引起鸡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中旬,某养鸡户的1700余只(30~40日龄)鸡突然发病,几天内死亡200余只,通过现场综合诊断(流行病学、症状、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急性败血性葡萄球菌病,用“菌敌”(主要成分为庆大霉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5年5日中旬,乌鲁木齐市某部付业队鸡场发生了一起鸡的急性败血症,经诊断为鸡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了疫情。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 发病情况该场于5日初自昌吉购买1.5日龄淘汰公鸡800只,饲哺一周后,于5月15日开始发病,至18日共死亡362只,死亡率45.2%。经现场调查,该群鸡营养状况较差,鸡互相啄毛现象普遍,鸡舍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羊的流动量增大,一些传染疾病不断发生,特别是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养羊业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搞好本病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对绵羊巴氏杆菌病进行诊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仅供大家参考。爱辉区大乌斯为村一户养羊84只,于1997年9月23日有26只先后发病,主要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佳,险行,呼吸加快,打喷涕、腹泻,有的双前肢立于高坡,当天死亡2只。一、剖析变化:皮下有小点出血和淡黄色液体渗出,胸腔内积有黄色渗出物,肺淤血,有点状出复和不同程度的肝变并有少量黄白色坏死灶、心冠脂肪及心问外暖有弥散性出血点,肾…  相似文献   

6.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菌具有易产生耐药性特点,不易控制,同时给鸡产品造成大量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很可能变成人类感染Ex PEC(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储库,禽类的肉、蛋产品常常是人们感染致病性E.coli引起腹泻及其他症状的主要来源。本文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发病机理、毒力基因、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防治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静宁鸡胚孵化,从E8开始到出壳,每日龄随机取5个鸡胚,甲醛固定,测量胚胎体重,取出脾脏,称重,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照相.结果:鸡胚的体重随日龄而增加,E8~E12增重缓慢,从E13开始加速生长,而脾脏的重量在E14开始迅速增长,到E18之后变化不大.E12时脾脏脾索清晰,脾血窦较大,E18时中央动脉明显,出现明显白髓,E20时出现笔毛动脉,血窦减少.表明:鸡胚的体重随日龄而增加,而鸡胚脾脏则主要在胚胎发育后期发育加快.随着鸡胚日龄增大,眸索和脾窦发生较早,而脾脏动脉发生略迟,最后脾脏的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这个谜流传了很长的时间,以至于它已经成为那些无法回答的问题的代名词。实际上,我们只需要对一些生物问题稍加分析就能解开这个谜。人们普遍认为,在现代鸟类进化史的某一时刻,两只不太像鸡的动物进行了交配,然后产下了一个蛋,最后这个蛋便进化成了鸡。出现这个变化到底是因为蛋在孵化的早期阶段胚胎发生突变,还是所有的遗传物质都是来自于上一代,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从定义上说,第一只鸡的上一代不能算是鸡,而它们生出了一个最终孵化成鸡的蛋。所以先出现的肯定是蛋。但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即一只不太像鸡的动物在成年之后发生…  相似文献   

9.
鸡只发病易给养鸡户造成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现总结经验如下,供业内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雏鹅水中毒病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以前未见报道。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若不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报道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对我市养鹅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发病情况我区爱辉镇四道沟村一位村民于5月10日购入鹅雏1,000只,5月13日死亡14只,以后陆续出现死亡,直到19日共死亡200余只。当时饲养员发现鹅雏都是饮水后发病死亡的,认为雏鹅死亡的原因是饮水过多,所以在20日停水一天一夜。21日上午开始给雏鹅饮水,饮水后立即出现大群发病,当天死亡150只,截止到22…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生产中,鸡大肠杆菌仍然是严重危害畜禽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鸡死亡的重要原因。大肠杆菌引起的仔鸡黄白痢导致死亡的例子较多,特别在农村散养户的鸡场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地影响养禽业的发展.采用敏感药物及有效的中草药治疗散养户或养殖场的大肠杆菌发病鸡,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发病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治疗等过程介绍。  相似文献   

12.
鸡葡萄球菌病是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皮肤坏死、脐炎、滑膜炎、关节炎等。二月龄以下的雏鸡死亡率较高,多为急性败血症的症状,成年鸡发病的较少,又大多表现为慢性。  相似文献   

13.
鸡胚法氏囊提取液对法氏囊复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莱杭鸡受精卵,孵化四天半时注射1.0mg或1.5mg丙酸睾丸素,以抑制法氏囊的发生,孵出的十三只雛鸡全部无法氏囊。用睾丸素处理过的鸡胚,分别在孵化十一日,十三日或十五日到十七日注射两或三次同期的法氏囊提取液,结果孵出的十只雛鸡中有半数有较小的法氏囊,其余五只无法氏囊。此种法氏囊的结构,和正常的相比表现出上皮褶数目较少,有的仅有髓部,有的尚有不发达的皮部,有的只有上皮芽,部分法氏囊上皮尚未分化。泸泡中的淋巴细胞排列疏松,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多,并呈玫瑰花簇状,线粒体也增多,因此证明法氏囊提取液有促使法氏囊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现状与综合防治进行了论述,为肉鸡、蛋鸡养殖生产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提供了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目的及方法鸡的寄生虫病对养禽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尤其是集中饲养的雏鸡群很易受害,常造成大量死亡,或延缓其生长。例如我校养鸡场今年所饲养的200多只雏鸡,有105只死于寄生虫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未死亡者生长也很缓慢,从7月15日孵出到10月20日治疗时为止,这些年令三个多月的鸡,体重一般仅有六七两,这样的体重,只及正常发育鸡雏的三分之一。又如小雁塔人民公社综合商店养鸡场所饲养的1500多只雏鸡,由于寄生虫病致死者竟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0月,某市一养鸡专业户,发现一群5月龄的罗斯母鸡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我们采取补充维生素D为主的治疗方法,疗效达98.73%。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症状:鸡于10月4日发病,病鸡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站立不起,两脚向左右伸出或前后伸出,胸骨突变形,弯曲,有的龙骨嵴甚至呈“S”形,有的龙骨嵴向内弯曲,有的病鸡有身体坐于腿上的特殊姿势。  相似文献   

17.
1991年4月上旬,四川某鸡场对3570只13日龄依莎雏鸡作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时发病死亡9只,到23日龄9天内共死亡814只,病死率达22.8%对20只送检病死鸡的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20株(5%)。但病料人工感染小白鼠试验为阴性,证明非病原菌所致。用病料与新城疫血清作用后接种非免疫健康鸡1组的存活率为75%,直接接种未与新城疫血清作用病料的2组存活率为50%。剖检回归本动物试验自  相似文献   

18.
对腺胃炎自然发病鸡的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可为该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集表现腺胃炎症状的鸡的腺胃,观察表观变化;再将其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腺胃肿大,颜色发白;腺胃乳头溃烂,出血;黏膜下层和固有层水肿,部分腺体充血、水肿,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表明患病鸡腺胃出现了严重的组织损伤,且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口市某鸡场雏鸡爆发一次 IBD 进行了临床、病理剖检观察、细菌检验及病毒分离,并与标准抗体的琼脂扩散试验以及病毒复制,确诊该次流行病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使用蛋黄抗体液治疗病鸡,有效地控制疫情。此外,还对海南省六个县(市)的10个鸡场及三个专业户鸡群进行了 IBD 血清学调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阳性率达64.2%.其中1—3日龄阳性率为18.41%,17—48日龄为92.42%,成年鸡为34.38%,不同品种鸡阳性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2003年-2004年我给各农户做 技术服务,发现禽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在85-90%以 上,死亡率在6%-17%,继发感染率死亡率可达 50%以上,病鸡发病日龄在14-35日龄,临床病症 主要以拉稀、呼吸困难较多,结合中西医治疗,疗效 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