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须突破传统的“文本中心”研究方法,向比较文化发展。这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变问题,更是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化发展趋势下,对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思考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应吸收种种思维方式的长处和优点,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比较文学“一旦兴起,就立即显示其活力,转瞬成为‘世界显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学科精神与使命。传播其精神并沟通大众,让大众共享比较文学,构筑比较文学的学术通道,运用中国先贤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原则,反对“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改善人类文化生态环境,共建平等对话,友好合作的多元文化,是21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是它从“世界显学”走向大众,沟通大众,全球共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东西不同文化区域的“诗学”涵义及其演变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实质上是指对于不同诗学体系和理论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不同民族传统和不同文化体系之中的文学理论。从历史建构过程看,比较诗学既是诗学自身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比较文学趋于深化所提出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相互依重又相互参照,成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对于我们今天的许多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即使就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一门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学科。一提比较文学,很容易就联想到比较的方法。不错,比较的方法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它不同于一般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比较文学有着自己特殊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著作,19世纪末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所提倡和建构的方法论特点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由于主张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并受到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为核心的科学思潮影响,波氏比较文学研究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并集中于对文学发展进化历程的梳理和建构。其追求宏观演进与综合比较的史学思维模式和科学原则方法在发生学意义上独成开创性学术渊源,而所奠定的方法论原则也为其后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学科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课程专业性、学术性极强,内容多课时少,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果,宜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利用已有的比较文学学术成果阐释学科原理、解析学科研究方法,结合实例研讨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学生提交论文分析报告的例证分析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7,(3):86-87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现有的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大都没有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纳入学科体系。海外汉学包含有对中国文学、文化观察和研究的独特的学术视野、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成果,在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流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立足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对话的立场,将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纳入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对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的影响,加强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陈寅恪先生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中国第一位从学科自觉高度提出比较文学定义的学者;第二,他用理论与实践活动丰富与发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范式与研究方法;第三,他在跨文化传播与接受方面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1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在两个方面体现了人类学对比较文学视野的开拓:一、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转向: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多样性及地方性问题;二、文学人类学的追问:文学的概念和功能究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注定是要引起争议的,因为它存有定义之争、名称上的名不副实以及认知的渐进过程等问题。比较文学在实践中有一个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在研究中衍生为“x+Y或者x与Y”模式。而这种误读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初期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下还有生存价值,不可以彻底地、全面地和不加分析地否定掉。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12.
考查了淮北城乡0-7岁婴幼儿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铁、铜水平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各年龄段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铁、铜(均值)含量,除0-1岁发中铜含量无差异外,其它匀有差异,发中锌、铁差异特别显著。发中锌、铜农村组低于城市组,而铁城市组低于农村组。  相似文献   

13.
扶余油层河湖频繁交替的比较沉积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四段扶余油层检查井岩心及测井剖面观察发现,扶余油层沉积环境快速多变,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交替出现,隔夹层稳定分布,在油层上部采收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油层下部出现了未动用油层。总结扶余油层的岩性、沉积相变化,发现其沉积环境与现代鄱阳湖沉积类似,两者都具有湖泊相、河流相沉积频繁交替出现的特点。将扶余油层与现代鄱阳湖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对比了扶余油层与现代鄱阳湖的沉积特征,提出扶余油层为与鄱阳湖沉积环境相类似的河湖交替相沉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而技术进步有赖于R&D经费的投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且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不可能承受超过国力的R&D经费的投入,必然的选择是提高有限的R&D经费的效率。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R&D经费资源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始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R&D经费的合理配置,最基本的是要在三大研发主体、三大研发活动以及各主体内部间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比较城市化研究、国内比较城市化研究、其他非区域性比较城市化研究3个方面,对近年来比较城市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6.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史上一次方法论的重要革命,为19世纪的学术研究树立了一个方法论的典范。着重探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方法作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应进行该系统比较,要考虑比较的效度和信度,并严格遵循比较方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理论。当代中国理论界在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正确认识这一理论,合理地利用这一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实绩,充分证明了该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至于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并非难于逾越。落入陷阱可能基于许多原因,而中国避免了落入陷阱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是属于不同范畴的理论,不能对二者作简单的比较。在目前的阶段,中国应继续坚持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而不宜再提出竞争优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以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依据,充分论证了比较体育所具有的跨国性特征,指出了比较体育学科与比较研究法的区别与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