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闻怪事》2012,(9):16-17
洞穴是地球人类探险活动最晚涉及的地方。即便在今天,我们对于自己脚下四通八达的洞穴也是知之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探险者才有勇气和机会深入其中,一睹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奇境。原来,地下蕴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奥秘……阴森恐怖的地下洞穴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南部约10千米处是一片宽阔的高地,高地上有一个小村庄———凯瑟鲍拉村。1902年,一些挖井工人在村里的哈尔萨福里尼街挖井时,竟然  相似文献   

2.
洞穴是这个星球上人类探险活动最晚涉及的地方。即便在今天,我们对于自己脚下四通。八达的洞穴也是知之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探险者才有勇气和机会深入其中,一睹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奇境……神秘的"蓝洞"在某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韵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从  相似文献   

3.
岩溶洞穴土壤颗粒分析及其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洞穴中的土壤作为一类洞穴沉积,具有很好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利用洞穴土壤来研究水土流失的成果还很少.2010年8月、9月在贵州毕节、清镇、花江的三个洞穴和一条地下河中采取了洞穴土样,然后在室内用比重计速测法对洞穴土壤进行了颗粒分析并将其与地表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洞穴土壤颗粒中粘粒含量远高于地表土壤,土壤通过...  相似文献   

4.
海澜 《青年科学》2010,(10):30-30
水晶洞穴 2000年,几名矿工在深达1000英尺(约304.8米)的地下发现了这个水晶洞穴,由此证明了仍然有许多惊人的自然奇观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水晶洞穴位于墨西哥奇瓦市附近的奈卡矿山,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在我国广泛分布,在长期的水溶解作用下,地表形成奇特山峰,地下发育出各种通道洞穴,也称"喀斯特洞穴"。洞穴内接近恒温,可谓夏凉冬暖,因此曾是原始人和很多野生动物的"五星级"栖身之所。7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3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以及我国境内许多智人、新人,其化石或遗迹均发现在各类喀斯特洞穴中。此外洞穴中还发现了灵长目等多种动物的骨骼化石。如今人类早已舍弃洞穴,在舒适的建筑内安家,但是仍有很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4,(7):10-11
洞穴生物新种:钩虾6月中旬以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对成都地区一些无人区的洞穴进行了一次针对洞穴昆虫的科考活动。考察活动中发现了大量洞穴生物。龙门山洞穴沟虾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物种。这种洞穴沟虾体长仅一厘米左右,与常见的虾外形差异很大,没有扇形的尾巴和长长的触角,身体里没有色素,几乎透明,甚至连眼睛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张帆 《大自然》2015,(2):8-13
洞穴因漆黑莫测的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构造而成为勇敢者的舞台。"地下工作者"似乎永远乐此不疲,与黑暗和未知共舞。带状条纹的大理石,巨大的石柱、石幔和石笋,怪异的洞穴生物一步步探索换来一声声惊叹。海南昌江地下宫,究竟有何魅力,让作者满怀敬畏,穿梭其间?"地下宫"位于海南省昌江县王下乡,是我们准备探测的一个洞穴。中国探险学会(以下简称CERS)在王下乡洪水村开展黎族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经有4年了,其间,我们曾探测过附近一个叫"皇帝洞"的洞穴。听洪水村  相似文献   

8.
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在黄土高原地区十分发育.对黄土洞穴的基本类型进行了介绍;调查发现区域上黄土洞穴发育密度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指出黄土洞穴在不同深度的发育类型和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黄土洞穴的利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黄土洞穴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黄土洞穴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不但直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对公路、铁路、油气输送管道、民居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均可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它也是黄土高原地下潜水藏一种重要的补给与排泄途径.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2,(1):8
水晶洞穴2000年,几名矿工在深达300米的地下发现了这个水晶洞穴,由此证明了仍然有许多惊人的自然奇观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水晶洞穴位于墨西哥奇瓦市附近的奈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岩溶洞穴。神奇美丽的石钟乳、珍稀宝贵的金属矿藏以及洞穴岩层的奇妙纹理,无不令人着迷。然而,与人们津津乐道的洞穴探险相比,一类数量众多的洞穴"原住民"却一直没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其实,与洞外世界一样,昆虫也是洞穴中最常见、最丰富多彩的动物类群。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岩溶洞穴。从古至今,人们对洞穴的探索和认知从未停止。神奇美丽的石钟乳、珍稀宝贵的金属矿藏以及洞穴岩层的神秘纹理,无不令  相似文献   

11.
洞穴环境与洞穴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喀斯特洞穴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营力溶蚀,侵蚀和崩塌作用下形成。由于地质构造,岩性及气候的复杂性,地表、地下洞穴形态复杂,类型多样,构成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开发价值。从洞穴的地质地貌,大气圈、生物圈、水文方面讨论,评价洞穴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国旅游洞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穴作为一种自然地貌景观被人们开发利用而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时,我们就称之为旅游洞穴,本文从洞穴理论研究者和洞穴经营开发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目前中国已开发的旅游洞穴作出了较为详尽的两种分类--理论性的分类和实践性的分类,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洞穴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洞穴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喀斯特(Karst,又称作岩溶)分布广泛的国家,喀斯特出露在12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士陆地面积的1/7。我国还具有多种多样的喀斯特类型,特别是连续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的南方峰林喀斯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喀斯特,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喀斯特现象中,最受人类关注和能引起人们极大兴趣与想象力的则是洞穴(caves)。洞穴是指人们可直接进入或进行探测的地下空间。广义的洞穴有自然洞和人工洞两大类。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研究内容最丰富的则是形成于可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流体运动的最小阻力原理,阐述了地下径流在洞穴形成中的作用,并分别就紊流液态下的有压管流和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流做了证明。在岩溶通过的汇合,分叉与交叉处所形成的夹角不是随机的,它对应于水流通过该处时水头损失的最小值。一般这个夹角有向直角演变的趋势。其结果都是以扩大岩溶通道的空间体积来实现的,在这里往往会形成一个大的地下厅,最小阻力原理控制下的地下径流的侵蚀扩容作用,是岩溶分异发育的最基本的水动力学条件。图4,参8。  相似文献   

15.
游览洞穴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洞穴术语,世界与我国游览洞穴研究现状。对于游览洞的开发,首要的是洞穴景观资源的研究、评价;再则是洞穴环境研究及评价;第三是洞穴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人行为的环境影响评价。这些迄今尚无规范可循。本文还提出保护洞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洞穴微生物因素对同位素信息的影响,选择贵州中西部地区的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利用B-4固体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观察和了解洞穴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并应用XRD分析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成分,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微生物对洞穴沉积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洞穴中微生物作用促进CaCO3形成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取样的几个洞穴中均有发现;此外,受试验体系中离子成分和CO2饱和度的影响,实验室体系下微生物形成的CaCO3晶体主要由方解石和球霰石组成.  相似文献   

17.
贵州龙宫喀斯特地貌发育与洞穴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宫水系主要由东、西两支组成,两支流之间在一年中又根据季节不同而通过地表溢流或地下伏流相串通。挽近以来由于新构造强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喀斯特地貌回春发育,由北而南呈现峰林溶原→峰林谷地(盆地)→峰丛谷地(洼地)的系列更替。龙宫地区洞穴成因及发育与地下河系变迁密切相关,上层洞呈潜流型水平穿洞的特点;中下层洞往往相连,洞顶钟乳石发育、底部为现代地下河床,追踪构造薄弱带垂向下蚀,具有明显的裂隙洞特征  相似文献   

18.
洞穴动物     
在一般人的脑海里,地下洞穴,特别是那些已为现代地下河所遗弃的洞穴,往往是同黑暗、潮湿及令人感到可怕的寂静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在具有现代地下河的洞穴中,尽管地下河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响,但仍给人以单调、孤寂、与世隔绝之感.洞穴内的一切,似乎都处于凝结之中:形态万千的石钟乳、石笋,好象一座座雕就的石像,构成了一幅幅亘古不变的画图. 可是,当你经过仔细的观察和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在这黑暗、寂寞的世界里,仍然存在着生命的喧嚣、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里有形形色色的洞穴生物在生息,在繁衍,在竞争.正是它们,构成了独特的洞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喀斯特洞穴生物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在溶洞这样一个不同于地表且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中 ,生物的生理特征、食物网结构及其在洞穴内的分布特征 ,指出了岩溶洞穴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概述了洞穴生物研究在生物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岩溶洞穴的强迫流示踪实验模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钻孔揭露的岩溶洞穴体积的新方法—强迫流示踪法,即在钻孔揭露的岩溶洞穴中定量投放示踪剂后,将小型搅拌设备放入洞穴中,强力搅拌洞穴中水体,使示踪剂迅速扩散至整个洞穴空间,同时观测搅拌中心的示踪剂浓度变化,得到示踪剂浓度历时曲线,依据不同的示踪剂浓度历时曲线计算不同类型洞穴的体积.本文还同时提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封闭岩溶洞穴在强迫流条件下的示踪曲线概化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些模型.封闭岩溶洞穴的强迫流示踪模型表明,每个(或与搅拌中心等距的每组)洞穴的开阔壁面均有可能使搅拌中心的示踪剂浓度历时曲线产生一个拐弯点,壁面离搅拌中心越近,拐弯点越明显,随着距离的增大,拐弯点不明显;拐弯点出现的时间与示踪剂在强迫流条件下到达洞穴壁面的时间有关,壁面距搅拌中心越近,两者的一致性越好,距离越远,拐弯点出现时间越滞后于示踪剂到达洞穴壁面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