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毕业生的择业是每个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自编的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择业满意度和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多数毕业生对自己选择的工作较为满意,最满意的方面体现在"保障"和"自我价值"上,最不满意的方面体现在"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上;而对择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文凭"和"自身素质",影响最小的因素是"他人"和"准备"。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选择职业终究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因此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观念的树立与健康择业心理的形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择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高校工作的热点.而职业生涯规划恰恰又是大学生择业问题上的薄弱环节.高等学校应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成立专门部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加强职业咨询和人才测评的力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困难家庭学生就业的理念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毕业前的计划、求职途径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择业的考虑等方面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理念,提出了重视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加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开设绿色通道,解决后顾之忧,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建立"特殊群体"档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有611万人。目前,招聘竞争愈发激烈,加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这预示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使得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金融危机背景下,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择业方向、择业困惑、择业途径、择业准备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拟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计划经济下"统招统分"模式的消失使"择业"一词日渐升温,随后"择业难"也成为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感到一片茫然: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若就业该从事什么职业,自己能胜任什么职业,面对择业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网上发帖等方法深入调查探析大学生择业观,以帮助广大毕业生更好地进行人生定位,择好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7.
王东红 《科技信息》2008,9(5):61-62
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学生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随之增多.本文根据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促进大学生平稳有效地就业.  相似文献   

8.
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施"自主择业、自由就业"的政策,许多大学生在价格机制调节的就业市场上反倒有了"失落感"。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择业观念,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次调查对石河子大学外地生源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理性就业意向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了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要更新择业观念,从容面对挑战;指出求职择业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分析求职择业的途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0.
户外就业是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重要渠道,也是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前提和基础。高等院校全面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新体制,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成为政府和各级妇联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展开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省独山县布依族高中生为例,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探讨了布依族高中生职业兴趣的特点。结果表明:1.布依族高中生的职业兴趣倾向排序为:社会型、研究型、企业型、艺术型、现实型、常规性;2.其职业类型在年级和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影响其职业选择的最大因素是兴趣,社会需要对其影响较小;4.其择业的价值观主要是看工资福利,是否有利其能力、专业特长和兴趣的发挥;5.在职业计划方面,总体上有明确计划的很少,但女生优于男生;6.其职业兴趣分化程度不高,一致性较差,但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德性教师论”倡导教育的完整性,教师从智德信行的高度对人的生命的创生.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或数学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德性教师论”教育观应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育信念、人文精神和自我更新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反思性实践与加强合作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云南苗族的踩花山已有悠久的历史。踩花山的起源有“战争说”、“求子说”等说法。踩花山既体现了苗族同胞对祖先的缅怀,也反映了苗族同胞对生殖繁衍的追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踩花山已从最初的祭奠祖先或男女交游演变为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共同欢乐的节日。  相似文献   

14.
略论物业管理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几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业内人士将其归咎于物业管理合同的计价方式,提出用“酬金制”取代“包干制”的想法。事实上,“酬金制”与“包干制”各有其适用范围,“酬金制”五种类型合同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护人员群体对社会的价值愈加受到关注,因此培养环节也更应被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基于人职匹配理论和“压力-脆弱性”模型,探索和验证以危机脆弱性和生命意义感为中介变量的医学生内外倾人格特质对职业认同的多重中介机制模型。对全国多所高校的204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医学生外倾性人格特质正向影响职业认同,内倾性人格特质负向影响职业认同;(2)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会部分中介外倾性人格特质与职业认同的关系;(3)医学生危机脆弱性和生命意义感在外倾性人格特质与职业认同间发挥部分链式中介效应,同时在内倾性人格特质与职业认同间发挥完全链式中介效应;(4)对于外倾性人格特质来讲,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独立中介效应要显著大于危机脆弱性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此研究结果为医学生个体探索职业生涯以及社会医务人才培育助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因材施教"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规模化、标准化的分类(专业)教育方式,不但不排斥“因材施教”,反而为这种教育思想的深入贯彻搭建起了更为科学和完整的系统平台。与古代原始的“因材施教”,注重处理教师与学生个体关系的方法不同,这种大系统平台上的“因材施教”的实施方式与实现途径更为复杂,科学性要求更高。它追求通过多方面、多因素的科学协调整合过程或系统构筑过程,达到学生主观志趣与其个性特质的统一;学校专业教育与特色人才成长规律的统一;“施教”内容与培养对象的“材质”和社会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氏族→部落→民族”是人们共同体演进的普遍规律。在世界人们共同体演进的过程中没有“族群”位置 ,不宜以“族群”取代民族 ,也不宜以“族群”表达民族以下支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动画从昔日辉煌到今天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丢失了民族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辨证统一的,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容易走向世界,而一味模仿的动画艺术很难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竞争力。要提高我国动画的民族性,根本之策在于改进动画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重技术、轻文化的教学观,加强专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19.
广西巴马县东山乡文钱村有瑶族“弩村”之称,至今还保留着做弩的传统。这里的瑶族木弩构造比较简单,是一种传统狩猎工具。村民中的两位制弩师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和家传的木弩,讲解和演示了瑶族弩的选材、结构、制作工艺与工具、调试、用法以及有关力学知识。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射弩列为比赛项目,巴马县体育局对参赛的弩做了局部改进。  相似文献   

20.
吴畅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02-1604
英国判例法在普通法系法律渊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茁壮成长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王权的"适当"强大促成了统一的法律秩序;司法权威性和独立性的较早确立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使判例法得到有效的遵循和发展;经验主义的民族性促使英国选择和偏爱判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