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齿轮轴是齿轮油泵核心零件之一,为研究其结构的优劣对齿轮油泵使用寿命的影响。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齿轮油泵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在定义设计疲劳曲线( S-N曲线),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对齿轮轴进行疲劳分析,最终得出齿轮轴的对等应力等相关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为预测齿轮油泵的疲劳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比较了现有识别有杆泵抽油井泵工况分类器后,提出了将Fisher分类器应用于这一多类问题的识别领域,着重讨论了其设计方法,即推递计算了特征均值和协方差,并给出了初始条件和对称条件.由于Fisher分类器仅要求已知工况样本的特征向量均值及协方差矩阵,放松了样本特征正态分布的要求,提高了诊断有杆泵抽油井泵工况的正确率;递推式的给出,大大减少了泵工况特征库数据的存贮量和分类器设计的计算量,便于特征库数据的补充和修改.文末给出了4种工况下以泵功图灰度统计量为特征的分类器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制反渗透海水淡化用高压轴向柱塞泵,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其机械动力学和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预测.泵的三维几何模型基于结构设计得到:通过施加运动学约束和对关键零件进行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了泵的机械模型;通过对泵内动态压力和流量分析得到了泵的流体模型;联合机械模型与流体模型建立了泵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运行泵虚拟样机模型获得了主要零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泵出口的动态流量和压力规律及关键零件的动态等效应力等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泵的主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关键零件具有较大的强度裕度,可以在更高的压力等级下运行.  相似文献   

4.
旋流泵中颗粒运动方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旋流泵叶轮在无叶腔的位置对泵特性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旋流泵中叶轮的最佳安放位置,分析颗粒在泵中的运动轨迹是必要的.将两相流运动受力分析的知识运用到常见的颗粒在旋流泵受力分析中,并将旋流泵中具体颗粒的大小、密度等数据代入到各个受力的表达式中进行量级比较,在忽略小量的前提下推导出颗粒的运动方程.提出对颗粒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将其时间差分转换为空间差分和流体采用耦合求解的数值方法,从而为最终数值求解大颗粒在旋流泵中的运动轨迹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的油田注水泵站最优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注水泵站系统效率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注水流量、注水泵泵压、注水泵排量等为参数建立约束条件,建立了注水泵站的最优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并以现场实时采集数据及生产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优化计算出注水泵站各注水泵实时运行参数.最后,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和狮子沟注水站的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Matlab仿真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油泵污染磨损铁谱读数推导出了预测泵容积效率的公式,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铁谱数据与泵的容积具有较好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二甲醚发动机燃料喷射过程的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甲醚(DME)燃料喷射过程中泵端、嘴端油管压力和喷油器针阀升程进行了测试,考察了燃用DME时泵端和嘴端油管压力建立的起始点、最大压力点以及喷油器针阀升程曲线的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甲醚燃料喷射规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影响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主要因素,造成砼泵送堵塞的原因以及改善混凝土可泵性的相应措施,并给出了避免堵塞,增强砼可泵性的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无泵循环液体除湿型空调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无泵循环的氯化锂水溶液除湿系统中气泡泵 吸收器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研究了它们的特性,为除湿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吸收器的溶液与空气流量比的合理值应小于2.0,设计时取1.0-1.5为宜;气泡泵的结构尺寸由溶液循环的阻力分析来确定,其重位阻力损失占79%,摩擦损失占18%;气泡泵的加热强度应控制在使溶液的提升量和放气范围同时增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在一元流动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泵内各项损失,建立了D型泵的效率预测模型。通过对几台泵进行试算,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离心泵振动测试时仪器较多、仪器可靠性较差和测试成本偏高等缺点,运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LabVIEW图形化、模块化的编程语言编写了数据的采集、处理、保存和故障诊断程序,并且利用闭式回路试验装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组建了离心泵振动测试系统.详细阐述了虚拟仪器系统的硬件结构与软件构成、设计思想及其理论依据.虚拟振动测试系统以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多通道的数据采集、数据实时分析和数据保存等功能.通过该虚拟振动测试系统可以采集试验离心泵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对所得信号数据进行轴心轨迹分析和频谱分析,实现了离心泵的故障诊断.最后在离心泵实验台验证了该虚拟仪器系统在实际振动监测中的有效性,该系统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易于维护和系统扩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工况测试系统进行井下单螺杆泵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井下单螺杆泵工况诊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优化两大部分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井下单螺杆泵井生产状况的实时监测 ,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了解螺杆泵井的转速、扭矩和载荷等参数 ,并通过优化设计部分进行与理论值对比 ,从而指导螺杆泵井的维护工作 .通过现场应用 ,取得了井下单螺杆泵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尤其是直观地展示了螺杆泵启动阶段的运转特性 .目前已在 4口井上应用 ,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喷射泵工作在最优工况 ,提高喷射泵采油系统的效率 ,给出一种根据地面测试数据推断喷射泵井工况并同时计算油井产能的方法 .地面测试参数包括动力液和混合液的压力、流量、温度等 .采用多相垂直管流的计算方法由地面测试数据得到井下动力液泵入口处和混合液泵出口处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用喷射泵在非等密度体系中的特性方程计算得到喷射泵工作的压力比 ,由压力比计算得到泵吸入口处的压力 .这样 ,就可以计算出诊断喷射泵井工况所需要的压力比 ,流量比和泵效等工况参数 ,泵吸入口压力还可用来计算油井的产能曲线 .用这种方法对喷射泵系统进行工况诊断仅需在地面测试数据 ,避免了测试井下数据的困难 ,测试过程不需停泵 .文中论述了喷射泵井生产系统主要故障形式和诊断方法 ,并给出了两口油井的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时掌握液压泵的健康状况,提高对泵的监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控制液压泵的可靠性在线测试与健康管理系统方案,对现有控制器进行改进设计,使其具备实时采集液压泵的运行参数的功能,并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将参数送至云数据中心进行分析,以实现液压泵的在线健康管理和液压泵可靠性评估与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液压泵寿命的在线预测与健康管理,同时减少时间成本,降低实验损耗.   相似文献   

15.
从高压液压泵试验台液压回路、传感器、接口及测试软件入手 ,建立起一套集试验系统 ,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为一体的高压液压泵计算机测试系统 .  相似文献   

16.
车用电动燃油泵性能检测及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电动燃油泵性能检测方法的弊端,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新型燃油泵性能检测与评价系统,实现了燃油泵参数的自动采样、存储、动态显示功能,并能够依据检测结果自动评价燃油泵的性能.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电动燃油泵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37m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基于AMESim软件建立臂架系统仿真模型。对泵车臂架在水平工况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试验,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喷油泵构造机理及机械原理,开发了一种实用的油泵相位角动态测试系统,该系统用单片机做控制器,在线测量油泵的动态相位角参数,用单片机的C语言设计监控相位角的数学模型,以便为油泵调试人员提供量的依据。采用测量油泵停油信号的方式,消除静态相位角测量的弊端,较好的解决了其精度差,移植性差,无法自动更新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直膨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系数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在热泵系统制热模式下,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该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热泵系统的性能参数,并在所建直膨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试验台上测试该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管壁温度、制热量、性能系数等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较吻合,证明模型基本可靠;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大,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和性能系数都会随之增大;随着冷却水入口水温增大,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和性能参数都会随之减小;热泵的性能系数在2.8~4.5之间,高于常规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地源热泵实验系统,设计了实验装置测试系统和测试步骤;研究了地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并且对地源热泵机组供热量和COP值进行测试及数据分析。试验表明,地源热泵制热性能实验系统设计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