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弯孢属(Curvularia Boedijn)的分类学作了简短的阐述。报道了河北省弯孢属真菌的10个种,其中4种为国内新记录种,5种为河北省新记录种。国内新记录种是枝孢弯孢(C.brachyspora Boedijn),香茅弯孢(C. cymbopogonis Grove & Skolko),中隔弯孢(C. intermedia Boedijn)和管突弯孢(C. protuberata Nelson & Hodyes);河北省新记录种是须芒草弯孢(C. andropogonis (zimm.)Boedijn),苍白弯孢(c.pallescens Boedijn),棒状弯孢(C. clavata Jain),膝曲弯孢(C. geniculata(Tracy & Earle)Boedijn)和近缘弯孢(C. affinis Boedijn)。文中有种的鉴定特征描述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采自河北省的丝孢菌纲的3个国内新记录种,它们分别是节簇孢属(Gonatobotrys Cda)的简单节簇孢(G.simplex Cda),小枝双孢属(Diplocladiella Arnaud apud M.B.Ellis)的拟梯孢小枝双孢(D.scalarioides Arnaud apud M.B.Ellis)和斯佩霉属(Spegazzinia Sacc.)的四方斯佩霉(S.tessarthra(Berk.& Curt.)Sacc.)。节簇孢属和斯佩霉属系国内新纪录属,小枝双孢属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以棘孢小单孢突变株(Micronozpora echinozpora JIM-401)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结合UV照射及高能电子流诱变,筛选出MS-116菌株,30吨发酵罐试验,其C2b组分达85.6%。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南北各地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55个菌株的研究表明,该病菌在自然情况下易产孢,人工培养需在荧光或黑光照射下产孢,在黑暗下不产孢,不同菌株对不同的光质处理其产孢反应存在差异,某些菌株在两种光质下产孢能力均强于其他菌株,某些菌株在一种光质下产孢能力强,而在另一种光质下产孢能力弱,而有的菌株在两种光质下产孢能力均很强,供试菌株在PDA,Czapek,松针煎汁(红松,马尾松,湿地松)和玉米粉培养基上的生长,产孢能力以及在灭菌松针上的产孢量亦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S.sapinea群体在生殖生长适应性及其产孢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在常规人工培养条件下产生繁殖体及繁殖孢子的球壳孢目的真菌,通过预培养后扫刷营养体,经过光诱导能产生繁殖体及繁殖孢子;在常规人工培养条件下不产生繁殖体及繁殖孢子的从梗孢目的真菌,通过预培养后扫刷营养体,在常规培养条件下也能产生繁殖体及繁殖孢子.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疣孢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崇州双孢蘑菇疣孢霉受灾严重地区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其纯培养特征、微观形态特征及回复感染验证确定该致病菌为疣孢霉(Mycogone sp.).经过初筛、复筛从21种杀菌剂中筛选出对该株疣孢霉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的6种,测定两两复配对疣孢霉和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复配使用比单一杀菌剂效果更好,实验确定了两个较好的复配组合:果鲜灵(100000倍稀释) 甲醛(40000倍稀释),施宝功(100000倍稀释) 洁霉精(20000倍稀释).它们对疣孢霉的生长抑制率均达到了100%,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粘球生孢噬纤维茵,能产生大量的孢外多糖。此种多糖是由七种单糖组成的新多糖,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耐盐性。在100℃加热一小时,性能不变,在 pH2-12范围内稳定。在10立升发酵器中,转化率为31-50%,收得率为5-8克/升。经初步试验,在石油开采、食品及医药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宁夏横山堡上石炭统孢子化石小唇凹环孢SimozonotrileteslabellatusWang1984和山西轩岗、平朔上石炭统发现的本溪凹环孢Simozonotriletesbenxiensis(Liao)Liao1987是同物异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前者提定的种名有优先权,宜保留使用,而后者为不可用名称。  相似文献   

11.
分离灰葡萄最好采用被感染的植物材料为分离源,利用显微操作法挑取孢子划线分离。适宜的分离培养基是麦芽-马铃薯汁琼脂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3.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野生双孢蘑菇菌株 96 .4(Agaricusbisporus)和它的 2 0个单孢菌株的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 ,结实能力和杂交表现等方面 .研究表明 ,在菌株 96 .4和它的单孢菌株之间以及在 2 0个单孢菌株之间在子实体的形态和菌丝、孢子显微形态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在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异 .研究还表明在不同基因型的异核体菌株之间可能出现体细胞杂交 ,也许正是这种体细胞杂交的基因重组使得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并保证了这一特殊物种的自然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  相似文献   

13.
激活真菌基因组中沉默基因簇,可令其产生新的次生代谢产物,改变培养条件是有效的激活方法.本文研究了固态培养方法对一株产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固体发酵能够产生2种液体发酵中没有的产物,对其中一种产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该物质的最高产量达到每克培养基质0.354mg,在HPLC谱上的保留时间和紫杉醇接近,值得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固体发酵技术以其独特性和环保优势,再次受到重视.本实验显示固态培养能够诱导该真菌产生2种稳定的次生代谢物,比单纯液体发酵更有优势.本研究还优化了固体发酵基质、发酵时间等条件,为进一步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产自福建的蒂鲁帕蒂切孢藻(Temnogametum tirupatiense Iyengar).它是中国切孢藻属的一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产具纤毛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个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射毛孢属Stauronema(Sacc.)H. & P. Syd. &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等4属。其中多毛孢属和射毛孢属系国内首次报道,并分别记载一新种,中国多毛孢(P. sinensis W. P. Wu)和一新记录种,甘蔗射毛孢(S.sacchari H. & P. Syd. & Butler)。在刺杯毛孢属和双毛壳孢属下分别描述了2和1种。它们分别是新记录种刚毛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strigosum(Pers. ex Fr.)sacc.),确认种槭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acerimum Pk.)和河北省新记录种双毛壳孢(Discosia artocereas(Tode ex Fr.)Fr.).对这些种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编号3—50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3—50气生菌丝上着生半个孢子,常形成穗状生长体。基内菌丝生长好,有时可见到横隔,产生单孢子。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属细胞壁TV型,故属于糖单孢菌属。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与绿色糖单孢菌相似,但又有差别,是一个新变种,定名为绿色糖单孢菌福建变种(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 var.Fujianensis Ruan).  相似文献   

18.
高强  刘自熔 《山东科学》1994,7(2):54-58
通过对菌株产量分布参数的统计学分析,棘抱小单孢菌74#被选作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的出发菌株.获得小诺霉素含量为80%的高产突变株的概率以紫外线对原生质体悬液30秒诱变处理为最高(22.8%),5株高产突变株的小诺霉素组份与效价平均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3.3%与51.2%.初步探讨了甘氨酸对原生质体化的作用机理以及原生质体诱变与再生处理提高小诺霉素产生菌生产能力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盆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保存时间的菌丝体进行出菇时间、出菇品质以及生物学效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体经过干燥保存后仍可正常出菇,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出菇时间也相应延长,出菇粒数和粒重以及生物学效率都呈现出递减趋势.综合分析认为,保存期在360 d内为宜.通过喷施营养液复壮,可以有效缩短出菇时间和提高生物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黑孢块菌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孢块菌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块菌,综述了气候、土壤、微生物区等自然条件与黑孢块菌生长的影响关系,对黑孢块菌的生态学特性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