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庾勇坚 《科技信息》2013,(11):127-128,179
数控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配有自动换刀辅助机构。在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自动刀具交换。而在交换过程中加工中心主轴需要进行主轴的周向定位,但如果主轴定位中产生抖动或位置错误则加工中心很容易误动作使设备和刀具损坏,影响生产的效率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加工中心换刀的动作及原理、找出故障的原因、改进主轴定位的方法,把主轴抖动和错误定位排除。  相似文献   

2.
黄春平 《海峡科学》2006,(11):94-95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对立式加工中心(TH5680)进行改造.增加一轴为数控NC转台.在机床主轴孔前端装一个磨头.利用数控加工中心的五轴三联动.Z轴与NC转台的相对运动对主凸轮的曲线进行范成法磨削.从而得到两个同步的主凸轮.并进行机床改造;工作原理分析;主凸轮加工工艺安排;程序编制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梁骞  侯淼 《科技资讯》2011,(11):97-97
通过对数控加工的特点、决策规则以及创成模型的分析进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创成过程进行介绍,之后对基于加工中心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并说明机床加工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差因素,机床的加工精度的提高与实际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条件有很大关系.要想生产出精度较高的产品需要工艺人员不断的尝试并积累每次的工艺数据,以验证设计数据并在以后的设计中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精密机床主轴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的主轴性能退化评估方法.建立了主轴性能退化模型,使主轴状态便于监测和评估.首先采用小波包阈值对电流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去噪后的电流信号提取时频域特征量,构造多域特征空间.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数据降维,用降维后的样本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以获得最优性能退化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主轴实验台主轴性能退化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正确,可以准确评价主轴性能.   相似文献   

5.
数控加工中心是现代机床制造业中进行复杂型面等快速高质加工的关键装备,可靠性存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高其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国产数控装备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以某系列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长期所记录整理的故障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建模分析,通过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方法对其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行了研究,针对其中影响整个数控加工中心可靠性的关键部位,提出了可实现其增长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速干切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在铣齿加工过程中存在振动现象明显、稳定性差、加工精度低,所加工的工件齿面有振纹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铣齿机的结构和切削受力进行分析,建立了铣齿机刀具主轴系统的振动模型。依据振动模型设计了基于铣齿机的振动测试实验方案;并完成了振动信号的采集。在信号处理中,为了从实验数据中解析出故障特征信息,采用了时域分析法中的波形诊断方法和数值分析诊断方法。根据振动信号的时域分析结果,得出了机床产生振动的根源,即机床主轴存在轻微的不平衡、主轴前轴承存在损伤和刚度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为机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轴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特性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主轴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HMC50型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主轴系统的前七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计算了临界转速.验证了主轴系统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今后机床的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因异构数控系统多样造成设备数据采集和状态评判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通用的数据采集和设备状态智能评判方法. 首先由能耗信号采集器采集设备加工时的能耗信息并分析能耗特征. 采用加工仿真或预先采集的方法,收集各NC代码加工时设备主轴的能耗信息,进行信号变换形成标准能耗信息库. 然后检测数控设备的能耗信息并视为时间序列,应用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信号进行变换,采用基于编辑距离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将该时序信息和标准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判断数控设备的加工工件类别和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 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数控设备状态智能采集系统,实现了设备数据的采集. 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控制铣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利用切削振动信号、机床主轴电机功率和主轴转速信号等多控制条件,设计了数控铣床切削振动控制系统。对VMC850数控铣床切削振动信号进行了检测,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确定了均方根和功率谱密度等数控机床切削振动控制的参量的阈值和切削加工参数的回避值;结合主轴电机的功率和主轴转速等信息,对机床切削参数进行了控制,实现了对进给速度和主轴转数的智能控制。该控制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数控机床的振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HTM125重型双刀架五轴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关键部件—主轴箱动力学特性,提供优化结构依据.方法应用Solidworks建立HTM125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轴箱三维模型,并把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分别进行模态和谐响应的分析.结果得出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轴箱的前6阶固有频率、振型云图以及关键点沿X、Y和Z向的幅频曲线.主轴箱前6阶振型云图表明了主轴箱发生共振时的振动趋势和箱体的薄弱环节,通过对主轴箱固有频率和关键点谐响应变形量的分析,得到了机床加工时主轴箱应该避开的激振力频率,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结论得到了主轴箱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为后续主轴箱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保障高档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开展了刀具系统知识库构建技术研究.重点面向高档车削加工中心,构建以刀具系统为核心的状态监测试验平台;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获取方法;进行了知识库模型构建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远程网络的知识获取试验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整机运行状态数据查询,为揭示机床运行中的动态性能和故障产生机理以及分析各特征参量与各种故障的内在相关性提供了关键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2.
RBF网络在线建模方法在热误差实时补偿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性能,对一台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轴温度与主轴径向热误差关系分别进行离线建模与在线建模对比研究,并将2种建模方法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反映数控机床的热特性,准确实时预报机床热误差.当工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在线建模能够及时补充系统信息,更好地反映机床系统热性能,从而精确预报机床的热误差,提高了误差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3.
NC数控加工中心辅助编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DXF图形交换文件结构及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从加工工序图中提取出数控加工所需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数控加工的工艺要求,对这些图形数据信息作了进一步处理,自动生成了符合数控加工中心代码格式的数控程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GK650高速切削数控加工中心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低阶振型分析;构建机床试验模态分析系统,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立柱是制约GK650高速切削数控加工中心性能的主要部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机床主轴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其热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以建立主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结合主轴系统与普通水箱之间的冷却模型,对带有冷却套的主轴系统进行了热特性分析,得出了主轴系统的热特性曲线;根据分析结果,对XK717数控铣床主轴部件冷却套的布局进行了改进设计,为优化数控铣床主轴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提高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该文首先分析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加工的难点,接着以QQ公仔模型为例,论述了UG和Vericut软件在数控加工中应用过程,包括曲面造型、工艺安排、仿真加工、实体切削验证,结合3轴联动FANUC数控加工中心实现了实际的数控加工。通过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复杂表面零件表面加工质量,能缩短产品设计与制造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铣刀渐进磨损过程的特点,从切削力、主轴端振动位移、主轴端振动加速度和主轴电机功率等信号中提取了8个反映刀具磨损状态的特征参数,提出用模糊回归分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监测铣刀后刀面磨损带面积.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的实验表明,模糊回归分析计算的后刀面磨损带面积与实际测量值基本相符,计算效率高,能够满足小直径立铣刀磨损在线监测要求,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数控加工中心误差G代码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数控加工中心误差的G代码补偿方法,应用刚体运动学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技术建立了多轴数控加工中心空间误差的通用模型,把加工患具相对工件的终端误差表示为各个误差源和刀具位置的函数,给出了全部运动误差参数的激光干涉仪识别方法,提出了数控加工中心三种基本运动的误差补偿算法,在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该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误差补偿后使加工中心的系统误差减小80%-90%。  相似文献   

19.
数控加工技术近年发展迅速,而数控加工技术以加工中心为主要代表。本文分析了加工中心的编程技,常用的指令的应用,及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建立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的线性回归分析建模原理的不足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段修正系数建模机床热误差方法,并对其原理及建模补偿策略进行了详细推导.通过对数控车削加工中心主轴径向热误差进行建模补偿试验,可以看到,在建模时使用的原始采样点处,拟合误差几乎为零,代入非原始采样点数据时,由模型算得的热误差补偿值和原始采样数据具有很好的拟合性,表明这种建模方法可有效提高热误差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