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废弃物来制作生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制作过程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效果。该模型使用方便,课堂使用时作用效果明显,可作为永久教具使用。 相似文献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 3年 ,美国遗传学家沃森 (We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Crick)在英国《自然》(Natare)杂志上于 4月 2 5日发表论文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个发现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在生命科学史上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 历史的回顾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诞生五十年来 ,分子生物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现和突破 :195 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科恩伯格分离并提纯出了DNA聚合酶。 195 7年科恩伯格与美国生物化学家奥乔亚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了DNA和RNA ,于 195 9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们… 相似文献
3.
代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4):178-179
介绍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社会条件,论述了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回顾DNA双螺旋发现的里程碑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智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749-752
从研究资源分配的调整、研究模式的转变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DNA双螺旋模型提出的里程碑意义。提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阻挡的,人类的理性之光总会驱走黑暗,为世界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以前,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有意思的是,从发现的背景和过程来看,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不是由传统的生物学者建立的,而是由一群物理学家(晶体学家)缔造的。 相似文献
6.
庚镇城 《科技导报(北京)》2003,(7):19-24
1953年4月25日在生命科学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了由美国年轻的分子生物学家华生(JamesDewey Watson,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HarryComptonCrick ,1916—)共同撰写的一篇不足1000个词的小论文 ,题目是“核酸的分子结构”(MOLECULARSTRUCTUREOFNUCLEICACIDS) ,副标题为“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他们俩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今天已广为人知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 ,简称R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由于这个模型合理地阐明了遗传物质———基因的特征 ,… 相似文献
7.
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被伽俐略对科学的求真、执着、和不屈所感动着,常常被“踩在巨人背上”的牛顿的谦逊和聪慧牵动着。那时很小,总认为科学界是坦诚的,是很少被功利污染的一块净地。况从小就被“不说谎、不作假”的美德熏陶着,于是乎在我的想象中科学家都是智者、圣者,都是所谓的“君子”。记不得从何时起,幼小的心灵中便有一 相似文献
8.
1953年4月25日,年仅25岁的詹姆斯·沃森(J.Watson)与同在剑桥大学的合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Crick)一起,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仅两页的论文,提出了DNA的结构和自我复制机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这一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学科领域,为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过程的发生、遗传、发育、衰老、进化及生物体内部细胞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运载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林业、医疗、环保、化学、材料、信息和能源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如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转基因和克隆生物,改变结构提高功能的蛋白质,用于医疗检测和环保监测的生物芯片,高疗效个性化的治疗药物和再生器官,生产化学工业原料、有机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生物工厂,DNA计算机,用于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基因微生物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轮烯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从螺旋理论看,芳香轮烯和非芳香轮烯都是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的混合物,故都不呈现旋光性.但轮烯的衍生物t由于受碳架结构的限制,难以外消旋化,因此呈现旋光性.轮烯类化合物的旋光性也遵循右螺旋右旋.左螺旋左旋的螺旋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例,探讨了生物思想模型的建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生物思想模型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例,探讨了生物思想模型的建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生物思想模型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华一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根据纵向导体加载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计算介质杆区域中纵向电场的分析方法,利用边界电磁场匹配条件推导出该结构最低模式的色散方程。数值计算结果与冷测数据相吻合。本文给出的公式可供设计螺旋线色散成形之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发现系统进展与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KDD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其国内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趋向,最后介绍了我们提出的KDD的扩展模型—KDD*、KD(D&K)、ESKD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双重网格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它的网格组成形式、结构构造发生了改变,对其构造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说明该结构结构型式合理,建筑造型新颖美观,适用于跨度和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个交互式双环协调算法,该算法对求解结构力学中,层状型优化问题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高铁建设企业和政府,以高铁建设的需求为纽带而联接起来,形成3种力量交叉影响、抱成一团又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关系结构.高铁建设企业在中国高速铁路科技创新与高铁建设进程中充当着领头羊的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中国高速铁路科技创新与高铁建设进程中充当着科技攻关的重任,铁道部主导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