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证评价中争议最多的因素就是论据能否为论题提供充分的支持,法律论证评价也不例外。法律论证评价的核心问题就是法律论据的评价标准。在这一评价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由于语言和法律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地具有模糊性。本文探讨了法律英语模糊性特征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主观基础及其法律英语模糊语言的几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医事法律,就是用现行的法律来解决现存的医患纠纷.而解决医患纠纷的难点和热点正是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的问题.众所周知,法律事实不同,争议的焦点也不同,所确定的案由也不同,法律适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李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211-211
透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法律的儒家化是其总体趋势和根本特征,因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过程就是其儒家化的过程。那么封建时期的刑法制度、原则演变为现代刑法制度、原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渗透与革新的过程。笔者以法律的儒家化为立足点,通过比较封建时期刑法制度、原则与现代刑法制度、原则,来分析古今刑法价值观念的悖与同,以促进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法律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用词和表达方式有别于普通英语。其中,法律英语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长句。本文从法律英语的整体特点入手,进而分析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法学的职业性特征本身决定了法律实践的重要性。而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诊所式法律教育却面临诸多困境。本文通过对法律诊所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道德可以转化为法律,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都可以转化为法律,道德转化为法律应该有个度的限制。提倡将所有的道德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提倡本来可以由道德约束的事情转变为法律的强制,以法律方式解决任何社会纠纷,这就是道德的泛法律化。道德的泛法律化有其原因及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法律课教学决不是冰冷的法条和僵硬的法律制度的灌输,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联无时不在告诫我们:在整个教学中,我们不能忽略法律的道德性因素,也就是既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法律规则知识,又要加强德育渗透,注重提高其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法律解释的过程。为了保证裁判的合理性,对法律解释进行详细的梳理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法律解释方法在逻辑学及法学上的重要作用,笔者主要论述了拉伦茨建立的法律解释方法,以期通过此文引起大家的关注,并日益将其推向完善。  相似文献   

10.
法律逻辑的品质就是法律逻辑这种逻辑所具备的一些个性或者特征,是法律逻辑不同于"普通逻辑"之处。法律逻辑所具有的自身品质是:突出实践性,带有题材性,其推理的结论可以有效性和合理性两个标准共存,其逻辑基础是非形式逻辑等。  相似文献   

11.
法律体系包含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多个法律部门,一国法律体系就是由该国多个法律部门共同组成的完整而具有实效的法的整体。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由构成循环经济法的全部现行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将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法律人在获取一项正当裁判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法律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就是法律人从法的渊源找寻法律规范的必要工具。法律人为了获得一项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在适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同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法律人只有遵循了这样一种规则,他们所做的法律解释才是可靠的,得出的法律决定才是合理的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任国松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73-75,93
法律人在获取一项正当裁判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法律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就是法律人从法的渊源找寻法律规范的必要工具。法律人为了获得一项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在适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同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法律人只有遵循了这样一种规则,他们所做的法律解释才是可靠的,得出的法律决定才是合理的和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于芳 《科技资讯》2006,(32):181-181
法律英语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长句,本文分析了长句的特点和它在法律英语中大量出现的原因,并阐述了长句的语法分析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后,既精通外语又熟悉国内外法律知识的的律师备受青睐,但遗憾的是这种人才目前在中国还很少。为获得未来社会发展急需的此类复合型人才,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强法律专业院校现有的法律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从法律行为与功能分析、利益分析、经济分析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法律的价值,阐明了法律的任务就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权利界定和程序规定使社会收入分配的成本最小化,以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失信危机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在法律制度上就是经营者、监管者对公众承负的食品安全信用义务的法律化程度低,信用关系依附消费合同和行政法律关系挑战着公众法律地位。通过法律之力建构独立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在安全标准和信息披露制度等中体现公众意志是实现食品安全信用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得到法律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对弱势群体人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如果弱势群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社会就无和谐可言。本文在分析了弱势群体的涵义、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运行的全部过程,就是揭示法律为什么需要制定,以及从纠纷发生、解决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大致勾勒出法律生长的螺旋曲线。从立法、司法、法的修正三方面综合谈起,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法律。有助于现实的法的建设,有助于把机械的律条变为生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魏海群 《科技信息》2006,(5):102-103
依法治国就是要确立法治的地位,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法律是公正无私、客观明确地,实行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但同时,法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