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苯甲酸4,4'联吡啶铕镧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 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其荧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乙醇溶剂中合成了邻溴苯甲酸钐、铕、铽及镝四种稀土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REL_3,配体与稀土离子以共价键结合,EuL_3和TbL_3配合物能发出强的特征荧光,SmL_3和DyL_3荧光较弱。  相似文献   

3.
在无水乙醇中,以对羟基苯甲酸(HDBA)和丙烯酰胺(AM)为配体,合成铕.对羟基苯甲酸.丙烯酰胺三元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三元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中的羧基以桥联方式与铕发生配位。HDBA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与HDBA相比略有红移;在214nm波长激发下,三元配合物在619nm和592nm处均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铕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液相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H2L)铕发光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滴定分析和 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2L3·6H2O. 热分析结果表 明,配合物在472 ℃ 以下稳定性较好. 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 果表明, 配合物为块状晶体物质, 晶粒大小为10~20 μm. 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铕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含有稀土铕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首先以三价稀土铕离子为中心原子,与苯甲酸和丁烯酸反应制备了Eu3+-苯甲酸-丁烯酸配合物(Eu-BA-CA);再使其与邻菲罗啉结合生成Eu3+-苯甲酸-丁烯酸-邻菲罗啉配合物(Eu-BA-CA-phen);然后该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得到高分子铕配合物(Eu-BA-CA-phen-PMMA).通过对其进行溶解性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荧光光谱等对铕配合物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铕配合物,该高分子铕配合物在丙酮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苯甲酸稀土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为第一配体,甲基亚砜为第二配体,合成稀土苯甲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室温下测定荧光,结果表明铕,铽的二元、三元固体配合物均有强荧光,铕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可比强度是Eu2O3的120倍,铽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可比强度是Tb4O7中Tb^3 的4422倍.  相似文献   

7.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烯酰胺为配体,合成了铕-对羟基苯甲酸-丙烯酰胺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该三元稀土配合物中游离的羟基作为活性基团,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T-12)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异氰酸根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新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聚氨酯发光材料。通过红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表征了发光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TDI中异氰酸根的特征2270cm-1吸收峰消失,含羟基的铕配合物与异氰酸酯单体反应完全;在214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619nm和592nm处均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预计在新型发光涂料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对十二烷氧基苯甲酸-二苯甲酰甲烷(DBM)-邻菲罗啉(phen)-铕四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氢谱(1HNMR)和紫外光谱(UV)对所合成的铕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由于长链的引入,配合物在氯仿等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具有好的溶解性,为以后与高分子基体复合创造了条件;配合物在波长342 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谢谱线615 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  相似文献   

9.
以铕离子(Eu3+)为中心,以苯甲酰丙酮(BZA)、苯甲酸(BA)、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三元配合物Eu(BZA)3Phen与Eu(BA)3Phen.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与铕离子发生配位,合成了三元配合物.研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发现Eu(BZA)3Phen的相对荧光强度大于Eu(BA)3Phen.将荧光强度高的Eu(BZA)3Phen作为荧光剂制备了荧光防伪油墨.荧光防伪油墨的荧光性能显示,油墨与配合物Eu(BZA)3Phen发射波长相同,均为612,nm.荧光防伪油墨在可见光下无色,在紫外灯下呈现红色,可用于防伪包装印刷.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以邻氨基苯甲酸为配体,铕和铽为配位中心离子的稀土配合物,在波长为369nm的紫外光激发下,测试了这些配合物的荧光,结果表明,铽对铕的荧光发射有很强的敏化作用,而铕对铽的荧光发射起着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聚乙二醇端基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形的聚乙二醇功能化合物.其组成结构通过红外、核磁进行了表征.利用合成的新形聚乙二醇功能化合物与三价铕离子的配位作用,获得了一种新形的Eu-PEG聚合物基周-固相转变材料.该种固-固相转变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相变特性通过红外光谱和DSC曲线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种固固相转变材料拥有较好的相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β-CD),磺基水杨酸(H3A)和硝酸钇[Y(NO3)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分子基电流变材料——以β-CD为主体、H3A为客体的包合物以及相应的配合物. 通过材料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ray粉末衍射分析确定了材料的组成. 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和介电性质与材料电流变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包合物和配合物的形成都可以明显地提高主体β-CD的电流变性能,与配合物比较,β-CD与H3A的包合物有更高的电流变活性. 材料的组成是影响材料电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型[Ni(dmit)2]类导电配位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Ni(dmit)_2]类导电配位化合物的研究@郝志峰@唐宗薰@史启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AlCl_3和Na_2SiO_3分别作为铝源和硅源。化学分析表明物体组成为:Al:P:Si=1:l:l(摩尔比)。化学式为Al(SiO_2)PO_4·2H_2O,X-射线物相分析结合 DAT 证明,产品属非晶态,750℃结晶。TG分析表明,产品在150℃失去两个结晶水,组成变为Al(SiO_2)PO_4。红外光谱分析推断,产品中M将以四面体形式同氧原子配位,(M=P,Si,Al),该化合物具有三维空间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离子Ln3+(Nd3+,Ho3+,Er3+)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酸基吡唑酮-5(HPMBP)和2,2'-联吡啶(Dipy)在乙醇-水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和超灵敏跃迁.合成了镧、铈、镨、钕、钐、铕与HPMBP和Diyy的三元配合物;考察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β-四溴四苯基卟啉锌配合物[Zn(Ⅱ)TPP(Br4)]在CHCl3中与咪唑,吡啶等含量碱的轴配反应,测定了体系的电子光谱,利用平衡移动法求出轴配反应的配位数(n)及平衡常数(K)。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高氯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ClO4)3、六氟磷酸钐二苯亚砜Sm(DPSO)7(PF6)3、高氯酸钐苯丁基亚砜Sm(PBSO)7·(ClO4)3三个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摩尔电导及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Sm(DPSO)7(ClO4)3的发光强度最高,其中4G5/2→6H7/2谱带强度高达119.3cd.这说明DPSO二苯亚砜作为配体受激发后将能量传递给Sm3+使其敏化发光的能力高于苯了基亚砜.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离子ClO可以增强Sm3+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乙酸镧与1,10—邻菲罗啉、2,2’—联吡啶的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与组成式La(Phen)2(Ac)3和La(Phen)(biPy)(Ac)3符合较好。该配合物的抗菌试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并探讨了抗菌活性与配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重稀土离子(RE3+)同乙酰水杨酸(Asal)和邻菲罗啉(Phen)的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RE(Asal)3·Phen;考察了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20.
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5-溴水杨醛和溴化的2-氨基吡啶发生加成反应制取Schiff碱配体(HL:5-溴水杨醛缩2-氨基-3,5-二溴吡啶,用配体分别与四种金属离子反应(M=Co2+、Ni2+、Mn2+、Cu2+)从而得到金属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率和熔点等方法测定了其物质结构,并测定了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