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滚动轴承极限设计方法指出,减薄套圈厚度,增大滚动体的直径,可有效的增大强度空间,提高承载能力,延长寿命。套圈的整体强度将制约强度空间的减薄极限。本文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测定滚动轴承的套圈强度,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导磁材料高精度凸缘轴承套圈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在轴承套圈磨加工时,采用了导磁附件,二级工装,粘导磁片的方法,使无磁钢凸缘微型轴承套圈的加工转化为常规轴承套圈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减振元件—轴承减振弹性套圈。文章研究了在振动环境下套圈对轴承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并用有限元法对套圈的受力、变形进行了计算,从而提出套圈的设计参数,同时对其压力位移关系进行了测试;文章最后给出套圈对轴承减振作用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套圈的隔振效率可达48.5%。  相似文献   

4.
报废轴承套圈特种加工修复技术 轴承生产工艺流程中,套圈的综合废品率均为3%左右。最近,一种特种加工修复报废轴承套圈的新技术由湘潭大学研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 报废轴承套圈特种加工修复技术将表面复合沉积、热扩散处理与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渗碳钢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变形规律,测量了不同内径、不同壁厚的渗碳钢轴承套圈热处理前后的内、外径尺寸,并分析了套圈内径和外径尺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渗碳热处理后,套圈外径尺寸或胀大或缩小,而内径尺寸均出现缩小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供设计渗碳钢轴承车件余量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硬态切削的残余应力及表面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已加工表面上合适的残余压应力分布能提高机器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和接触疲劳寿命.文中针对轴承套圈外滚道表面的残余应力问题,采用预应力硬态切削方法,来主动控制轴承零件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状态,提高轴承零件的疲劳寿命.通过切削实验对比,分析了硬态干式切削、预应力硬态切削和磨削三种方法加工轴承套圈得到的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和加工表面硬度,并对轴承套圈的加工表面形貌和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硬态切削方法可以在轴承套圈加工表面获得合适的残余压应力状态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工艺理论和实际出发,设计了内、外套圈加工新工艺和轴承组装新工艺,很好地解决了目前轿车轮毂轴承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型号为71868/01的薄壁轴承套圈分别进行盐浴淬火、分级淬火油淬火和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研究了不同淬火方式下薄壁轴承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规律,分析了不同淬火方式因淬火介质和冷却机制不同对套圈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浴淬火可以减少椭圆变形,同时会导致薄壁轴承套圈翘曲变形的增加;分级淬火油淬火可以减少翘曲变形,但椭圆变形显著增多。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提高了淬火的均匀性,可以有效减少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减少整变形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喷射压力对轴承套圈表面硬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保持喷头直径、工件转数、喷嘴与套圈表面距离、加工时间等加工参数不变,改变喷射压力的大小,测量不同喷射压力下套圈的硬度值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强化研磨加工轴承套圈,可以有效地提高套圈的硬度,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薄壁轴承套圈检测定位问题,提出了旋转稳定气场实现套圈自定位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考虑耦合流场情况下,运用ANSYS与FLUENT的流固耦合功能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建立了旋转气场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进行了薄壁轴承套圈在旋转气场中的定位分析,得出了薄壁套圈变形量与定位气场压力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三边形圆弧截面空心零件旋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旋轮轴向进给比和毛坯厚径比对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起皱、减薄、回弹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容易出现这些缺陷的部位。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口部(即成形过程中的坯料凸缘)、侧壁靠近圆角处大圆弧区和圆角区域小圆弧部位是三边形圆弧截面空心零件拉深旋压过程中易分别产生起皱、减薄和破裂的部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融水县杆洞乡现存水碾的实地调查,描述了笔者如何发现杆洞水碾及水碾的基本构造,最后分析了水碾的历史、制作及其在苗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ing Collar Patter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ining collar and the face collar in pattern design of standing collar by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elucidated. The collar's shape and the fabric thickness, although with the same construction, influence the lining collar and the face collar, especially the back center of the lining and the two collar angles. With a proportional relation, the thicker the fabric is, the more the total variation is. It is supposed to have some practical value to the collar pattern design, as well as to the fashion CAD.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单锥度辊作为炉辊初始辊形,分别通过热应力计算和屈曲分析,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和快冷段内炉辊热变形及其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段,炉辊热变形后,随着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形状分别为双锥度辊、单锥度辊和“M”型辊,且炉辊总锥度随温差增大而减小:当炉辊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时,炉辊热变形对防止带钢瓢曲变形有利:在快冷段,炉辊热变形后,炉辊变为双锥度辊,随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总锥度变大,且带钢更容易发生瓢曲变形.基于计算分析,从炉辊热变形角度考虑,对加热段和快冷段的炉辊的温差控制及炉辊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滚柱式超越离合器作为一机械系统,提出了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系统可靠度及其零件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用此方法设计出了结构尺寸合理的新产品。疲劳寿命试验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新产品的寿命高出原产品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托轮及托轮轴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托轮、托轮轴的接触有限元模型.针对托轮的不同受力状态,应用接触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法,对托轮、托轮轴的过盈配合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到了配合区托轮孔、托轮轴的最大等效应力及配合区最大、最小接触压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配合区端面接触节点的微动量大于配合区内部接触节点的微动量,在配合区端面从托轮轴底端到顶端,径向应力逐渐递增,随托轮旋转,配合区端面接触压力处于交变状态.  相似文献   

17.
立式环模颗粒成型机是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颗粒的生产设备,采用偏心轴压辊式结构,即压辊绕轴转动,与环模接触将物料挤出,压辊成为成型机稳定工作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基于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压辊组件进行静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出在正向与侧向受载情况下,压辊所受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本身许用应力,并且压辊的最大变形量远远小于其压辊的总体尺寸,压辊的强度与刚度可以得到保证,从而验证成型机压辊的结构性能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直线状、圆弧状和部分圆弧部分直线状3种类型翻折线与翻驳领结构的相关关系,针对翻驳领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难点——倒伏量进行研究,并分析翻折线变化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变换驳点高度及搭门宽度来控制翻折线倾斜度,各领型分别做出ll组试样,进而研究翻折线与倒伏量的关系,最后对理论研究的数据进行成衣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及座圈简化为平面机械系统,利用拟动力学方法计算轴承内部的负荷分布,把滚子与保持器的接触归结为流体动力润滑、刚性接触和自由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保持器与滚子组件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揭示了滚子与保持器之间存在刚性冲击,冲击频率和冲击力幅值与保持器窗孔间隙及润滑油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