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日本岛津荧光光度计RF5301,研究了防风煮沸液的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下,防风产生的荧光光谱线型及峰值波长基本相同,与激发波长无关,但荧光峰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而变化.防风的第1个发射区处于220~430 nm,第2个发射区处于540~74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20 nm,荧光峰值为430 nm.为防风的光谱特性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聚(甲基环己基硅烷)(简记为:PMCS)溶液或膜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紫我光照时间的增加,PMCS溶液和膜的荧光光谱峰位依次蓝移,荧光强度依次降低,并用GPC,XPS及IR光谱研究了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照前后的PMCS溶液或膜。结果表明,其荧光光谱峰位蓝移及荧光强度降低,与聚硅烷发生了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单基双能转光剂光谱性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基双能转光剂(RBI)中掺入红光剂和蓝光剂得到了复配双能转光剂。复配双能转光剂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通过蓝光剂的紫外光转草蓝光和红光剂的紫外光及绿光转红光特性进行调控。添加复配双能转光剂的农膜的性能优于添加单基双能转光剂的农膜,可用于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4.
首次合成了化合物2-羟基-1-萘甲醛缩对甲氧基苯甲酰腙.用元素分析、IR光谱和UV-ⅥS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试了该化合物固体粉末和在乙醇溶剂中的荧光光谱,探讨了溶液浓度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固体粉末和乙醇溶液都有很强的荧光,当溶液的浓度在3.49×10-6-3.49×10-4mol·L-1范围内,荧光强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大于6.98×10-4mo·L-1时,荧光强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不同pH值条件下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第六跨膜区(TM6)及突变体TM6-R347P在DMPC,DMPG,SDS中的二级结构和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跨膜肽段均插入模型膜的内部并且形成α-螺旋结构;与野生肽段相比突变体α-螺旋含量较少,并且在膜中的位置相对较深,pH值依赖性减小,说明R347P突变影响α-螺旋的形成及在膜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α-四(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锌(α-TCPcZn)的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取代基和溶剂对α-TCPcZn的Q带λ_(max)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吸电子基团后金属酞菁配合物UV-Vis光谱的Q带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荧光发射强度较强,在不同溶剂中的stokes位移介于14~21 nm之间.并采用UV-Vis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其在丙酮中的光稳定性,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α-TCPcZn分子的光氧化分解反应过程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Bi,Y,Lu)_3(Fe,Ga)_5O_(12)膜的液相外延生长工艺,测量了λ=0.40~0.80μm的室温饱和比法拉弟旋转谱和吸收谱,证实了强磁光活性跃迁的存在并讨论了跃迁的微观缘由.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系列N,N′-(二氨基酸)-苝四羧酸酰二亚胺化合物并将它们分别吸附到TiO2纳米晶膜上制成电极,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测试手段,对其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这几种化合物除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可见光区吸光范围宽、光电流响应强等特点外,它们的分子结构与自身的光电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及三维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戊唑醇水溶液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在紫外可见区域有三处特征吸收峰,峰值分别为221,326,566 nm,并在三个峰值处拟合出了戊唑醇的浓度值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得出在特征波长326 nm处两者的线性关系最佳;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戊唑醇共有两个荧光区域,在345~38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366 nm,激发波长为225 nm,在580~64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604 nm,激发波长为470 nm;同步荧光光谱的形状、带宽和峰值强度与波长差的选择有关,随着波长差的增加,戊唑醇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且出现红移,在波长差为40 nm时,荧光峰由一处变为两处.  相似文献   

10.
利用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大庆产防风水浸液和煮沸液的荧光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防风水浸液的荧光峰值为430 nm,煮沸液的荧光峰值为427 nm.水浸液在质量浓度为2.83 g/L时荧光峰强度最大,煮沸液在质量浓度为0.92 g/L时荧光峰强度最大.不同浓度的防风水浸液和煮沸液的荧光峰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但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此研究对中药防风的炮制方法和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98.15K下,应用等温微量热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秋水仙碱(COL)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作用,测定了药物与DNA分子的结合比、结合常数、结合焓变(△H°)、熵变(△S°)及吉布斯自由能变(△G°)等热力学参数.结合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秋水仙碱与小牛胸腺DN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探讨了药物对DNA分子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Rei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Vilsmeier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硫化钠代替使用,贮存均不便的硫氢化钠分解Vilsmeier盐,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一系列的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测定并研究了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质谱,归属了主要谱峰,探讨了它们随化合物结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由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有机硅改性石棉,混炼丁腈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单组分中温固化瞬间耐热700℃用于碳/碳复合材料粘接胶粘剂。其固化和热分解行为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胶粘剂的固化主要是酚醛树脂中羟甲基缩合作用,高温条件下首先是胶粘剂中的混炼丁腈橡胶分解,在升温过程中,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与有机硅改性石棉中的有机硅发生缩合形成无机/有机杂化结构,随着温度升高,无机/有机杂化胶粘剂中非耐热基团分解,但骨架结构保留,在更高温度下,酚醛树脂中的苯环开始分解,而胶粘剂尚有一定强度,但在700-900℃,胶粘剂已经变成无机硅酸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Raman光谱技术研究了快离子晶体化合物NaTi2(PO4)3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通过对多晶样品在高压下Raman光谱带的变化及振动峰半宽度和v-p曲线发生的突变现象等的分析,基本上可确定NaTi2(PO4)3晶体分别在2.5GPa和7.5GPa压力附近发生两次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IR,NMR,MS及UV四大谱对合成药物盐酸洛非西定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四大谱表明了该化合物与中间体的不同结构特征,确认了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脉冲星磁球层中全极冠级联过程的非热辐射.对一给定的位于中子星表面以上一定高度的平行于开场线的电场,原初粒子由该平行电场加速并通过曲率辐射损失其能量,曲率辐射产生的光子通过对产生过程被转化为电子-正电子对,随后这些电子-正电子对通过量子化同步辐射和逆康普顿散射发射光子,从而引发级联过程.在这种情形下,对不同的参数,计算了脉冲星的非热光子谱,并研究了其磁球层非热谱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含钼杂多酸根配合物,含钼、钨杂多酸根配合物,以及钒、钼或钨混合多元杂多酸根配合物,共100余种,首次被合成出来。测定了它们的 IR 光谱,通过与相应的 Keggin 结构和 Dawson 结构的 IR 光谱比较,对某些主要谱带进行指认,讨论了它们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纳米晶ZnO的光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沉淀法在常温下制备了纳米晶znO,测量了其光吸收谱,根据不同反应时间的纳米晶ZnO的吸收谱特征值,利用Brus有效质量近似方法,计算了颗粒平均尺寸与反应时间的关系。随颗粒的粒径增大,纳米晶znO的带隙相对变宽,吸收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19.
庞淑平 《松辽学刊》2007,28(4):80-81,85
利用单宁酸催化方法合成了金纳米粒子并利用硫醇进行了表面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加入单宁酸得到的样品尺寸及形状规则,直径为10nm的金纳米粒子.硫醇进行表面修饰以后样品的光吸收峰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