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羞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羞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 066名大学生(男生568名,女生498名,平均年龄14.65岁,SD=2.58)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推脱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体育锻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羞耻对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道德推脱对欺凌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2)体育锻炼对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初中生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以及家庭居住环境四个条件下,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的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采用父母依恋问卷以及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对348名初中生进行了测量与调查。发现:初中生依恋在年级、是否独生和家庭居住环境上都无显著差异,男生依恋水平显著低于女生;攻击行为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无显著差异,农村初中生攻击性显著低于城镇初中生,初中生攻击水平随年级增高而增加;初中生依恋与攻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反应时实验和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的方式,分别测量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依恋现状。目的:揭示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依恋结构是否分离。结果:在内隐依恋的信任和沟通因子上,对同伴的反应时小于对母亲和父亲的反应时;在内隐依恋的疏离因子上,对母亲的反应时小于对同伴和父亲的反应时。依恋内隐实验中的父亲信任和沟通因子呈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外...  相似文献   

4.
亲子距离包括亲子空间距离和亲子心理距离.研究发现:母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农村孩子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最严重;亲子之间没有空间距离的其次;父子之间有了空间距离的最轻.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母亲不应该离家出外打工 ;父亲则最好远离孩子,免得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因为这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实质是"过分严厉、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的管教态度.建议设法改变农村家庭的父亲普遍具有的这种管教态度.  相似文献   

5.
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76名小学生的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母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于儿童的学业成绩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表明,亲子依恋质量影响小学儿童学业拖延,但小学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是否会在亲子依恋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还未有研究予以探讨。以584名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在亲子依恋与小学儿童学业拖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为小学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在亲子依恋影响学业拖延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良好的亲子依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而减少小学儿童学业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团体依恋问卷(GAS)、人际问题量表(IIP-32)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团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依恋焦虑、回避分别与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问题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在同时考虑团体依恋时,个体依恋焦虑对人际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虽显著但已减弱.说明团体依恋在个体依恋对人际问题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难度和信息函数峰值3个参数对Armsden和Greenberg(1991)的父母同伴依恋量表进行修订,目的:使修订后的量表更能精确地调查中国初中生的依恋现状。结果: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符合单维性检验,可以根据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修订。新量表的区分度a值和难度b值具有合理的取值范围。新量表的测验信息峰值函数变小,具有更高的信度。新父亲和同伴依恋量表均包含两个因子:信任和沟通。新母亲依恋量表包含的因子个数和原量表相同:信任、沟通和疏离。经正式施测,修订后的量表可以有效地调查中国苗族初中生的依恋现状。  相似文献   

9.
马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4-1377
用Brennan编制ECR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3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评,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依恋类型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惧怕型依恋和冷淡型依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依恋模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215名大学生依恋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测量.探讨了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依恋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其中大学生依恋类型中,害怕型依恋所占比例最大;在回避和焦虑量表得分上,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量表上的得分男女差异显著,在信息成瘾上得分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都与安全型得分相关不显著;专注型和害怕型依恋对网络成瘾具有微弱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UCLA孤独量表、Zimet领悟社会支持量表、Erdur网络欺负量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社会支持感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孤独感和社会支持感对实施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分别起到正向和负向的预测作用;自尊在孤独感与受欺凌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社会支持感在孤独感与实施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上述结果将为探索针对网络欺凌行为的有效预防和干预对策提供科学和实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抽取广西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大学生共360名作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EI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以及《父母依恋量表》(IPPA)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存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和年级上的差异,并存在不同年级专业间和不同居住地专业间的差异;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在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以及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和父母偏爱被试上差异显著。自我同一性意识投入和意识探索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投入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和父母拒绝、否认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同一性人际探索与与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以正向预测人际探索和人际投入;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偏爱被试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意识探索和探索总分;父母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意识投入。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可以正向预测投入总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眼动实验的多个指标来探索大学生依恋的现状。[方法]将父母同伴依恋中文量表中表示信任、沟通和疏离的句子在Eyelink-Ⅱ型眼动仪中逐句呈现。[结果]1大学生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在日常生活中均存在,三种依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大学生对父母依恋程度深于对同伴依恋的程度。在与父亲沟通的程度上,大学男生低于大学女生。3总体上,在依恋的程度方面,大学男生低于大学女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632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使用Yo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Zuckerman的感觉寻求量表考察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感觉寻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显性自恋量表、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IABSU),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利他总体水平不高,男大学生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网络利他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自尊、显性自恋、网络人际信任、网络利他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显性自恋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显性自恋对网络利他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显性自恋和网络人际信任在大学生自尊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显著高于与网络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4)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交往中,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对306名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学生在依恋类型分布上与无留守经历学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依恋类型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格的神经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恐惧型的得分最高;(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各维度与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呈显著相关;(4)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依恋的亲近、依赖和焦虑维度对其人格的神经质有显著预测,解释其28.3%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中学生生涯规划、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选取职业生涯规划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班级凝聚力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127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生涯规划、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团体动力和学习动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在中学生生涯规划对学习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Atiken学业拖延量表和牛津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拖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2)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手机依赖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3)学业拖延在手机依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