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证明了一个树T是平均匹配树当且仅当T的顶点集的二部划分(W,U)中,有一个部分(W或U)的每个顶点都至少关联一个悬挂点.  相似文献   

2.
顶点数大于等于4的第四大Laplacian特征值小于2的连通二部图只可能为G6(p,q)、G8(p,q,r)、G9(p,q,r)的连通子图.树作为二部图的一个特例具有很好的性质.研究了所有第四大Laplacian特征值小于2的树的具体形式、Laplacian特征多项式,并且通过比较这些特征多项式的系数,证明了这些树中G6(p,q)是由Laplacian特征值唯一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给定一个图G,如果存在一个边标号树T,使得树T的叶子集等于图G的顶点集,并且树T任何叶子x到叶子y的唯一路径上的边标号之和为3当且仅当xy为图G的边,那么称图G是一个3-关系图.该文讨论了什么样的图是3-关系图,证明了图G是3-关系图的必要条件为图G是二部图,即只要图G包含奇圈,则图G不是3-关系图.更进一步,完全刻画了圈为3-关系图的充要条件,即一个圈是3-关系图当且仅当圈为偶圈,并且给出了偶圈相对应的边标号树.最后讨论了比较小的图为3-关系图的条件,即证明了阶至多为7的图是3-关系图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图G是二部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树、圈、完全二部图和轮图的2-强边染色问题.对于树,给出了2-强边色数等于最大顶点度加1的充分条件;对于圈、完全二部图及轮图,求出了2-强边色数,并给出了相应的染色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给出狭义超树与广义超树的定义,利用超图圈数的计算公式及超图对应的二部图,得到了一系列狭义超树和广义超树之间关系的有意义命题,进一步完善了超树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对偶图中的H圈与平图的2棵对偶树的相互依存关系,阐述了平图的4着色与2棵对偶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平图的顶点4着色以及2棵对偶树的分解决定了对偶图中的H圈,对偶图中的H圈也决定了平图的顶点4着色及2棵对偶树的分解。平图H圈决定了对偶图的2棵对偶树的分解及顶点4着色,对偶图的2棵对偶树的分解及对偶图的顶点4着色决定了平图的H圈的分解。2棵对偶树的2着色等价于平图的顶点4着色,内区与外区的分界线恰好是H圈。提出了多面体平图的H圈的构造步骤和多面体平图的顶点4着色步骤。介绍了12面体平图中30个H圈的构造,对偶图中对偶树的分解、以及对偶树的4着色。解决了任意平图中的H圈的分解方法和计数方法,为解决任意平图中的生成树的构造和计数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简单连通图的Randic’指数是化学图论中一个重要的拓扑指数,其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及应用.我们给出了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二树图的最大和最小的Randic’指数,即2n-4/2(n-1)+1/n-1≤R(G)≤n/2-11/4+23/3+6/3+2/2同时当二树图达到这两个界限时,它的图也被刻画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2_补树图     
若简单连通图G=(V,E)满足G=T_1UT_2,E(T_1)∩E(T_2)=φ,其中T_1和T_2是G的生成树,则G称为简单2—补树图.本文研究了简单2—补树图的若干性质(10个定理),其中包括:2—补树图G顶点度的性质,κ(G),λ(G),δ(G),△(G),2—补树图的构造性质和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9.
图的Hosoya指数是指图中的匹配总数.本文给出了恰有两个最大度顶点的树的最大Hosoya指数,并刻画了取得极值时的图.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平图的4着色及对偶树与对偶图中的H图的依存关系,以及对偶图的4着色及对偶树与平图中的H圈的依存关系。给出了平面H圈和对偶图顶点4着色的基本思路,得到了对偶图与三角剖分图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此关系提出了平图及对偶图的H圈及对偶树的分解方法和顶点4着色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给出对偶图成平面的面中心的H圈得到对偶树,并对对偶树进行着色而得到的。介绍了46面体平图及对偶图中的H圈及对偶树的各种分解方案和顶点4着色方案。结果表明:任意平图中的H圈必定将对偶图分解为两棵对偶树,且两棵对偶树的2着色等价于对偶图的顶点4着色,从而使kempe四色猜想"证明"中的错误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1.
在优美图的问题中,Rosa猜想树是优美的;本文讨论了一类树,用Tnm表示。  相似文献   

12.
直径为四的优美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径为四的树是否都是优美的,Huang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解决优美树猜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根据树的结构,把直径为四的树分为两种类型,并将其优美性归结为文中定义的蒲公英的优美性。同时证明了两类蒲公英的优美性。  相似文献   

13.
一棵具有n个顶点且有完美匹配M的树T,若有一个优美标号f使得对T的每条边uv∈M都有f(u)+f(v)=n-1,则称树T是强优美的.证明所有直径不大于7且有完美匹配的树都是强优美的,并给出了一种构造大的强优美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任意直径为4和5的优美树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两个法则,一个加法法则,一个乘法法则,并提出了优美树群的概念。接着又提出了优美树群中的元素的合成是可以封闭的,那么一棵优美树分解成一系列子树是否是优美的,本文给出肯定的答复。然后给出"一刀切"的判断方法去判断一些树是优美的。  相似文献   

15.
弱优美树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弱优美图的定义,证明了所有树都是弱优美的,并且利用该结论证明了所有的森林都是弱优美的,此外,提出了研究优美图问题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优美树猜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猜想.1979年,Bermond猜想每一棵对虾树都是优美的.讨论了一类A(i)-系列对虾树的优美性和奇优美性,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圩墩遗址出土古木15个树种的鉴定,确定五,六千年前圩墩存在过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该林带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之间的过渡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树有壳斗科的麻栋和槲栎类,金缕梅科的枫香,漆树科的黄连木及豆的黄檀等树种。常绿阔叶树有茶科的荷木,豆科的红豆树及木犀科的蜡树等树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张量积图的边职结数,由于确定任意图的束积的边职结数很难,故限于讨论下列类型图的张量积:路(Ln),图(Cn)。完全图(Kn)和完全偶困(K_(m.n)),已求得路与圈、圈与圈、路与完全图、圈与完全图、路与完全偶图、圈与完全偶图、完全图与完全图、完全图与完全偶图、完全偶图与完全偶图的张亡积图的边联结数。  相似文献   

19.
直径为4的奇优美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简单图G=, 如果存在一个映射f: V→{0,1,2,...,2E|-1}满足:对任意的u,v∈V,若u≠v,则f(u)≠f(v);max{f(v)|v∈V}=2|E|-1;对任意的e1,e2∈E,若e1≠e2,则g(e1)≠g(e2),此处g(e)=|f(u)-f(v)|,e=uv;{g(e)|e∈E}={1,3,5, ...,2|E|-1},则称G为奇优美图,f 称为G的奇优美标号.提出一个猜想:每棵树都是奇优美的,文章证明了直径为4的树都是奇优美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依次给具有二分优美标号的树的每个顶点连续添加两次悬挂点, 运用拆分的方式, 有效证明了一类超级对虾树S(P2m)(其中m为任意正整数)为强优美树, 该方法称为悬挂拆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