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日本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汲取外来文明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而对其成功经验的解析可谓见仁见智.通过对日本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学习、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华夏文明、西洋文明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日本最根本的学习外来文明的成功经验在于其端正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
从特定意义上讲,日本国家发展的过程,就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日本在其发展历史上曾对隋唐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大量的引进和吸收,相依相伴的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三大社会变革,即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从而实现了国家的长足发展.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引进和移植,并没有使日本走向全盘外来化的道路,而是做到了合理的吸收和再创,国家获得了一次次的飞跃,个中成功经验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特定意义上讲,日本国家发展的过程,就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日本在其发展历史上曾对隋唐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大量的引进和吸收,相依相伴的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三大社会变革,即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从而实现了国家的长足发展。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引进和移植,并没有使日本走向全盘外来化的道路,而是做到了合理的吸收和再创,国家获得了一次次的飞跃,个中成功经验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全球的汽车消费大国,却以交通事故少、死亡率低、通行率高等闻名于世.其交通文明也为世人所称道。那么,日本是如何解决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而实现文明交通的呢?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教育强国,其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举国重视教育、健全教育法制、官民并举投资教育、着重发展义务教育、重视师资培养等.21世纪,教育成为战略发展目标,日本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古印度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圈里璀璨夺目的一处文明殿堂,它有着许多与其它文明迥异的特性: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很少形成统一局面;宗教繁多,吠陀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均产生于印度,外来宗教基督教、祆教、犹太教等在印度也有不少信徒;等级制度森严,各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保持严格的界限;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各地文化多彩多样,各种文明相互包容。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历史演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刘树良 《科技信息》2012,(36):I0107-I0108
近代日本文明史学是在“文明开化”的过程中,在引进基佐和巴克尔的文明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人物是福泽谕吉和田口卯吉。二人倡导追求先进文明,倡导人民和文明为研究对象的新史学,促进了近代日本史学的发展和“文明开化”的进程。由于其局限性,近代日本文明史学只兴盛了十余年就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明兴起较晚,当希腊、罗马文明兴起之时,近东已有上千年的文明。因而西方文明不可避免地受到古老近东文明——苏关尔、巴比伦、埃及、波斯诸文明的影响。尤其是近东各民族的宗教和神话对希腊、罗马乃至基督教的影响甚为久远,经由他们的融合吸收、加工提炼,最后成为今日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苏州的文明创建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苏州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城区,相城区一直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2010年度苏州市相城区委托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对其所属区域进行了四次公共文明指数现场测评和三次入户问卷调查,测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深化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创建工作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督查整改、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市民素养、深化调查研究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文明的起源问题上,学术界仍存在着争议,本文从文明发源地,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福泽谕吉与冈仓天心都处于日本社会局势风云变幻的时代,身为知识分子都密切关注国家的命运及其近代化的发展,虽然二者对待西洋文明与东洋文明的态度上看似对立,但他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利用言论企图统一人民的思想,启发人民心智,而终极目标都是追求日本的独立自主.本文选择二者的自由观来对这一观点进行印证.  相似文献   

13.
胡文琛 《科技信息》2011,(1):21-21,18
日本,在亚洲众多富有特色的国家之中,展现着其既有东方文明的神秘之美,又有西方的开化奔放。其经济,到经济危机之后的现在依然保存着亚洲最强大的硬实力。而文化,则既有东方古老文化的传统与温婉,同时也兼备了西方的明朗与活力。日本,采取对外来文明选择性吸收的方式,形成了其集东西文化优点于一体的独特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亚南 《科技资讯》2006,(15):256-256
文明信息是人的生理上特有信息,其在人的生理上构件就是“文化基因”。信息的传递便产生了文献,文献产生后,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这样,图书馆便形成了。本文阐述了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明信息的不断发展促使图书馆的产生,同样,图书馆的存在也是促使文明信息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媒介,即两种物质的博弈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我们更加需要建立水利工程安全标准化、规范化、文明化的施工管理新模式的构思。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安全文明施工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决定增加安全经费投入为契机的前提下,搞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日欧文明发生碰撞后,织丰时代以及德川初期的日本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的调整。这说明16、17世纪的日本已经具有强韧的文化选择力,正是这种力量使得日本能够在近代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而开展的全部生态实践,其价值在于实践层面。基于此,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主体、客体和操作工具方面进行辨析,有助于加强认识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互动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最大的参与者,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建设.要提高其道德素质,提高自律意识;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在信息网络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加强审美教育,增强其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形成全面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要明确其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途径,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日寸 《世界知识》2013,(20):65-65
大洋彼岸,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非常了不起的三大历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卡文明;在达片土地上,据说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脚印要比哥伦布的脚印早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