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宙尘表面结构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国飞 《科学通报》1990,35(20):1566-1566
对采自不同地质体中的宇宙尘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尘颗粒均具有特征的表面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于探讨陨石坠落过程中的消融作用并进而揭示宇宙尘的成因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88,33(20):1571-1571
无铰纲和牙形刺这类生物成因的磷灰石,由于高度富集稀土元素,且携带有其沉积时原始海水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因此,有可能用作为研究古代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物质。然而,由于这种化石样品量较少,每颗化石样品约重几微克到十几微克,因此为了测定其中的稀土元素丰度,必须使用高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最近,Chen等人报道了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无铰纲化石样品中的稀土元素丰度,但这种方法所需样品量多。此外,分析前复杂的化学分离操作不仅有可能引入试剂空白,而且还必须检查化学回收是否定量。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3.
李增慧 《科学通报》1991,36(8):617-617
自1987年开始对前寒武纪宇宙尘开展了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文仅报道蓟县常州沟组铁质宇宙尘及其落地年龄成果。  相似文献   

4.
陨石消融模拟实验与消融型宇宙尘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阳自远 《科学通报》1987,32(4):281-281
当前我国对宇宙尘的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在各海域的海底沉积物、地层、南极冰层中收集到大量微球粒,一般仅根据形貌,结构和少量探针分析结果把所收集的微球粒统称为地外起源的宇宙尘。据作者对1173颗微球粒的研究证明,绝大部分微球粒属工业污染物(如电  相似文献   

5.
彭汉昌 《科学通报》1988,33(13):1010-1010
我们已对北太平洋6—13°N,166—178°W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深海宇宙尘调查研究,并根据该区平均沉积速率和数十个采样站位沉积物中宇宙尘实际含量测定了地球表面宇宙尘年降落量。结果表明,各个站位的测定值比较相近,都在每年降落百吨级至千吨级尘埃粒子的范畴(粒径大于60μm),同前人使用同种研究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王尔康 《科学通报》1995,40(3):243-243
自苏州A型花岗岩中发现宇宙尘后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即宇宙尘是否仅赋存于一种类型的花岗岩中还是可以赋存于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中.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笔者对苏州西部Ⅰ型花岗岩进行了野外考察与室内工作,发现其中也赋存有微球粒.研究表明这些微球粒亦为消融型宇宙尘.  相似文献   

7.
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傅成义 《科学通报》1988,33(12):925-925
在研究辽西杨家杖子钼矿田不同时代花岗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磁性铁质小球,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证认该类物质为地外物质——宇宙尘(发现经过见1986年12月26日《中国地质报》)。 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对于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和演化、陆壳的起源与发展都将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幔流体包裹体中多种固相充填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若新 《科学通报》1993,38(23):2177-2177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带来了地幔流体性质、成分的直接信息,它在地幔交代作用、部分熔融、岩浆演化,以及地幔化学非均一性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现今研究固体地幔再也不能忽视地幔流体的存在了。近年国内在地幔流体研究方面已发表了一批初步研究成果,主要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大于几个微米的包裹体进行研究,侧重  相似文献   

9.
傅成义 《科学通报》1992,37(1):57-57
近年来,相继报道了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以及其表面结构的成因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为探索太阳系及其它星际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还对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并且在花岗岩岩石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内蒙温都尔庙群和白乃庙群的宇宙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增慧 《科学通报》1986,31(4):290-290
1977年,在温都尔庙群和白乃庙群某些(天然)人工重砂中,强磁部分发现一种粒径200微米左右、不透明、闪闪发光的小“钢球”,通过研究认为是宇宙尘。 一、采样点地质概况 温都尔庙群和白乃庙群分别出露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和四子王旗,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缘,前者经历了高压低温(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后者变质程度达绿片岩-角闪岩相。白乃庙群被13.9或17.0亿年的岩体侵入,同时又被上志留统不整合覆盖,时代划归中  相似文献   

11.
陈永亨 《科学通报》1988,33(10):768-768
近年来,关于宇宙尘的收集和研究已成为非常热门的课题,有关报道与日剧增。许多作者对铁陨石进行了剥蚀和消融模拟实验,建立了一系列鉴别铁陨石消融型宇宙尘的标准判据。其中一个有力的判据是,来自宇宙物质的剥蚀碎屑存在有在高温低氧分压下形成的亚稳态氧化铁——方铁矿。作者在研究新疆铁陨石表面多样品的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过程中,发现铁陨石表面凹坑处分布着许多方铁矿瘤体,呈黑色和熔融残余状,表面有许多小气孔,经X  相似文献   

12.
波长 韦布的主要观测波段为红外,并且拥有4台用来拍摄天体图像及光谱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提供的波长覆盖范围为0.6~28微米(1微米等于1×10-6米).而电磁波谱的红外部分处于0.75微米左右到几百微米之间.这意味着韦布的工作范围主要在电磁光谱的红外段,在可见光范围内(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红色和黄色部分)也具有一定的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光从哪里来?     
人类离不开光。太阳光为万物创造生机;电光源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见光,是指波长从0.77微米(红光)到0.39微米(紫光)的电磁波。电磁波从红光向下可延伸至3×1010微米,从紫光向上延伸可达4×10-9微米。至今,电磁波谱尚无确切的起点和终点,各个区域之间也没有清晰的界限。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200多年间,关于光的本性的探索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发展,从牛顿的微粒说,到惠更斯、傅科、麦克斯韦的波动说,再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的主要特性有波粒二象性和光速不变性等。光速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之一。光在真空中的速…  相似文献   

14.
冰期是大陆移动引起的,还是地球摆动引起的,还是宇宙尘的云雾引起的呢?  相似文献   

15.
环形加速器中的相对论带电粒子可以发射出从X射线直到远红外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许多技术特别是X射线散射、光谱和紫外线发射等可以开拓利用它的高强度、可调性和准直能力。最近十年,同步辐射源在世界上有了很大发展。这种辐射的强度高,可调性好,可用来进行化学、物理、生物和材料科学方面的许多新实验。用在X射线晶体学研究中,可以收集几微米大小的很小样品和短至一毫秒时间的数据。用其它技术能探查重要技术材料中的杂质和金属蛋白中金属原子的局部结构。同步辐射(SR)还不仅对紫外光区而且对X射线能区的表面化学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平流层中臭氧耗减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平流层中的臭氧耗减过程十分复杂,它是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和地球物理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臭氧耗减的化学机理研究涉及到几百个化学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O-NO2,HOx Cl-ClO和Br-BrO等催化循环圈是直接耗减臭氧的重要原因,而氟氯化碳和溴代守是破坏臭氧的重要化学物质,从大气化学的角度出发,介绍有关的自由基的来源,它们参与催化循环圈的反应以及有关光谱学和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用AEM与EPMA联合分析超显微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振亚 《科学通报》1993,38(9):803-803
卡林型金矿中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一直是国际性的前沿课题。特别是对于电子探针(EPMA)或扫描电镜(SEM)难以分析的小于0.1/μm的超微粒金因受仪器分辨本领和分析方法的限制一直很难直接观察到金的赋存状态。尽管目前已有学者采用了成分探测限比EPMA或分析透射电镜(AEM)高10~2—10~4的质子探针(PIXE)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器(SXRF)来分析金矿石,但由于它们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仍不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每一次的呼吸,其中有一半的氧气来自海洋微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是地球上动物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光合放氧过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与陆地上的植物相似,海洋中也生活着一群光合放氧生物,它们就是海洋微藻。微藻的个体微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相似文献   

19.
自从理论工作者在几年前指出卤化物光纤可以用仅有0.01分贝/公里的损耗传输2~11微米中红外波长的信号以来,人们对开发红外光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由于石英光纤在1.3~1.55微米波长范围内的0.2分贝/公里损耗差不多已到了实际极限值,人们将要求专业工作者提供横贯大陆或海洋的无中继传输线路。  相似文献   

20.
黄明 《科学通报》1985,30(17):1360-1360
人体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系统可望成为检测可疑致癌物和研究癌变原理的理想途径,故受到广泛重视。但迄今绝大部分工作仍属探索性质,尚未见将其用于实际检测与特定肿瘤相关的可疑化学致癌物质的报道。我们首次进行了这种尝试并获成功。 用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物中存在的一种新亚硝胺—甲基丁基甲基丙酮基亚硝胺(MAMBNA)和二乙基亚硝胺(NDEA)分别处理离体培养的早代流产胎儿肺成纤维细胞。MAMBNA所用剂量为500、1000或1500微克/毫升,NDEA为300、900或1500微克。 处理的同时加入混合功能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