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段文清 《甘肃科技》2002,18(1):94-94
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的早期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现将3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和手术病理所见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大治  汤庆 《广东科技》2013,(12):248-249
目的:通过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2012年在我院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44例患者,对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均见造影增强。其中胆固醇息肉与胆囊腺瘤造影增强表现按动脉期和静脉期各有不同特点,分四种增强模式:①动脉期由线条样或不规则增强至均匀等增强;②动脉期由树枝样增强至均匀等增强;③静脉期均匀等增强;④静脉期缓慢廓清呈低增强。胆固醇息肉和胆囊腺瘤在超声造影动脉期的增强模式有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1.49,P<0.01);而在造影静脉期的增强模式无明显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2,P>0.01)。胆囊癌3例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高增强并迅速廓清呈低增强,静脉期呈更低增强。因例数太少,胆囊癌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胆固醇息肉和胆囊腺瘤在超声造影动脉期表现有明显差别,胆囊癌亦有特异性造影表现,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自然病程变化及分析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因素,为PLG的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我院1997年7月~2012年7月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诊患者息肉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访13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56例继续生长,16例单发变为多发,6例减小或消失(4例消失、2例减小),76例无明显变化。将PLG息肉继续生长组与PLG息肉无生长组比较,两组在单因素对比中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荤食为主及喜食刺激性食物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体质指数>24.0与高脂饮食(按贡献的大小)是胆囊息肉继续增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男性、体质指数>24.0、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喜食荤食及刺激性食物可能是PLG息肉生长的促进因素。在B超检查排除可疑胆囊癌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女性、体质指数正常、非高脂饮食、规律饮食、素食为主及饮食较清淡的患者可不经临床处理而进行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4.
王永明 《甘肃科技》2016,(5):129-130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疗效。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乌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腹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平均年龄分布在22.8~47.5岁间,以阴囊内肿块、部分伴有阴囊隐痛或下坠为主要症状.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在0.5~5cm之间,界清,无包膜.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低柱状,也可呈扁平状,瘤细胞AEI/AE3、Vimentin、EMA(+).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问皮起源,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董波  付淑花 《江西科学》2005,23(4):421-423,429
为探讨肝脏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回顾性分析总结10多年来高校教工查体并收治的33例肝脏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共行各种肝脏叶段切除术17例,未发生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全面了解肝脏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做好各种术前检查(如B超、CT、MRI、AFP),结合病史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色素痣样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病理学特性,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色素痣样病变患者,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做出统一的整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400例色素痣样病变的患者中,经过临床手术确诊的色素痣患者有299例(74.75%),其中,以皮内痣、混合痣和交界痣所占的比例为最重,分别为59.75%、10.00%、5.00%。结论在临床诊断中,色素痣样病变的误诊现象发生率较高,只有将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详细的组合分析,才能有效提高色素痣样病变的诊断率,防止误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0~1993年收治、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周围神经肿瘤及瘤样病变39例,治疗效果满意。并着重阐述各类周围神经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32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主要表现为乳腺肿物和乳头溢液,术前确诊仅9例(28.4%),误诊23例(71.6%),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8例(87.5%),复发4例。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治疗需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太原市汽车排气污染已相当严重,而以液化石油气(LPG)作为汽车的代用燃料,可以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标准,从而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目的,文章介绍了汽车经石油气燃料的主要优点,对液化石油气燃料与汽油燃料作了经济对比,同时对太原论石油气储供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某医院50例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0~60岁组,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最高.提出了全社会应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经过.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4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变得不稳定,血糖难以控制,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可使妊高征、羊水过多、难产、死胎、死产、巨大儿等发生率增加.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均有一定危害,正确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提高母婴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2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疗效。结果:硬脊膜下髓外肿瘤19例,哑铃型3例,髓内肿瘤10例,肿瘤全切除26例,不完全切除6例,良性病变24例,恶性病变8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4例,无改善8例。结论:MRI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方法并对手术切除有指导意义,椎管内肿瘤良性居多且大多位于髓外,手术效果好,宜早诊断尽早手术,髓内病变恶性居多,疗效较差,宜适时手术为宜,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我院32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最常见为宫缩乏力(占68.75%);其次为胎盘滞留(占18.75);产道损伤(占9.37%);凝血机制障碍(占3.12%).结论: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应严密观察,明确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诊治经过.方法:对2005-2010年50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占同期入院孕妇的3.8%,终止妊娠剖宫产45例,会阴侧切助产5例,1例孕产妇因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死亡,围生儿宫内和产后死亡共11例.结论: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发症,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余瑞璜提出的“固体分子的经验电子理论”,在徐万东和余瑞璜处理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结合能及熔点理论基础上 ,研究 Ti B2 等高性能材料电子结构 .发现 IVB,VB族元素的硼化物熔点都比相应的单质有较大提高 ,原因是组成元素的杂阶升高 ,单键半距随杂阶升高而逐渐下降 .其杂阶组合与结合能及熔点的密切联系 ,表明用经验电子理论进行电子结构分析可为材料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另外几种金属化合物的键距差分析和结合能及熔点的计算实现了传统固体理论不能进行的复杂结构晶体电子结构及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8.
48例腰椎间盘突出并发侧隐窝狭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经椎板间开窗术,19例经半椎板切除术,4例经全椎板切除术。术后随访37例,其中优22例,占59.5%,良11例,占29.7%,优良率为89.2%。笔者认为本病确诊需靠脊髓造影CT检查;手术以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为主。如此手术创伤小,脊柱稳定性不受损,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2例吸人性损伤治疗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9月收治32例吸人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治愈25例,死亡7例。结论吸入性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部感染、窒息。早期的气管切开、积极有效的呼吸道治疗护理是治疗吸人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