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没有高科学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进入高科技时代,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文章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活动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说明了培养幼师学生科学活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没有高科学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进入高科技时代,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文章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活动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说明了培养幼师学生科学活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由于教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目前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都局限于少数和部分学生参与,这对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我们要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丁金南 《科学之友》2010,(2):153-154
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由于教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目前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都局限于少数和部分学生参与,这对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我们要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由于教育和社会的种种原因,目前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都局限于少数和部分学生参与,这对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我们要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科学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应给中学生以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运开  王顺义 《科学》2001,53(5):3-6
当前全国正兴起讨论和实施如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界遵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探讨和实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又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牵涉到人才的培养问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问题,而这些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那么在新的世纪,我们到底应该给中学生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呢?  相似文献   

7.
科学思想、信息、研究技术乃至研究结果的交流和传播,对科学成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科学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而任何人在科学交流上是平等的。这种见解固然不是完全不对,但却失之简单。科学社会学家则通过对科学交流系统的研究,揭示出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之中的复杂的社会结构,描述了科学共同体之中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阐明  相似文献   

8.
公民科学素质的本土化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 《科学》2005,57(3):29-32
什么是科学素质,它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国际上目前已有若干种典型的说法.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即"2061计划")、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印度的<促进科学文化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的米勒(J.Miller)教授等都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朱晶  李淑红 《科学》2007,59(3):10-13
1980年代之后,全球性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浪潮来临,各国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来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努力。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公民,大都是各国关注的主要对象。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而采取的行动多数集中在学校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学校教育和科普活动的结合更加强了各自的效果,青少年科学素质调查和教育评估既监测和评价这些行动的成效,又为进一步的行动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10.
我愿意和中国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们谈谈中国的科学干部问题,因为对新中国来说,培养青年科学干部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新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想建成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近代科学的全部成就。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建立许多高等学校和研究所,培养许多各种专业的干部,来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在这里,我想提出最近几年来中国所需要培养的干部人数问题。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介绍一下苏联的经验。在目前,苏联具有博士和候补博士学位或教授、讲师称号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科学理财的根本及科学理财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科学理财的关键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马曼丽 《科学之友》2008,(11):112-113
文章通过分析科学理财的根本及科学理财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科学理财的关键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杨雅惠  关咏梅 《科学》2007,59(5):28-31
在推动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与普及科学(science for all)的取向上。公民科学素质(public scientific literacy)向来都是各国关注的重要焦点。目前.身为发达国家的英、美、加、日四国。R&D贡献约占世界总量的七成。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排名、推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发展时间及所属地区的代表性等方面,英、美、加、日也是目前最值得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杨舰  刘丹鹤 《科学》2005,57(5):44-48
创办于1915年的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它凝聚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并通过创办科学期刊、从事科学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开拓了近代科技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新局面。本文试图追寻历史上中国科学社与清华之间的联系,为理解近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方式对现有职工进行不间断的再教育、再复训,提高单位在岗职工的技术理论素质,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具有相应专业理论的本土人才,也不失为解决人才短缺,确保科学技术在畜牧业单位得以顺利推广应用,促进畜牧业单位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就如何提高畜牧业单位员工的科学素质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不久 ,英国学校将诸如基因改良后作物的生长等一些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列入学校的课程表 ,这是一项由政府实施的“素质”教育计划。从今年九月开始 ,英国所有的院校都必须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纳入课堂教学中去。科学教育专家当然希望科学课教师能就改良基因后的作物和核能这样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然而 ,对于这项计划能否得以实施 ,某些科学教育专家却提出了一些疑问。他们认为 ,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师既没有多余的精力 ,也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是难以担当起组织课堂讨论重任的。在英国最大的一家从事医学研究的慈善团体———惠康基金…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所获得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是极其巨大的。我们的科学家们在数学、物理学方面,以及在一系列的技术科学与农业科学方面的成就,不仅是在苏联,而且在遥远的国外也是众所周知的。苏联科学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些成就,是由于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大量的科学干部在我国成长起来了,其中有不少人是我国科学界所引以自豪的。目前在苏联大约一共有  相似文献   

18.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运行速度一直是用户和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从来都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加快以超级计算机为典型代表。美国有关专家认为,高端计算目前已经和理论研究、实验手段一起,成为获得科学发现的三大支柱。超级计算机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工具超级计算机首先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如今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高能粒子、天体变化、核反应等的关键工具。日本开发的“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可提供全球性天气预报。在运行过程中,该计算机需要将地球表面分割为许多大约10平方千米的区域,这样就需要处理5000多万套大气及…  相似文献   

19.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20.
张剑 《科学》2005,57(6):21-24
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创建由外国人开其端,国人接其绪。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相继创建了不少学会组织,诸如1847年在香港成立的皇家亚洲学会香港支会,1857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文理学会(翌年改名为皇家亚洲学会北中国支会),都是以学术研究、交流为宗旨的团体。国人创办近代社团组织活动起始于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当时出现了大量以科学学会为名的组织,诸如农学会、测量会、质学会、群学会、算学会、舆算学会等。但这些组织不具备科学学会的性质。既没有严密的组织条例和管理机制,也未形成促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些关注政治改进、社会改良的普通学会。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真正具有科学学会性质的团体,应是由留欧学生于1907年在法国巴黎成立的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后因成员陆续回国而无形中解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