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学习了原地背弓过杆技术 ,助跑起跳和助跑起跳过杆技术后 ,其完整技术动作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 ,出现了起跳坐杆、起跳时倒体过早、侧体过杆、收腹举腿过早过晚等现象 .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总结出了应用低起点“放射法”于背越式跳高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紧紧抓住起跳技术 ,由其辐射起跳技术前后环节动作的教学方法 ,对高校普通学生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髋部在背越式跳高各技术阶段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髋部动作在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各阶段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生理结构继续分析其运动特点,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对整体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心理的角度对学习背越式跳高中易犯倒体过早的错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心理的角度对学习背越式跳高中易犯倒体过早的错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利燕 《科技信息》2007,(10):121-121,212
本文通过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起跳、腾越、最后落地缓冲等各个环节的剖析以及助跑与起跳、起跳与过杆和最后落地等阶段的连接的详细描写,提出了运用于各个环节的训练的最适合、有效的方法,并希望通过此文为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徐俑奎 《科技信息》2012,(34):318-318
背越式跳高关键的技术是起跳,确切地说是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衔接,快速直线、弧线助跑、瞬间强制动产生爆发式的有力的起跳。将水平位移转为垂直位移是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过杆技术。它是由助跑、起跳、背对横杆仰卧过杆、着地等环节来完成的,而起跳脚的着地、缓冲、蹬伸在整个跳高过程占了重要地位。本文进一步分析如何做到柔和"滚动式"的着地和合理的缓冲角度才能够更好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克服背越式跳高时的恐惧心理汪志军刘永祥刘足娣恐惧,是学生初学或完成较高高度的背越式跳高动作时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在上背越式跳高教学课时,常可以看到,有少数学生,神色慌张,躲躲闪闪,助跑时节奏混乱,垫步碎步,起跳时犹豫不决,不敢...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采用反向教法,能使学生尽快消除起跳后身体不敢后倒的心理障碍.重视落地技术,将会对整个动作过程起到一个反馈的效果,以加深对完整技术动作要点的理解,增加过杆的练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提高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体育运动学、训练学和力学观点研究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探讨提高跳高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