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红班性肢痛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刘某,男,20岁,因双足阵发性烧灼样痛半年于1992年11月2日入院。半年前于浴后10分钟出现双足疼痛,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2~3小时,缓解20~30分钟。常于睡眠、站立及遇热后加重,痛重时累及双小腿,用冷水泡足及休息时抬高双下肢或睡眠时将双足露于被外疼痛缓解,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类风湿关节炎病史。查体:体温37.0℃,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10kpa。一般状态可,心音纯,律整,双肺呼吸音清,肝、脾未触及。双小腿及双足潮红,指压褪色,皮肤温度升高,以双足背最明显。皮肤感觉灵敏,  相似文献   

2.
哭泣性癫痫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27岁,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哭泣,呼之不应,约3~5分钟后停止,随之清醒。无抽搐,不能控制,可连续几天发作,亦可几天不发作。无癫痫家族史。查体:一般情况好,神经系统正常。脑电:双侧σ波,日波尖波。用卡马西平后20天后发作停止,随访三个月无发作。 患者,男,38岁,因发作性哭泣五年,伴阵发性抽搐,1周入院。患者五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哭泣。每次持续数秒不等,日发作3~4次,有时出现尿失禁,每次发作后能自行缓解。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未见异常,脑电,界限性脑电图。  相似文献   

3.
<正> 例1、男73岁,干部、因双(足母)趾交替发作剧痛20余年于1983年12月5日入院,住院号015423,患者于20余年前夜间熟睡时突然发作(足母)趾剧痛而惊醒、痛如刀割样、不能接触被单,继之局部红肿、痛、热、患足不能着地,经卧床和服镇痛药症状可好转,开始每隔1—2年发一次、两足交替发作,因间歇较长故未介意及求医。近二年来,特别为寒冷或劳累及饮酒后发作频繁,每隔1—2月发作一次,有时发生在踝关节,近3天因左(足母)趾剧痛再发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政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肮再灌注,从而改善了左室功能和近期生存率。这两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将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列为研究对象,适于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入选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排除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它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 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入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患者 ,女 ,5 5岁。因发现左乳腺肿块伴疼痛 2个月 ,加重 1周 ,于 2 0 0 1年 7月 5日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壁近胸骨处持续性疼痛 ,在外院以“肋软骨炎”予抗炎、镇痛治疗 ,效果欠佳。约 2 0d后 ,于左乳房内侧发现一个 2cm× 2cm大小的圆形肿块 ,伴有针刺样疼痛 ;无畏寒、发热等表现。入院前 1周 ,肿块增大迅速 ,呈鸡蛋般大小 ,疼痛剧烈 ,无发热、盗汗、乏力 ;乳房皮肤无红肿溃破。患者已绝经 ,育有 2名子女 ,均为母乳喂养。患者否认有结核病史。在我院门诊以“左乳腺肿块性质待查 :炎性肿块 ?”收入院。体查 :…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或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从而改善左室功能。这二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对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男性277例,女性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适于静脉内血栓溶解疗法病例的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者(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不符合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他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为试验对象或曾用过链激酶治疗(7)有房颤的瓣  相似文献   

7.
骶尾部巨大痛风石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石常见于慢性痛风患者 ,可在身体多处部位形成 ,临床上骶尾部巨大痛风石罕见 ,本科于 2 0 0 0年 12月 2 0日收治 1例该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者 ,男 ,5 7岁 ,有嗜酒史。于 1998年 5月开始常出现全身多关节疼痛、肿胀 ,以手指、双髋、足为主 ,疼痛发作时局部活动障碍 ,后渐出现手指畸形 ,不能伸直 ,双足疼痛不能行走 ,并发现骶尾部一无痛性肿物 ,约 4cm× 4cm× 3cm大小 ,发作时自服“消炎痛”等药后疼痛能缓解。入院 1周前上述症状再发 ,骶尾部肿物增大 ,压迫时疼痛 ,故于 2 0 0 0年 11月 2 0日到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  相似文献   

8.
于甫 《甘肃科技》1999,15(5):35
1病例简介男性,23岁,学生。于1997年6月19日下午6时半以反复意识障碍伴双手抽搐10小时入院。患者1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恶心、腹痛及腹泻,于人院当日上午8点在校医室肌注硫酸庆大霉素8万”,约10分钟左右,突然发生意识障碍,苏醒时耳鸣、视物模糊、胸闷伴呼吸困难(血压、脉搏、抢救经过等病史不详)。又于同日上午10点、11点及下午6点半类似发作三次,末次发作伴有呕吐。发作时均无大、小便失禁。患者平时体健,偶有青霉素过敏史,庆大霉素使用史不详。此次发病除肌注庆大霉素外,未使用其它药物。查体:T37.…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畸形儿的发病率不断下降 ,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渐提高。临床上对于无脑儿和手足畸形较多见 ,但对内脏外翻却很少见 ,我院仅遇一例 ,现报导如下 :患者 ,3 1岁农民 ,住院号 10 5 9。末次月经 95年 10月 2 6日 ,预产期 96年 8月 10日。平时月经规律 ,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 ,孕 4+ 月自感胎动至今。孕期无服药及射线接触史 ,既往体健 ,非近亲结婚。七年前与前夫生一健康女婴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于 1996年 7月 14日因“孕 3 5W ,破膜两天”入院。体查 :T :3 6.3℃ ,P :76次 /分 ,BP :16/10Kpa。心…  相似文献   

10.
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发现肺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  患者 ,女 ,76岁。因高血压 2年 ,加重伴胸痛 10余天于 1999年 12月 18日入院。患者于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压升高 ,最高时达 2 5/14kPa ,自服络活喜、洛丁新降压 ,血压波动 ,近 10d来 ,血压进一步升高 ,伴胸前区隐痛 ,活动时加重 ,休息时减轻 ,但无大汗。体检 :BP :2 6 /14kPa ,心界向左扩大 ,HR :98次 /min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余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示 :心肌肥厚、t波改变。入院诊断 :1)高血压病Ⅱ期 ;2 )冠心病。住院期间 ,给患者行99Tcm-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运动 +静态心肌血流灌注断…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22岁 ,高热 ,双手肿胀、双上肢及颜面部皮疹1a。于2001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a来反复出现高热 ,体温在40℃左右 ,双手肿胀 ,日光照射后双上肢及颜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 ,伴四肢酸痛 ,乏力 ,畏寒。曾在院外先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日光性皮炎。近3d来上述症状再发 ,性质同前。入院后查体温40 2℃ ,脉搏118次/min,急性热病容 ,双上肢及颜面部出现不规则红斑疹 ,少许鳞屑 ,咽部充血明显 ,双肺呼吸音增粗 ,无罗音 ,双手肿胀 ,活动欠灵活。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斑点型抗核抗体 ,抗SCL -70抗体 ,以及抗核糖核蛋白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2岁,高热,双手肿胀、双上肢及颜面部皮疹1a.于2001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a来反复出现高热,体温在40℃左右,双手肿胀,日光照射后双上肢及颜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伴四肢酸痛,乏力,畏寒.曾在院外先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日光性皮炎.近3d来上述症状再发,性质同前.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5岁,中学生,住院号:140330。因间歇性心悸,胸闷痛伴流涕,发热2天,初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入院前2天,受凉后出现流涕、咽疼、发热、自服“银翘解毒片“,2小时后突发心悸、胸闷、脉快,约10余分钟后突然恢复正常。翌晨,上学步行途中又突发心悸,胸闷、头晕、气短等,脉率约190次/分钟,微弱,持续发作约6小时后送至某卫生院。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174次/分钟,T波直立,静注西地兰0.4mg,半小时心率154次/分钟,约2小时后突降至70次/分钟,律齐。后仍觉胸闷痛,次日转入我院。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14.
吕某某,男,60岁。患“高血压病”10年,“冠心病、心绞痛”2年。因卧位时心前区疼痛三天入院。体检:BP19.6/14kpa,心率100次/分,律整,S1减弱,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叹气样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冠脉供血不足。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Ⅰ级,高血压病Ⅱ期,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入院后予以常规三联抗心绞痛药物冶疗三天,疼痛缓解不明显,遂以硝酸甘油20μg/分静脉滴注。给药前BP15/10.6kpa,15分钟后血压开始上升20/11.8kpa,加量至50μg—60μg/分,20分钟血压继续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5.52Mg1.74(PO4)3∶Re3+(Re=Dy,Tm,Tb或Eu)荧光粉并研究了材料的光谱特性。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Dy3+掺杂材料存在4F9/2→6 H15/2和4F9/2→6 H13/2跃迁产生的485、578nm 2个发射峰。Tm3+掺杂材料出现了由1 D2→3F4跃迁产生的453nm发射峰。Tb3+掺杂材料存在4个发射峰,峰值为490、547、584、624nm,分别对应Tb3+的5 D4→7F6、5 D4→7F5、5 D4→7F4、5 D4→7F3能级跃迁,其中的547nm发射峰为主发射峰。Eu3+掺杂材料存在2个主发射峰,分别为5 D0→7F1、5 D0→7F2跃迁产生的593、615nm的发射峰。进一步研究了Na5.52Mg1.74(PO4)3∶Eu3+中,Eu3+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Eu3+掺杂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发射强度增强,在1%~15%掺杂浓度范围内未出现浓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16.
红斑性肢痛病是较为少见的皮肤血管炎性疾病。其特点为下肢受热后出现阵发性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发红、灼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坏死,恰当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之一。1998年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因双下肢受热后红肿痛反复发作数年,近一月明显加重收住院,患者主诉6天前因疲劳过度,引起双足发红、发热,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曾在家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且疼痛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睡。精神差,既往患糖尿病10余年。2 护理体会红斑性肢痛病其特点是下肢皮肤温度显著增高,有阵发性疼痛,特别在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 ,脑力劳动者 ,有高血压病家族史。本人患原发性高血压 3 0年 ,最高血压 170 /10 5mmhg。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 ,血压控制不稳定 ,可达 160 /10 5mmhg。3年前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住院治疗期间口服心痛定 10mg每日 3次 ,于服药 2天时出现全身小关节疼痛 ,以指间关节为著。呈酸痛 ,困痛 ,可以忍受。关节局部无红、肿、发热功能障碍。自停心痛定 ,2 -3天疼痛缓解。此后 2次服用该药均出现上述不适 ,停药后症状消失。改服倍他乐克、卡托普利治疗疼痛再未出现。多次查血象 ,血沉、正常抗“O” ,类风湿因子阴性 ,双手指关节拍片未见异常。钙离子拮抗剂是对高血压有良好疗效的一类药物 ,心痛定是其短效制剂 ,属二氢吡啶类。它起效快 ,达高峰药效时间短 ,降压效果明显、价廉 ,是贫困地区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之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水钠潴留引起的双下肢或全身肿胀感 ,扩张小动脉可引起面部潮红 ,发热感 ,搏动性头痛等。出现关节疼痛未见报道 ,其机理不明 ,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对关节无破坏 心痛定致关节疼痛1例$定西地区医院心内科@杨树琛  相似文献   

18.
例1,女性,28岁,未婚。因左腋下肿块半年,左乳肿块一月入院,左腋下肿块经前有疼痛。体检:左乳外上象限2×1cm大小肿块,光滑、界清、活动、无触痛。左腋下触及5×4cm大小质轻肿块,与皮肤有粘连,其内有2×3cm大小质中等硬肿块,界清,活动,伴有触痛。入院诊断:左乳癌伴腋淋巴结转移可能。作乳腺肿块及腋下肿块切除,病理:左乳腺纤维腺瘤、左腋下副乳腺伴纤维腺瘤。 例2.女性,30岁,已婚育,发现右腋下肿块三月余伴疼痛入院。体检:两侧腋下均见似脂肪堆积样肿块5×4cm大小,右腋下触及1×2cm大小质硬块,光滑,界清,伴触痛,行双侧腋下肿块切除,病理:双侧副乳腺、右副腺纤维瘤伴导管上皮增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王某某,女,13岁。第一胎,足月顺产。该患儿生后7-8个月时,发现自吮口唇及手指,双手不停地自拔头发,但不哭闹。至上学后,患儿仍不自主地拔头发,每次发作3-4分钟,每天发作4-5次,发作时,并伴有短暂地意识不清,但高声呼唤可使患儿很快意识清醒。发作大多是在发目困或入睡前,无抽搐史,无家族史。诊断为拔发性癫痫。 体检:双侧颞部头发发稀疏,发育中等,神志清,血压13/10KPa,四肢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头部CT平片未见异常。 用国产ND—161型16道笔脑电图机描记脑电图:基本节律以30—100μv9.5—10.5c/SA活动为主。睁闭眼诱发试验:α波抑制不完全。两侧同名导联基本对称,各区出现散在性及短程75—160μV6—7c/sθ节律;额顶颞区尤著。过度换气诱发试验23秒后额顶区出现阵发性100—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  患者 ,男 ,3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 5个月伴消瘦于 1999年 6月 2 2日入院。近半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10kg ,4个月前始出现皮疹。起病前患者在南美居住 10年。入院时查体 :T 37.2℃ ,R 2 1次 /min。消瘦 ,慢性病容。四肢皮肤见多个直径约 0 .2~ 0 .4cm半球状隆起、中央凹陷的皮疹 ,并见有散在荨麻疹。口腔上腭、悬雍垂、舌面均见大量点状溃疡及白苔样膜。颌下、腋窝及腹股沟可触及多枚黄豆至蚕豆大小、可移动、无触痛、质软的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 4cm ,质地中度 ,无触痛。脾未及。入院后查肝功能 :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