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兴  陈聪聪 《科技资讯》2013,(16):130-130
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不科学地施用氮肥,反而会对土壤、大气、水质等造成危害,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施用氮肥,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环境受到保护是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综述了我国氮肥施用现状以及氮肥对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科学施用氮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认为,只有用生态观点施用氮肥,才能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其品质。作物需要氮素营养,但氮肥施用过多,作物就会累积对人体和动物有害的物质——硝酸盐。据报道,如饲料作物中硝酸盐含量高于0.25%牲畜就会致病。苏、捷两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实验揭示了合理施用氮肥的方法:第一,必须根据不同作物累积硝酸盐的程度控制施用氮肥。例如,禾本科作物基本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氮肥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及品质的作用效果,采用室内盆栽的方式,以不施用任何氮肥为ck,研究了施用CO(NH2)2,NH4HCO3,(NH4)2SO4,NH4Cl,NH4NO3等氮肥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状况及品质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比较,施用氮肥使不结球白菜的鲜重、叶绿素含量、硝酸盐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均有所增加;使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其中,施用(NH4)2SO4能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鲜重和叶绿素的含量;施用NH4NO3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并使不结球白菜的Vc含量降低得最少;施用CO(NH2)2使不结球白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的最少;施用NH4Cl对不结球白菜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形成蛋白质,组成植物体。合理施用氮肥的目的在于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其技巧是:  相似文献   

5.
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不同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对盐渍土壤上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对于膜下滴灌条件下盐渍土的合理利用和水肥管理有重要意义。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和土壤盐度对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和土壤盐度显著影响棉花的生物量和产量。氮肥在一次灌溉的前期施用的施肥方式可显著促进棉花生长,尤其可以显著提高结铃数,从而增加棉花的生物量和籽棉产量。棉花的氮素吸收受土壤盐度、施肥方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在土壤盐度较低条件下,氮肥在一次灌溉的前期施用的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棉花的氮素吸收总量;而盐度较高时,氮肥在一次灌溉的中间施用的施肥方式则有助于促进棉花的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6.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7.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涪陵区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的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榨菜轮作体系中,榨菜季氮肥施用量普遍偏高,各农户之间施用量差异较大,施肥不足与过量并存.每公顷氮肥施用量最低为207.0 kg,最高为564.0 kg,平均施氮量为349.5 kg/hm2,其中60%的农户施氮量大于330.0kg/hm2.氮肥在整个生育期的分配出现前轻后重,氮磷钾养分施用不平衡,偏施氮肥.钾肥用量不足,施用的氮磷钾(含有机肥投入)平均为N384.0 kg/hm2,P2O5127.5kg/hm2,K2O144.0 kg/hm2,氮磷钾养分的施用比例为10.3320.375;在投入的养分中化肥氮磷钾分别占总施肥量的91.0%,65.9%和15.6%,即氮主要由化肥提供,钾主要由有机肥提供,有50%多的农户未施用化学钾肥.榨菜收获后,普遍采用榨菜叶直接还田,80%以上的农户在水稻季不施用任何肥料,20%的农户根据水稻长势在分蘖末期施用少量(0~69 kg/hm2)氮肥.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肥料的需要,特别是对氮肥的需要数量日益增加。氮肥的生产往往满足不了农业的需要。因此,使有限的肥料吸取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成为肥料研究的一项新的课题。为了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生产上采取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深层施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等措施。近年来国内外研制较多的缓效肥料或者叫长效肥料,即:采用有机、无机物对肥料颗粒涂层;用聚合物和化肥混合制肥,比如制成尿素甲醛肥料,离子交换树脂肥料等,也是减少肥份损失的措施。提高氮肥利用率更直接的办法是在氮肥中加入增效剂即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就是能抑制土壤中硝化微生物活动的一种药剂。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以巨型稻“丰超6号”为供试材料,以磷钾肥为基肥,设置氮肥或硅肥使用组合的4种处理:不施氮肥和硅肥(CK)、施氮肥(N)、施氮肥配施低量硅肥(NSi1)和施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施用氮肥和硅肥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5.6%和67.0%,使水稻根冠比分别增加了30.8%和46.2%.与CK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分蘖数分别增加了23.9%和45.0%; 与单施氮肥相比,氮、硅肥配施使分蘖数进一步增加了17.1%,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7%和19.8%.氮、硅肥配施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19.2%~31.5%和9.2%~28.5%.NSi2处理较NSi1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6.5%.与单施氮肥相比,NSi1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提高了11.7%,而NSi2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显著增加26.1%.在巨型稻种植过程中以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用肥     
碳酸氢铵和氨水是我国氮肥的主要品种,占氮肥总产量的70%以上,在农业高产稳产中起到较大作用。这两个氮肥品种都具有生产简便,成本低廉,适宜地方性中小工厂就地生产和施入土壤不残留酸根(即不易使土壤板结——编者)等许多优点,但也具有挥发强的缺点(除了有些单位使用得法可达到50%左右的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它的肥效经常受到施用方法所左右,因此在施用技术上必须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瓜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南瓜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对南瓜穴盘苗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后,幼苗POD活性显著增高,根冠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在南瓜苗龄20、30和40 d时,POD活性随施用氮肥次数和苗龄的增加而差异愈加显著.但在各个南瓜苗龄期,施用5和10 g/L浓度氮肥水平的南瓜幼苗之间,其POD活性和根冠比并无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磷钾肥施用后,POD活性、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磷钾肥200 mg/L浓度水平下,南瓜苗龄30、40和50 d时的POD活性增强.微肥对南瓜穴盘苗的POD活性影响最小,微肥施用后,南瓜幼苗POD活性变化不显著,但根冠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豫南稻区麦茬水稻对氮素化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在不同肥力土壤上麦茬水稻施用氮素化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以低肥土壤增产效果最佳.氮肥区产量是无肥区产量的函数,其回归方程为(?)=1/(0.003921+0.000004108x),根据无肥区产量可以预测氮肥区麦茬水稻最高可得产量,预测值的机率达到99.2%.15个试验平均,无肥区产量占氮肥区(每亩氮素8公斤)产量的70.1%,它表明在获取氮肥区产量中土壤基本肥力产生的作用占70.1%,施用氮素化肥产生的作用占29.9%,由此可见,培肥地力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1998-2000年分别在广西的崇左县、南宁市郊区、来宾县等地进行甘蔗、龙眼、玉米施用不同缓释(或长效)氮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常规肥料试验方法,甘蔗、玉米均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普通尿素、涂层尿素、长效碳铵、缓释尿素;龙眼除不设不施氮肥处理外,其余处理与甘蔗、玉米相同;各试验均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原料蔗11.7%和5.3%,每公顷增糖1262kg和497kg,增糖率13.6%和5.3%;甘蔗当季对涂层尿素与缓释尿素中氮素的利用率分别此普通尿素高7.50%和2.85%(绝对值)。施用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和缓释碳铵的龙眼幼年树生长量与普通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F>0.01);施用涂层尿素的龙眼果实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2.5%-13.6%。玉米施用缓释氮肥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337.5-525.0kg/hm^2,增产率5.36%-7.74%;玉米施用缓释尿素、涂层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分别提高5.14%、4.39%(绝对值)。缓释氮肥对甘蔗、龙眼、玉米有良好的供肥性,适用于氮素淋溶强烈的广西土壤。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达国家,农作物对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可达40%~45%,我国仅为30%.据统计,每年我国仅氮素化肥一项损失就达800多万吨.因此,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成为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技巧.尿素与草酸混施 据试验,在每公顷土地施用200公斤氮肥、140公斤磷肥、60公斤钾肥的情况下,施用5公斤草酸,可使氮化细菌数量下降63%,固氮菌数量增加4.6倍,可使氮肥的利用率提高17.3%.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对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理想的配比组合;同时在特定的土壤及树种特性等因素条件下,对各氮肥种类施用效果进行分析,筛选理想的氮肥,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农院45号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与施N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与氮肥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节水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结合适量的氮肥在节水的基础上不降低产量,在生产上可行。在土壤干旱严重时和良好的水层条件下都不宜过多施用氮肥,否则,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氮肥的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为其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栽培条件下,试验设置对照组(N_0)和150(N_1)、225(N_2)、300(N_3)、375(N_4)、450(N_5)、525(N_6)、600 kg/hm~2(N7)7个氮素水平,探讨油用牡丹‘凤丹’盛花期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关键参数对不同氮肥施用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氮处理的牡丹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关键参数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施用氮肥在N5水平时,‘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7.47%、70.06%和32.83%;而胞间CO_2浓度则降低至最小值,较对照降低了11.43%。千粒质量(318.58 g)和单株籽粒产量(41.58 g)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氮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17%和282.16%。【结论】氮肥在N5水平(450 kg/hm~2)时,‘凤丹’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有大幅提高,450 kg/hm~2尿素为合理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释放时期缓释氮肥、普通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于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不施化肥)、推荐施肥OPT1缓释氮肥N(N50)PK、推荐施肥OPT2缓释氮肥N(N80)PK及推荐施肥OPT普通氮肥NPK 4个施肥处理进行了全膜覆盖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施肥OPT2缓释氮肥N(N80)PK在成熟期较推荐施肥OPT普通氮肥NPK植株总干物质增加14.6%;不同施肥处理产量依次为:推荐施肥OPT2缓释氮肥N(N80)PK推荐施肥OPT1缓释氮肥N(N50)PK推荐施肥OPT普通氮肥NPKC K,缓释氮肥较普通氮肥增产率达25.0%。缓释氮肥与普通氮肥相比,缓释氮肥具有肥效后移的作用,对马铃薯产量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食品,其营养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氮和钾是蔬菜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二者合理施用能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蔬菜的营养品质.本文论述了氮肥、钾肥对蔬菜营养品质(维生素C、糖分、氨基酸)的影响,探讨了氮和钾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品质成分的效应,以期为氮肥、钾肥的合理施用和蔬菜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