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制备热塑性塑料的双醛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碘酸钠在温和条件中氧化玉米淀粉,制备不同醛基含量的双醛玉米淀粉,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产物.考察双醛玉米淀粉的分子量、结晶、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的变化. 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得到热塑性玉米双醛淀粉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淀粉选择性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碘酸钠对玉米淀粉进行选择性氧化,详细考察了酸的种类、反应时间、pH、温度、投料物质的量比等对反应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电化学等角度进行了理论解释.发现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用稀硫酸调节pH为3.5,25℃下反应6 h,获得的双醛含量能达到99.7%.并且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当物质的量比小于1时,双醛含量与投料比符合线性关系,高碘酸钠能够完全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比来严格控制产物氧化度.红外证明双醛淀粉的醛基主要以缩醛或半缩醛的形式存在,SEM分析了淀粉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阔叶木溶解浆经酸水解制备纳米晶纤维素(NCC),采用高碘酸钠法对NCC进行氧化制备双醛NCC,探讨了高碘酸钠使用量、p 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双醛NCC醛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氧化反应条件为:高碘酸钠与NCC质量比为2、p H 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h,此时双醛NCC醛基含量为73%,.FTIR、XRD、AFM和聚合度检测表明:双醛NCC已经生成;溶解浆纤维素水解成NCC后的结晶度以及NCC氧化成双醛NCC后的结晶度都发生了变化;NCC呈梭形棒状结构,NCC氧化后粒径变小;聚合度在纤维素水解成NCC后大幅降低,经过高碘酸钠氧化,聚合度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NaIO4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NaIO4与淀粉摩尔比、NaIO4浓度等因素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NaIO4具有对邻二羟基的专一性氧化,将脱水葡萄糖单位的C3和C2氧化成醛基,即可得双醛淀粉.结果 实验得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NaIO4与淀粉摩尔比为1.1:1,NaIO4浓度为0.6 mol/L,反应时间为2 h,pH=2,反应温度为40 ℃时,产品中双醛含量可达90%以上.结论 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双醛淀粉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Malaprade反应的原理,采用高碘酸盐氧化γ-环糊精的方法制备双醛γ-环糊精,探讨了p H值、高碘酸钠与γ-环糊精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双醛γ-环糊精中醛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碘酸钠与γ-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p H值为2、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在30~35℃之间的条件下,采用将高碘酸钠固体溶解后投入到γ-环糊精溶液中的方法投料,可得到双醛γ-环糊精.  相似文献   

6.
以高碘酸盐为氧化剂,研究纳米晶纤维素(NCC)在不同氧化条件(NCC与高碘酸盐质量比、NCC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下的专一性氧化;利用专一性氧化得到的双醛NCC作为棉织物抗皱整理剂,研究不同条件(如交联固化温度和双醛NCC处理剂浓度)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双醛NCC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在pH 3.5,温度45,℃,反应时间4,h,NCC质量浓度0.6,g/L,NCC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双醛产物的醛基含量最高.双醛NCC抗皱整理结果表明,双醛NCC处理棉织物的固化温度为170,℃,双醛NCC处理剂质量浓度为0.19,g/L时棉织物的抗皱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高碘酸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高碘酸的浓度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产品中双醛的平均含量为86.55%  相似文献   

8.
高碘酸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高碘酸的浓度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产品中双醛的平均含量为86.55%。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备醛基纤维素,再通过酚醛反应将单宁固定在醛基纤维素上合成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考察了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性能.当盐酸小檗碱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98 K时,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量为143.66 mg/g;当盐酸小檗碱的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率达91.64%以上;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该树脂经过4次重复使用后,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量没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聚4–羟基丁酸酯摩尔分数为7.3%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P(3HB-co-4HB)/玉米淀粉共混材料.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电子拉力机等考察了玉米淀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熔点、结晶度、热分解温度、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融温度降低,熔限变宽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玉米淀粉含量为30份的共混材料热分解温度较纯P(3HB-co-4HB)-7.3略有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淀粉含量为10份和20份达最佳,其值分别为4.95.kJ/m2和33.15%,较纯P(3HB-co-4HB)-7.3分别提高14.3%和147.76%.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氧化竹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碘酸纳对竹浆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竹浆纤维的失重率和醛基含量的影响及对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氧化剂浓度可以提高高碘酸钠对竹浆纤维的氧化程度,使醛基含量增加;氧化后竹浆纤维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双醛淀粉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双醛淀粉的制备工艺,对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介绍双醛淀粉在造纸、纺织等行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溶剂对高碘酸钠氧化纤维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碘酸钠溶液为氧化剂,在非均相条件下氧化纤维素,研究了溶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羟基溶剂对氧化反应有显著影响,能明显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氧化纤维素中醛基的含量.当溶剂为5%(V/V)C2H5OH时,在适宜条件下,产物中醛基的质量百分含量可达0.561 2%,纤维素回收率为90.50%.  相似文献   

14.
直链淀粉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郭志鸿[1]等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马铃薯中两类淀粉分支酶亚基基因Sbe1和Sbe2的表达,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马铃薯SBEⅠ(the ndogenesi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Ⅰ)和SBEⅡ(the endogenesi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Ⅱ)单基因以及SBEⅠ和SBEⅡ双基因的RNA干扰双元表达质粒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化马铃薯品种Désirée后,得到3个转化系列.分别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行PCR鉴定,对转基因淀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凝胶化特性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NA干扰技术单独抑制SBEⅠ或SBEⅡ基因的表达,不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甚至会导致其含量降低.而当SBEⅠ和SBEⅡ基因表达同时受到抑制时,超过50%的转基因株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转化株系表观直链淀粉的含量最高可达到49.1%,与对照(28.5%)相比提高了20.6%.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并对相应的固定化脲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后,载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状.研究发现: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量达到24.3%;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70℃;固定化脲酶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的米氏常数,且重复使用10次后的活力仅下降约25%.说明酶解双醛淀粉能有效固定化脲酶,是一种高效的固定化酶载体.  相似文献   

16.
醋酸酐制备低取代度木薯淀粉醋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NaOH为催化剂,Na2SO4为膨胀抑制荆,制备了低取代度木薯淀粉醋酸酯.方法 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木薯淀粉浓度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乙酰基含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得到了合成低取代度醋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1℃,反应时间120 min,木薯淀粉浓度45%,Na2SO4用量2%,醋酸酐用量6%(以淀粉干基质量计),得到的产物乙酰基含量1.68%,取代度(DS)O.064 3.结论 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产品的凝沉性、透明度和粘度等理化性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羧基含量草酸淀粉能有效的吸附重金属离子, 作者以草酸和玉米淀粉为原料, 通过改变投料比制备不同羧基含量(4.5%到29%)的草酸淀粉, 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产物(羧基含量为15.6%)结构,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广角X衍射(WXRD)详细考察了不同羧基含量草酸淀粉的微观形态. 结果说明制备的新颖草酸淀粉, 当其羧基含量高于15.6%, 颗粒呈现孔洞形状的微观结构, 结晶形态随着羧基含量的提高而趋向于无定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液法,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取氧化纤维素,又与亚硫酸氢钠(NaHSO3)进行磺化反应,制备出氧化一磺化纤维素型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改性效果,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参考标准,考察醛基含量、磺化度对其减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经氧化、磺化改性后分子量降低,当羰基含量为0.66%,磺化度(摩尔取代度)为0.43时减水剂减水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并对其固定化脲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以后,载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状。酶解双醛淀粉载体固定化脲酶量达到24.3%。对固定化脲酶的性质研究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6.0,最适温度为70℃,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的米氏常数,固定化脲酶重复使用10次后,活力下降了约25%。以上结果表明酶解双醛淀粉能有效固定化脲酶,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固定化酶载体。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碘酸钠(NaIO4)溶液将棉纤维素氧化成氧化纤维素,并将其作为载体使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固定化。考察了溶液的pH值、氧化时间、温度和氧化剂浓度等氧化条件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的影响,优化了氧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等手段,探讨了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